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24期临床医学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8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对采用纳洛酮治疗的8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60例用常规方法治疗的病例作对照。结果纳洛酮治疗组轻中度中毒患者症状消失时间、重度中毒患者神志清醒时间分别为0。纳洛酮治疗组的治愈率(100%)高于对照组(98。...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对采用纳洛酮治疗的8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60例用常规方法治疗的病例作对照。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轻中度中毒患者症状消失时间、重度中毒患者神志清醒时间分别为0.58±0.17h,3.65±0.53h,而对照组分别为2.35±0.92h,9.60±2.05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洛酮治疗组的治愈率(100%)高于对照组(98.9%)。结论 纳洛酮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药物,治疗简便,催醒作用迅速,疗效可靠,副作用小,能显著缩短病程,抢救成功率高,死亡率低。 

  关键词 纳洛酮 乙醇 中毒 急救 治疗结果

  急性乙醇中毒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过去常规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采用纳洛酮治疗后收到满意效果。本文对采用纳洛酮治疗的8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和经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14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为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科留观的资料完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A组为纳洛酮治疗组80例,其中男60例,女20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6.8岁,饮酒量250~1750ml,单用纳洛酮治疗。B组为常规治疗组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为35.6岁,饮酒量250~1500ml,平均为720ml,用常规方法治疗。A组轻、中度中毒36例(45%),重度中毒44例(55%)。B组相应为24例(40%)、36例(60%),从出现中毒症状到就诊时间分别为2.5±2.0h、3.2±1.5h,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中毒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急性乙醇中毒的诊断标准 [1]  为:(1)发病前有过量饮酒史;(2)呼吸、呕吐物有乙醇气味;(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共济失调或昏睡等症状,重度中毒者呈昏迷状态;(4)排除药物、化学性气体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昏睡、昏迷。本文A、B两组病人符合急性乙醇中毒的诊断。根据中毒的程度,将两组病人又分为:(1)轻、中度中毒,饮酒量较大,仅有兴奋或共济失调、嗜睡表现;(2)重度中毒,饮酒量极大,患者呈昏睡、昏迷状态,可有呼吸抑制,紫绀,血压下降及大小便失禁等。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后详细观察和记录以下各项指标中毒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饮酒量(按白酒计算),中毒程度,意识状态、呼吸、脉搏、心率、血压、生理及病理反射。用药后轻、中度中毒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重度患者神志清醒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1.4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在催吐、洗胃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以下疗法:(1)A组均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每支0.4mg/ml),一般轻、中度用纳洛酮0.4~0.8mg,5%~10%葡萄糖液40ml,静脉推注。重度中毒用纳洛酮0.8~1.2mg,加5%~10%葡萄糖液40ml静注。如意识不清,可过30~60min后,再重复用0.4~0.8mg静注,直至意识清醒为止。用时可加用常规补液5%~10%葡萄糖液500~1000ml,加维生素C、维生素B6、肌苷等。(2)B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80ml,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00~2000ml,应用20%甘露醇、呋塞米、胰岛素、能量合剂及维生素B6、维生素C、肌苷等。伴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的给予吸氧、升压药、呼吸兴奋剂等对症治疗。

     1.5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用药后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消失,嗜睡、昏睡、昏迷者意识完全清醒。(2)无效:用药后患者病情无改善,恶化和死亡。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A组用纳洛酮治疗均痊愈,治愈率100%,无1例死亡。B组用常规治疗,治愈60例(98.9%),从开始给药至患者意识清醒时间,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伴有呼吸抑制,血压下降者用纳洛酮治疗后呼吸功能改善,血压迅速回升。

     表1 两组患者意识清醒时间比较 (略)

     2.2 毒副作用 本组治疗过程中,仅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

     3 讨论

  急性乙醇中毒是指短期内饮入过量的乙醇而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共济失调或昏睡、昏迷状态 [1]  。通常口服乙醇80%以上由消化道迅速吸收,空腹饮酒吸收更快。90%以上于饮酒后约1.5h内吸收入血液循环,绝大部分在肝脏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被氧化成乙酰辅酶A、二氧化碳和水,仅2%~10%由肺和肾排出体外。当进入体内的酒精超过肝脏的氧代谢能力而蓄积,进入血脑屏障后,使内啡肽系统活性增高,导致脑皮质功能受到抑制,患者先处于兴奋,逐渐转为抑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同时,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与多巴胺缩合成阿片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内阿片受体,从而引起依赖性或中毒症状。

     纳洛酮是内源性阿片样特异性拮抗药,对各型阿片受体均有拮抗作用。因其结构与吗啡相似,与吗啡及类似物竞争阿片受体,但不产生吗啡样激动作用 [2]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作用机制除与拮抗阿片肽有关外,也可能与其降低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有关。降低自由基损伤后,能减少血中乙醇的含量,并逆转乙醇对肝脏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代谢障碍和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而防止自由基损伤,防止或逆转乙醇中毒 [3]  。纳洛酮静脉注射生效快,1~2min血浓度即达峰值,持续1~4h,半衰期为1h,主要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然后由尿排出。常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长期用药也不会产生依赖性。以往常用于吗啡类镇静药物中毒,近年也应用于急性乙醇中毒、休克、脑卒中等,尤其是在目前对急性乙醇中毒无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纳洛酮显示了良好的疗效 [4]  。我们对8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治愈率100%。轻、中度中毒者兴奋及共济失调等症状消失时间和重度中毒者神志清醒时间分别为0.58±0.17h,3.65±0.53h,与常规治疗组的2.35±0.92h,9.60±2.05h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本文结果表明,纳洛酮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过程中使用方便,催醒作用迅速,血中乙醇含量下降明显,能显著缩短病程,抢救成功率高,死亡率低,费用少。对伴有昏迷、低血压及呼吸抑制者效果更佳,其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是目前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最佳药物。

  参考文献

     1 张心中主编.实用急诊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58-459.

     2 芮耀诚主编.现代药物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25.

  3 孟庆芳,吴志林.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462例疗效观察.新医学,2003,34(5):323.

     4 张心中,袁希荣,王今达.纳洛酮在急性乙醇中毒中的应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9):571-572.    

  作者单位: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 

    (收稿日期:2004-09-20) (编辑罗 彬)

作者: 骆阳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