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7期临床医学

牙周病与厌氧菌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革兰阴性厌氧菌在菌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主要为非糖解性产黑色素杆菌、核粒梭形杆菌、核氏腐蚀菌、脆弱拟杆菌、厌氧弧形菌,此外,尚可有嗜二氧化碳杆菌和痰月型单胞菌等。关键词牙周病厌氧细菌微生物在牙周病的病因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利用连续无氧培养技术、免疫荧光检查......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革兰阴性厌氧菌在菌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主要为非糖解性产黑色素杆菌、核粒梭形杆菌、核氏腐蚀菌、脆弱拟杆菌、厌氧弧形菌,此外,尚可有嗜二氧化碳杆菌和痰月型单胞菌等。

  关键词 牙周病 厌氧细菌
     
  微生物在牙周病的病因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利用连续无氧培养技术、免疫荧光检查和电子显微镜扫描等方法,进一步揭示了牙周病和厌氧菌的关系。促进了对牙周病微生物及其在发病中作用研究,并对牙周病治疗方法的改进产生了一定影响。

  1 牙周病与厌氧菌的关系
   
  健康的龈颊沟里,细菌菌丛是比较少的,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和兼性放线菌。龈炎发生时细菌菌丛增加,其中革兰阴性球菌数量增多,并相继出现厌氧杆菌,弧菌和螺旋体。成年人牙周炎时,革兰阴性厌氧菌在菌丛中占了较大的比例,约75%。其中主要为非糖解性产黑色素拟杆菌、杆粒梭形菌、核氏腐蚀菌、脆弱拟杆菌、厌氧弧形菌。此外尚可见到嗜二氧化碳杆菌和痰月形单胞菌等。有人将上述细菌从龈下菌斑中分离并接种到无菌动物的口腔中,引起实验动物口腔局部脓肿形成牙槽骨发生迅速而普通的吸收。牙颌系统出现青少年牙周炎的病变过程。从青少年牙周炎牙周袋的细菌菌丛中分离出以嗜二氧化碳杆菌和拟杆菌为主的革兰阴性细菌。最近,从牙周深袋中又分离出一种成为放线共生放线杆菌,将该菌接种到无菌鼠口腔里,也能引起显著的破骨细胞反应,造成牙槽骨的丧失。
   
  通过对牙周病龈下菌斑的电镜观察证实,大量的革兰阴性杆菌附着在牙周袋内壁的表面呈颗粒状带内壁上皮的完整性被破坏形成溃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牙周混合感染的意义在于厌氧菌代谢消耗了氧使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下降,同时还可向厌氧菌提供超氧化物歧化酶,触酶和过氧化物酶促进了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在革兰阴性厌氧菌感染的基础上,革兰阳性细菌能加速对牙周组织的破坏。

  2 厌氧菌对牙周组织的损害作用
   
  厌氧杆菌多以龈下菌斑为其生存环境牙周袋袋口紧缩,袋底深窄的特殊解剖形态,袋内的龈沟渗出液、食物残屑、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细胞的分解产物,加至牙周袋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造成了有利于厌氧菌繁殖代谢的生态环境,并提高了厌氧菌的毒性作用。厌氧菌感染对牙周组织的损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细菌内毒素的作用 绝大多数革兰阴性厌氧细菌都具有内毒素,当菌体自溶破坏内毒素便释放出来,散布在龈下菌斑、龈沟渗出液、牙周袋内壁上皮、炎症的牙龈组织及牙骨质中。内毒素对组织的毒性损害包括引起发热、代谢紊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弥漫性血管凝血、组织坏死及出血、施瓦兹曼现象及免疫反应等。近年来,通过用同位素标记的内毒素证明,它能够穿过完整的龈沟上皮,深入牙周结缔组织造成破坏。内毒素作用于牙骨质可抑制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导致上皮附着向根方移位,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萎缩,加剧牙槽骨的吸收。
   
  内毒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炎因子,能促使C5裂解成C5a,增强白细胞趋化作用,增加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扩张。用免疫萤光技术检测到牙周组织中存在着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5,表明内毒素能够激活宿主补体系统,促进牙周组织破坏。内毒素对于牙周组织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它能抑制核仁RNA转送到胞浆的核糖体,使细胞内RNA减少,损害细胞代谢。内毒素尚能削弱和破坏溶酶体膜,使之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的活力,抑制细胞的增殖。
   
