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20期临床医学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脾脏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自2001年2月~2004年4月,笔者利用介入方法对76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进行了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2一般资料根据彩超显示的脾脏肿大程度将76例肝硬化脾亢病人分为A、B、C3个治疗观察组。A组16例,脾下界于左肋下0~30mm,术前WBC最高值3。术前PLT最高值48×109/L,最低值28×109/L......

点击显示 收起

  自2001年2月~2004年4月,笔者利用介入方法对76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进行了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从2001年2月~2004年4月住院病人中选择肝硬化脾亢患者76例。76例周围血白细胞计数(WBC)均<4.0×10 9 /L,血小板计数(PLT)均<50×10 9 /L。76例中男62例,女14例。最低年龄18岁,最高年龄62岁,平均47岁。

     1.2 一般资料

  根据彩超显示的脾脏肿大程度将76例肝硬化脾亢病人分为A、B、C3个治疗观察组。A组16例,脾下界于左肋下0~30mm,术前WBC最高值3.8×10 9 /L,最低值2.0×10 9 /L,平均2.8×10 9 /L。术前PLT最高值48×10 9 /L,最低值28×10 9 /L,平均41×10 9 /L。B组34例,脾下界于左肋下31~50mm,术前WBC最高值3.9×10 9 /L,最低值1.8×10 9 /L,平均值2.7×10 9 /L。术前PLT最高值47×10 9 /L,最低值26×10 9 /L,平均39×10 9 /L。C组26例,脾下界于左肋下0~51mm,术前WBC最高值3.7×10 9 /L,最低值1.6×10 9 /L,平均值2.5×10 9 /L。术前PLT最高值48×10 9 /L,最低值22×10 9 /L,平均38×10 9 /L。因红细胞在肝硬化脾亢中变化不突出,故不设为观察治疗指标 [1]。

     2 观察研究方法

     2.1 介入栓塞方法

  选择右(或左)股动脉为穿刺部位,将导管依次插入股动脉→髂外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动脉→脾动脉。注入血管造影剂显示脾动脉走行及分布,将栓塞剂准确量注入需栓塞的脾分支动脉内(一般选脾下级动脉分支),然后再次血管造影了解栓塞的效果。

     2.2 栓塞面积

  A组16例,栓塞面积30%~50%;B组34例,栓塞面积50%~60%;C组26例,栓塞面积60%~70%。

  2.3 疗效观察

  术后10天,30天各抽血检测外周血WBC,PLT的变化,以术后30天WBC,PLT数值作为疗效判定指标。术后30天彩色B超观察脾栓塞区域内有无血流通过。以无血流通过为栓塞成功标准。

  3 结果

     3.1 A组共治疗观察16例,栓塞面积30%~50%,术前术后血象变化见表1。表1(略) A组16例术前术后血象变化时间

     3.2 B组共34例,栓塞面积50%~60%,术前、术后血象变化见表2。表2(略) B组34例术前术后血象变化时间

     3.3 C组共治疗观察26例,栓塞面积60%~70%,术前、术后血象变化见表3。表3(略)C组26例术前术后血象变化时间

     3.4 成功率与有效率

  术后30天彩超检查结果,76例不同栓塞面积,脾栓塞区域均无血流信号通过,成功率100%。术后30天检查周围血象76例中只有1例PLT未超过50×10 9 /L,治疗有效率达98.7%。

     3.5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1)发热,共73例,占96%,术后第2天开始,体温波动在37~39.8℃,给予对症治疗多数于1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有2例于20天后体温降至正常。

 (2)腹痛,共76例,占100%,主要位于左上腹,腹痛程度与脾栓塞面积呈正比关系。腹痛多于术后4h发生,多数在3~7天内缓解。1例持续腹痛15天缓解。腹痛时用镇痛药物治疗有效。

 (3)恶心,呕吐,共18例,占23.6%。持续1~3天自行缓解。

 (4)穿刺部位血肿,发生1例,占1.3%,1周后血肿吸收。

 (5)液化坏死灶,发生1例,占1.3%,B超显示直径30mm,20天后复查液化坏死灶吸收。

     4 讨论

  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脾亢可使周围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持续破坏而使全血细胞减少,其中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尤为显著。白细胞减少可导致各种感染机会增加,血小板减少则可诱发或加重病人出血。这些均可使病情加重而危及病人生命。

     传统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方法是全脾切除术。近 年来观察和研究发现,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对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有血液滤过功能,又可产生巨噬细胞增强素(特夫素),同时又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基地 [2] 。资料显示:全脾切除者比未切脾者感染率高58倍,病死率高200倍[1]。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者采用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有以下优点:(1)可使脾亢得以纠正。(2)保留部分脾脏维持机体正常免疫。(3)手术创伤小,皮肤不留手术瘢痕,病人恢复快。通过对76例不同程度脾亢病人采用不同面积栓塞治疗发现:(1)对脾轻度肿大(脾下界于左肋下0~30mm)者,采用栓塞面积30%~50%方法治疗,WBC平均值可由术前2.8×10 9 /L升到5.6×10 9 /L,PLT平均值由术前41×10 9 /L升到133×10 9 /L。统计学处理结果两者P均<0.01,差异有显著性。表明:脾轻度肿大者栓塞面积30%~50%治疗脾亢有显著疗效。(2)对脾中度肿大(脾下界于左肋下31~50mm)者,采用栓塞面积50%~60%方法治疗,WBC平均值可由术前2.7×10 9 /L升到5.6×10 9 /L。PLT平均值由术前39×10 9 /L升到125×10 9 /L。统计学处理结果两者P均<0.01,差异有显著性。表明:脾中度肿大者栓塞面积50%~60%治疗脾亢有显著疗效。(3)对脾重度肿大(脾下界于肋下51mm以上)者,采用栓塞面积60%~70%方法治疗,WBC平均值可由术前2.5×10 9 /L升到6.1×10 9 /L。PLT平均值可由术前38×10 9 /L升到99×10 9 /L。统计学处理结果两者P均<0.01,差异有显著性。表明:脾重度肿大者栓塞面积60%~70%治疗脾亢有显著疗效。(4)76例术后彩超检查,栓塞区域内均无血流通。说明: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亢的成功率为100%。(5)76例术后血象检查,有1例术后血小板未回升到50×10 9 /L以上,按标准视为治疗无效。所以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率98.7%。(6)发热、绞痛、恶心、呕吐等是术后常见的症状,发热是脾栓塞坏死组织吸收所致;绞痛是脾缺血坏死引起;恶心、呕吐可能是栓塞药物副作用所致。穿刺部位要加压包扎牢固以免发生血肿。另外需注意,如栓塞面积大于70%,易发生液化坏死灶。

  参考文献

     1 单鸿等.临床介入治疗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213,216.

     2 吴敏毓.医学免疫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9-50.

  (收稿日期:2004-06-25)

  (编辑毅 文)

  作者单位:457001河南省中原油田总医院传染二科 

作者: 郭峰坤 何丽平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