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7期临床医学

尿道内切开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37例报告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及电切除瘢痕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性,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用自制电切钩[1]放射状切开尿道的狭窄段,再用电切环切除瘢痕组织,使之形成一条平滑通道,术后定期扩张尿道。结论经尿道腔内手术现已成为治疗尿道狭窄的主要术式,该术式对患者打击小、出血少、恢复快、成功率高、可反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尿道内切开及电切除瘢痕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性,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用自制电切钩 [1]  放射状切开尿道的狭窄段,再用电切环切除瘢痕组织,使之形成一条平滑通道,术后定期扩张尿道。结果 本组37例均为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为100%。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6个月,平均13个月,均排尿通畅。结论 经尿道腔内手术现已成为治疗尿道狭窄的主要术式,该术式对患者打击小、出血少、恢复快、成功率高、可反复操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尿道内切开术 尿道狭窄

     我院于2000年2月~2004年4月采用经尿道内切开及尿道瘢痕电切除术治疗尿道狭窄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均为男性,年龄24~76岁,平均32岁,损伤性狭窄(如骑跨伤、骨盆骨折等)29例,医源性狭窄7例,其中行尿道吻合术后4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1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2例,炎性尿道狭窄1例。阴茎部狭窄1例,球部尿道狭窄3例,膜部及膜上部狭窄31例,膀胱颈口狭窄2例。狭窄段长度<0.5cm,呈环状狭窄者26例,>2cm长段狭窄者1例,狭窄段在0.5~2cm之间者10例。狭窄段内径0.1cm×0.7cm。并发膀胱结石1例,尿道假道形成2例。

    1.2 手术方法 行持续硬膜外腔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尿道镜下将导丝经尿道狭窄段置入膀胱,采用国内沈阳大学生产的电气化镜,用3F或4F无侧孔的输尿管导管插入钢丝,仅凸出2mm前端制成钩状,做成电切钩,使用电切输出功率60~80W,直视下用自制电切钩沿导丝在3、9、12点处放射状多点切开狭窄段尿道,边切割边推进电切镜,直至电切镜通过狭窄段进入膀胱,最后视狭窄程度及瘢痕组织情况采用环状电极切除瘢痕组织,使之形成一条平滑通道,以尿道膀胱镜和电切镜能顺利进入膀胱为宜。术后置20F气囊导尿管2周。拔除导尿管后即行尿道扩张术。

    2 结果

本组37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拔除气囊导尿管后,定期行尿道扩张。本组3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6个月,平均13个月,均排尿通畅。

    3 讨论

1972年,Saches等首先报告使用冷刀切开技术治疗尿道狭窄,近年来,随着腔内设备的完善和技术的发展,该技术的运用日趋广泛,操作上也日臻完善。目前经内窥镜切开技术已成为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的主要方式 [2,3]  。本组37例尿道狭窄患者均在电视监视下经尿道行腔内自制电切钩切开,电切环切除瘢痕,手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我们认为,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准确地掌握切开的部位、范围、深度,成功率高;(2)对患者打击小、出血少、恢复快,且可反复操作;(3)避免开放手术可能引起的尿瘘、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1 术前准备 术前准确了解尿道狭窄的部位、长度和狭窄程度等情况,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一次手术成功率提高有密切关系。对尿道狭窄可采用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但造影显示狭窄长度往往大于实际长度 [4]  。单纯顺行膀胱尿道造影对了解狭窄近端情况比较满意,而逆行尿道造影则对了解尿道狭窄远端情况较为满意。实践中,在采用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时,嘱患者排尿时用手压迫外尿道,使其尿道充盈良好;单纯顺行膀胱尿道造影和逆行尿道造影联合应用,可较正确估计狭窄段的长度。此外,做尿道镜检查、详细了解受伤病史、目前排尿情况、既往手术史(包括开放性会师手术、尿道成形术和腔内手术、尿道扩张术等)等也十分重要。

    3.2 联合应用内切开和瘢痕电切除术 单纯内切开尿道狭窄,虽然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的优点,但不能清除瘢痕组织。切割开的瘢痕组织毛糙,表面参差不齐,很可能在尿道内遗留瓣膜样组织,复发率高,因此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采用电切,将毛糙的瓣膜样的瘢痕组织切除,以彻底切除瘢痕,使狭窄的尿道形成一平滑通道,保证尿道通畅。

    3.3 注意事项 总结本组经验,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关于尿道内切开的适应证尚有争议。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估计狭窄段的长度及程度,最好选择狭窄段<2cm者作尿道内切开为宜。(2)术前必须置入导丝作引导物可防止尿道假道形成、出血和直肠损伤。(3)需正确区分正常尿道粘膜和瘢痕组织。(4)对狭窄环应彻底松解,对参差不齐的瓣膜样组织应彻底切除,保证狭窄段尿道形成一平滑通道。(5)防止损伤外括约肌产生尿失禁。(6)尿道扩张是防止术后尿道再狭窄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梅骅,张永裳.泌尿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16.

    2 李炎唐,曾祥福.尿道狭窄闭塞用腔内和开放手术治疗的选择.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1,12:219-221.

    3 唐孝达,杨宇如,李虹,等.近十年来损伤性后尿道狭窄治疗方法演变及其近期疗效比较.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0,11:365-367.

    4 郭乃勉,金锡御.尿道外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24-126. 

    作者单位:655000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作者: 崔茂荣 张小德 徐万超等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