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9期中医中药

辨证施治哮喘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患。发作时,呼吸急促,喘鸣有声,甚则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中医认为:哮以声响言,呼吸时喉间有疾鸣吼声,是一种病名,喘以气息言,呼吸急促,甚至气短不足以息,是一种症状。其中包括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以及急性肺部感染,如肺炎等。...

点击显示 收起

     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患。发作时,呼吸急促,喘鸣有声,甚则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哮以声响言,呼吸时喉间有疾鸣吼声,是一种病名,喘以气息言,呼吸急促,甚至气短不足以息,是一种症状。二者有所区分。其中包括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以及急性肺部感染,如肺炎等。

    1 病因病机

    哮喘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与气候、饮食、体质、精神等方面多有关系。(1)外感风寒之邪,或闻及花粉、螨尘等气味,均会伤于肺,引起肺气不畅。(2)酒腥、虾、蟹等海鲜厚味,酸、甜、咸、辣等,饮食不慎,伤与脾胃,气逆犯肺。(3)元气不足,阴阳偏胜,肺气不敛,肾气不纳。(4)忧伤惊恐、七情气逆、水饮水邪,上逆与肺。前二者为外因,后二者为内因。外邪伤肺,疾食壅滞,肺失宣降,肾气不纳,为发哮喘的主要环节。

    2 辨证施治

    中医临证有分冷热,喘辨虚实之说。分析如下:(1)热哮由于外伤燥热之邪。痰热壅肺,发热,口渴,口苦,痰色黄稠,舌红苔黄,脉象滑数。冷哮由于外感风寒之邪。寒疾胶固于肺,每稍受凉即发,形寒怕冷,口不渴,痰涎清稀而白,舌苔白,脉缓。(2)实喘多属外邪束肺,痰壅气逆,呼吸急促,气粗息高,脉滑数有力。虚喘多由于肺气不敛,肾气不纳,呼吸短促,脉虚弱无力。(3)新病、实病、热证,治以祛邪
为主,多用宣散外邪、清热、化痰之法。久病反复,多寒证,虚证,治疗以扶正、敛肺、溢阳祛寒、补肾纳气之法。

    3 典型病例

     病例1,男,56岁,初诊证见咳嗽、哮喘,每逢秋天哮喘发作,昼轻夜重,咳唾白沫痰,胸闷气短,口唇紫绀,语言低微,食欲不纳。体消瘦。喜欢食咸食物。发作时,用重物压其右肩,哮喘暂停,脉象软缓,舌苔白腻;辨证:寒痰恋肺,宣肃失常。治则:温化寒疾,宣肺平喘。处方:麻黄5g,五味子10g,杏仁10g,白芥子10g,半夏10g,干姜10g,细辛3g(后放),款冬花15g,炙甘草5g,3剂。二诊:上方服后,哮喘即平,咳痰亦爽,舌苔白腻转为薄白。守原方再服3剂。哮喘消失,至今未发病。病例2,男,13岁,初诊(1982年8月)患儿于9岁起经常发哮喘,春秋明显,饮食不慎,吃虾、蟹后随时发作。每天半夜即咳喘难以平卧。自服氨茶碱缓解,身体瘦弱,食欲不佳,脉象沉细,舌质淡,苔白。辨证:肾虚体弱,荣卫失。和治则:补脾肾,和荣卫。处方:补骨脂10g,菟丝子10g,白术10g,太子参15g,熟地黄20g,龟板15g,地龙5g,炙甘草5g,3剂煎服,服药以后,哮喘未发,方已中肯,可以连服,守上方连服10剂,哮喘未见复发。

    作者单位:134003吉林省通化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医院

    (收稿日期:2004-06-28)

    (编辑香 江)

作者: 谭建国 杨旭东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