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24期检验与临床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测定及在肾小球疾病中的意义探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测定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一部分项目,以了解在肾小球疾病中的结果和意义。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和纤溶酶(Plm)。用ELISA法测定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GN)、肾病综合征(NS)、慢性肾功能不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一部分项目,以了解在肾小球疾病中的结果和意义。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和纤溶酶(Plm);用ELISA法测定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GN)、肾病综合征(NS)、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CRI)、慢性肾功能衰竭期(CRF)及狼疮性肾炎(LN)的结果与正常参考值相比t-PA下降,PAI-1结果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Plm的结果不仅在GN病人组增高,而且在NS病人组增高更为显著(P<0.01);FDP的结果除GN组不高外,其余的结果均升高(P<0.01);以LN组为最高达23.0±12.0ng/ml。结论 肾小球疾病的病人存在纤溶受抑,通过测定纤溶的部分项目有助于了解病情并可指导治疗。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现今免疫技术的发展,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测定有了新的发展,为探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肾小球疾病中的意义,结合本院特点开展了纤溶系统部分项目的测定(PAI-1、t-PA、Plm、FDP),为探讨其在肾小球疾病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住院病人223例,其中男132例,女101例,平均年龄28.4岁。临床诊断与分型根据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 [1]  ,其中CRI为慢性肾衰Ⅰ、Ⅱ期,CRF为慢性肾衰Ⅲ、Ⅳ期。正常对照组选择我院工作人员18例,经体检无肝、肾功能异常,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30.2岁。

     1.2 标本采集 新病人入院后第2天晨空腹采集血液,其中t-PA、PAI-1和Plm用109m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3000rpm离心15min,取上层血浆,t-PA及时加酸化液,破坏抑制物;FDP取血清。标本从采血到分离不超过1.5h,放-70℃保存,每月测定1次。

     1.3 测定方法 PAI-1、Plm、t-PA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FDP采用ELISA法;严格按说明书由专人操作,上述试剂购自上海太阳生物公司。Cr采用碱性苦味酸法,Urea采用脲 酶法。

     1.4 仪器 DNM-9602酶标仪(北京普朗);SABA全自动生化仪(意大利)。

     1.5 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ˉ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1。

  表1 肾小球疾病的纤溶结果略

  3 讨论

  肾小球疾病存在着严重的凝血及纤溶异常,一般认为肾小球疾病的病人体内存在着凝血亢进及纤溶减弱 [2~4]  ,我们的结果证明各型肾小球疾病病人的PAI-1均升高,而t-PA下降,这就说明肾脏病人体内存在着一定的血栓前状态 [2]  ,使t-PA激活Plm的能力减弱,PAI-1、t-PA不仅影响着体内大环境的凝血和纤溶而且对肾脏微环境中的凝血和纤溶有更大的作用,并且是肾脏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重要调节因子 [4]  ,PAI-1和t-PA的相互作用可以破坏肾小球的基底膜,加速肾脏局部细胞基质的降解,这在肾小球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肾脏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PAI-1,从而使t-PA的活性得不到发挥,Plm没有被激活,使体内继续存在凝血而纤溶受抑,这也有可能是由于酶蛋白随尿液流失及脂质代谢紊乱所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破坏导致t-PA合成与分泌减少 [5~7]  ,在我们的结果中虽然NS和GN组的病人Plm升高与参考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这只能说明NS和GN组的病人存在相对的纤溶亢进,可能与这两组肾小球受损相对较轻,从而在凝血和纤溶这一相互过程中体内自我调节的结果。在我们所做的结果中LN病人的FDP特别高,这可能与LN病变往往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病变引起,不仅存在肾脏疾病而且存在着其它系统的病变从而导致FDP比别的组高。结果中只有GN组FDP不高可能由于其余组 的血液中有纤维蛋白原升高 [2~3]  而GN组不高所导致。

     我们所做的结果是统计的病人入院时未治疗的结果,没有统计治疗前后、用药前后的结果,这些结果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郑法雷,刘玉春,等(整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134.

     2 王振义,李家增,阮长耿.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05.

     3 解冰,刘建忠,江利萍.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测定在肾脏综合征中的意义.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11:22-23.

     4 邓义斌,陈香美,叶一舟,等.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1997,77:672-673.

     5 蔡广研,陈香美,傅博,等.纤维蛋白对肾小球内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作用.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11-13.

     6 许文荣,谷俊侠.临床血液学检验,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42.

     7 李振彪,徐家云,杨慧敏.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纤溶系统酶的活性变化.中华肾脏病杂志,1999,15:63-64.    

  作者单位:1 212018江苏大学职工医院
  
       2 江苏省镇江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4-08-31) (编辑日 强)

作者: 史勇成解冰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