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21期经验交流

门诊中常见晕厥原因及预防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晕厥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发生率占普通人群的20%,约占急诊患者的5%[1]。晕厥是一种以突然而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抑制状态为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2]。1临床资料本院随机患者3240例,发生晕厥15例。脑性晕厥2例,心源性晕厥1例,排尿性晕厥2例,低血糖性晕厥1例,过敏性晕厥2例,紧张恐惧性晕厥7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晕厥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发生率占普通人群的20%,约占急诊患者的5% [1]  。晕厥是一种以突然而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抑制状态为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 [2]  。

  1 临床资料
   
  本院随机患者3240例,发生晕厥15例。脑性晕厥2例,心源性晕厥1例,排尿性晕厥2例,低血糖性晕厥1例,过敏性晕厥2例,紧张恐惧性晕厥7例。

  2 晕厥的病因及预防
   
  2.1 脑性晕厥 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时的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常见原因有短暂脑缺血,脑干性晕厥,多发性大动脉炎等。预防措施为防止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2 心源性晕厥 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心排血量突然减少引起。发病突然,持续时间较长,病情凶险。发作前一般无前驱症状,与体位无关。多有气短,胸闷,紫绀,心律不齐,可有心电图的异常。常见于急性心梗,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及原发性心脏病。预防措施为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3 反射性晕厥 是由于压力感受器反射弧传入通路功能上的障碍,通过血管迷走反射引起心率减慢,全身血管扩张和心输出量减少,脑灌流量急骤下降而发生晕厥。(1)体位性低血压性:多见于老年人或久病卧床者。原因是体位的突然改变出现暂时性脑缺血,表现为眼前发黑,眼冒金星。预防措施为在站立时缓慢或扶物而起,不宜久蹲。患者平时应服一些补中益气丸和加强体育锻炼。(2)颈动脉窦性晕厥:颈动脉窦过敏或颈动脉窦硬化。突然转颈,吞咽动作,颈部手术可导致发作。预防措施为预防原发病,转颈 及吞咽时动作应缓慢。(3)排尿性晕厥:突然起床和用力排尿后腹压急骤下降,以致上身血液回流腹腔,导致脑缺血引起。预防措施为夜间排尿时取坐位,用力勿过大。(4)剧咳性晕厥:剧咳时,胸腔和腹腔内压增高,妨碍静脉血回流,使心脏输出血量减少,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咳嗽时,颅内压增高,也会引起脑部一过性缺血,从而导致晕厥。预防措施为剧咳时身体尽量放松,尽量吸氧。
   
  2.4 血液代谢成分改变性晕厥 低血糖和过度换气综合征。多见于严重饥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患者。(1)低血糖:血糖<2.8mmol/L,便出现头昏,乏力,出汗,神志恍惚甚至晕厥。预防措施为及时补充食物,防止低血糖的发生。(2)过度换气综合征:因任何原因吸气过度或呼吸急促时,体内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引起脑毛细血管收缩,脑细胞缺血缺氧,患者头部不适,甚至晕厥。预防措施为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2.5 血管抑制性晕厥 最常见,常以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站立过久而诱发。常见的有:(1)紧张恐惧性晕厥;(2)药物过敏性晕厥;(3)体质虚弱性晕厥;(4)天气闷热,空气污染性晕厥;(5)注射药物疼痛性晕厥。预防措施为避免紧张,增强体质,用药谨慎。
   
  2.6 心因性晕厥 是指在一定精神刺激和紧张的情况下突然晕倒。发作时不伴有血压、脉搏、出汗的改变。预防措施为加强心理素质,避免强烈的刺激。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晕厥的诊断及治疗的问答.中国医刊,2000,35(2):19.

  2 李宗明.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10-725.

  (收稿日期:2004-07-22)

  (编辑青 山)

  作者单位:265700山东龙口胜利石油管理局龙口基地管理中心医院

作者: 姚学华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