  2.2 酶的作用 龈下菌斑中的厌氧菌属在其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多种酶。如脆弱拟杆菌产生的肝素酶能降解肝素,促进凝血;产黑色素拟杆菌产生的胶原酶能够破坏胶原结缔组织,透明质酸酶有溶解骨基质的作用。其它厌氧杆菌产生的硫酸软骨素酶、神经氨酸酶、DNA酶、RNA酶、蛋白分解酸以及纤维蛋白溶解素等,都具有扩散炎症感染,加速牙周组织破坏的作用。
   
  2.3 引起宿主免疫反应 包括:(1)在炎性牙周组织中可见有大量浆细胞浸润,局部有抗体形成,产生抗原抗体反应。(2)细菌内毒素和抗原激活p-淋巴细胞,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其脱颗粒,释放出组织胺、5-羟色胺、肝素等,引起血管扩张,增加渗出。(3)细菌内毒素和抗原作用于人T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包括吞噬细胞激活因子(MAF)、破骨细胞激活因子(OAF)、迁移抑制因子(MIF)和纤维溶解因子(FLF),上述淋巴因子 和抗体的形成,是属于人体防御机能反应的表现,但同时对牙周组织具有破坏性。如OAF能导致骨吸收,激活的单核细胞能够释放出溶酶体酶、胶原酶、前列腺素E等,这些物质可导致胶原纤维和骨的形成减少,促进骨吸收。
   
  2.4 其他 厌氧细菌在无氧代谢中产生的吲哚类、胺类、硫化氢类物质对牙周组织有着破坏作用。

  3 与牙周病发病密切关联的厌氧细菌
   
  3.1 脆弱类杆菌 属革兰阴性短杆状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体两端钝而浓染,中间着色部分呈空泡状为其形态上的特征。多数脆弱类杆菌有荚膜,无芽胞。其致病性在于内毒素,毒害作用包括(1)脂多糖有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和吞噬作用;(2)能产生p-内酰胺酶,破坏青霉素;(3)产生肝素酶,破坏肝素,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和脓肿,(4)产生透明质酸酶、DNA酶、神经氨酸酶破坏牙周组织。
   
  3.2 产黑色素拟杆菌 是拟杆菌中仅次于脆弱类杆菌的常见菌种。有3个亚种:产黑色素亚种、中间亚种和不分解糖亚种。以不分解糖亚种数量最多。它们主要存在口腔、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中、在拔牙和口腔手术后1~3天即可从口腔中分离出来。产黑色素拟杆菌属专性厌氧菌,在溶血平板上培养形成黑色菌落。其生物特点是在培养过程中能产生黑色素,在重度牙周炎的深袋中厌氧菌以非糖解产黑色素拟杆菌的致病性最强。动物实验将该菌接种于无菌大白鼠,可造成牙周胶原纤维的迅速破坏。该菌的致病性在于细胞壁上含有脂类糖内毒素,能产生胶原酶,对牙周胶原纤维有纤溶性。另外,该菌的代谢产物可活化补体,刺激骨吸收,抑制白细胞噬菌作用。该菌与龈沟内的血液和牙周袋渗出物混合产生大量的硫化氢和氨,破坏牙周组织上皮,加深牙周袋。
   
  3.3 嗜二氧化碳杆菌 是青少年牙周炎牙周袋深袋中占优势的细菌之一。它可使多核白细胞释放出溶酶体酶,造成白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异常。它对纤维母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接种于无菌白鼠口腔能造成明显的牙周损害。
   
  3.4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 是青少年牙周炎牙周袋中新近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菌属。该菌无芽胞,需微氧;二氧化碳可促进其生长,常与放线菌共生。将该菌接种在无菌鼠口腔可发生广泛的牙周组织破坏和牙槽骨吸收。已经了解放线共生放线杆菌对人的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有毒性作用。精制成的白细胞毒素(LT)是一种强烈的杀白细胞毒性因子,对单核巨噬细胞也有毒性。它损伤白细胞的胞膜,使细胞溶酶体外溢。并释放出一些酶类进一步破坏牙周组织。

  作者单位:130051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作者: 李平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