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8期临床医学

翼状胬肉治疗新术式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移植辅以丝裂霉素新术式对翼状胬肉治疗的效果。再取同侧眼上方带角膜缘上皮的相应面积球结膜作为移植片修补缺损区。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月,无1例复发,巩膜面色正常,角膜上皮及植片愈合良好,供区结膜愈合良好。结论本术式既能抑制结膜下增生的血管纤维组织又恢复了角膜......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移植辅以丝裂霉素新术式对翼状胬肉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择46例(56眼)翼状胬肉,在显微镜下行常规切除术,暴露的巩膜面用浓度2mg/10ml丝裂霉素棉片敷5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再取同侧眼上方带角膜缘上皮的相应面积球结膜作为移植片修补缺损区。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月,无1例复发,巩膜面色正常,角膜上皮及植片愈合良好,供区结膜愈合良好。 结论  本术式既能抑制结膜下增生的血管纤维组织又恢复了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对预防胬肉复发有双重屏障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 丝裂霉素 移植 复发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多与长期紫外线照射、慢性炎症及刺激有关。轻则影响外观,重则影响视力。传统手术方法复发率高,约20%~30% [1] 。我院自2001年以来,在显微镜下切除胬肉+角膜缘移植辅以丝裂霉素(MMC)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56眼),其男24例(28眼),女22例(28眼)。年龄40~79岁,平均56.7岁。原发性胬肉42例(52眼),复发性胬肉4例(4眼)。胬肉侵入角膜组织内3~6mm不等,均为鼻侧。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表麻加局麻下,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
   
  1.2.1 切除胬肉 按常规切除胬肉组织的头部、颈部及体部,使角膜及巩膜面干净,力求做到创面平整光滑无胬肉组织残留。复发性胬肉更加充分地切除结膜下纤维血管组织,创面上出血点烧灼止血。手术时避免损伤巩膜面及眼外肌。
   
  1.2.2 MMC棉片敷巩膜面 擦干角膜及巩膜面,用2mg/10ml MMC棉片敷巩膜面5min,勿进入角膜面,去掉棉片,生理盐水100ml充分冲洗巩膜面。
   
  1.2.3 制取移植片 视胬肉颈部宽度,从同侧术眼上方角膜缘剖切一带有0.5~1.0mm宽的浅板层透明角膜和4.0mm宽表层球结膜的自体角膜缘移植片。采取移植片处不缝合。
   
  1.2.4 植片移植缝合 将植片与移植床角膜缘对位吻合,然后用10-0尼龙线缝合固定角膜缘移植片在术眼角膜缘上,再依次间断缝合结膜植片于浅层巩膜组织上。胬肉切除后的体部结膜可用10-0尼龙线向内卷边固定缝合在巩膜浅层组织上,使其与移植片间保留约2.0mm的巩膜暴露区。
   
  1.3 术后处理 术毕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结膜下注射,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包扎术眼。口服抗生素,术后第2天的确当眼药水+角膜宁眼药水开放点眼,2周拆线。
   
  2 结果
    
  术后早期有轻度角膜刺激症状,于角膜上皮修复后逐渐缓解。移植片颜色由淡白渐转红润,1周后充血水肿消退,移植片无脱落。供区伤口术后3~5天愈合。术后随访6月~2年,56例眼角膜上皮光滑,移植片结膜平复无充血,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翼状胬肉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高是当今临床难题,复发性胬肉对眼损害更大,由于增生加剧,瘢痕广泛,治疗非常困难,反复手术易发生睑球粘连、瘢痕性眼球运动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为解决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并未能完全控制复发和局部胬肉的纤维血管增生问题,寻找合理、简单、美观、抗复发的手术方式成为当务之急。翼状胬肉术后复发主要原因是角膜缘干细胞受损,角膜缘屏障功能破坏及残留的血管纤维组织增生所致。我们采用胬肉切除+角膜缘移植辅以MMC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2,3] 。
   
  MMC是由头状链霉素分离出的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它能抑制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因而具有较强的抑制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血管增殖作用。最近研究表明,术中一次应用MMC2mg/10ml,副作用小,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4] 。术中注意事项:(1)角膜、巩膜、结膜面应用棉签拭干防止药液损伤角膜。(2)时间3~5min,去掉棉片后应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3)浓度以2mg/10ml为宜。(4)透明角膜创面不应用MMC棉片。(5)术后应用角膜营养剂。
   
  角膜缘干细胞存在于角膜缘上皮基底层,既是角膜上皮再生的源泉又是角结膜之间的屏障,角膜缘移植,为受损的角膜缘部提供健康的干细胞,通过干细胞的迅速增生,恢复正常的上皮表型,从根本上改善角膜上皮修复机制,以防治胬肉的复发。术中注意事项:(1)取角膜缘组织时,一定要取距角膜缘0.5~1.0mm含有角膜上皮层的角膜缘组织,角膜缘上下方干细胞较多。(2)结膜组织要薄不带眼球筋膜囊组织。(3)取下的植片与植床角膜缘对位吻合,结膜植片与巩膜床紧密缝合,之间无积血、积液及积气,紧密相贴,要保证上皮面朝上。切除胬肉时要充分切除结膜下增生的血管纤维组织,内达泪阜,上下达穹隆,刮净角膜表面残余组织,勿损伤巩膜及内直肌。鼻侧结膜内卷边固定缝合于浅层巩膜。
   
  该术式不但给受损的角膜缘提供了正常的角膜缘干细胞,重建眼表屏障,阻止结膜及结膜下增生的纤维血管组织进入角膜,而且通过应用MMC,抑制了巩膜浅层及结膜下血管纤维组织增生,对预防胬肉复发起到了“双保险”作用。
   
  简单、安全、疗效好,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最佳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69-670.

  2 凌懿.翼状胬肉切除自体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12):842.
   
  3 范忠义.三重眼表解剖屏障重建术防治翼状胬肉复发四年前瞻性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4):249-251.
   
  4 张建军.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7):329-330.
    
  (编辑子 萱)

  作者单位:710300陕西省户县西安济仁医院眼科

作者: 胡卫曹 白海博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