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6期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纤溶系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纤溶系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32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前后血浆UK抗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原、纤溶酶原激活物(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纤溶酶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抗原的变化。结果(1)UK静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纤溶系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观察32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前后血浆UK抗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原、纤溶酶原激活物(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纤溶酶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抗原的变化。 结果  (1)UK静脉注射的作用持续时间较短,注射后1h和5h,分别有53.2%和93.7%的UK抗原从血浆中清除。(2)与治疗前相比,UK静注后PA和纤溶酶活性升高、PAI活性降低,纠治了AMI时纤溶系统的功能紊乱状况。但是,停止UK注射后即出现PAI“反弹”现象,PA和纤溶酶活性随之降低,说明溶栓早期存在反常的高凝状态。(3)PAI活性升高程度与左心室功能受损及AMI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溶栓早期辅助的抗凝治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栓溶解疗法;纤溶系统;纤溶酶原激活物
      
  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由冠脉血栓形成引起,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再通是溶栓治疗的关键。早期溶栓治疗可使60%左右的IRA再通 [1] 。溶栓治疗失败者,病残率和病死率显著增高 [2,3] 。对促使血栓形成或溶解因素的探讨,有助于了解AMI的发病机制及对溶栓治疗的反应。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是纤溶系统的关键物质。t-PA和UK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后者再水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UK静脉溶栓治疗AMI时血浆UK浓度变化及其对纤溶系统的作用以及探讨血浆PAI活性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首次AMI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51~80(67±3)岁。发病至溶栓时间0.5~18(7.2±3.5)h。UK治疗前即刻口服阿司匹林300mg,以后300mg长期服用。UK(上海生化制药厂)总量100万u,50万u静脉推注10min,50万u静脉滴注1h。肝素钠5000U腹部皮下注射每12h1次,共5次。分别于静注UK前、开始后lh(UK结束即刻)、2h(结束后1h)、6h留取血样本待测。其中注射UK后2h测UK和t-PA抗原。发病30±3天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另健康人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21~76(平均53)岁,均取一次血样本待测,以资对照。

    1.2 血浆纤溶指标及UK浓度的测定 血浆PA、PAI、纤溶酶活性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PA、PAI药盒(上海医科大学分子遗传研究室)。纤溶酶活性测定的发色底物为S2251(上海东风试剂厂编号140455)。UK抗原、t-PA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试剂由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提供。

  1.3 冠脉再通判断标准 采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 [4] 推荐的无创性标准评价再通。

  2 结果

    2.1 AMI患者注射UK前血浆纤溶系统与正常人比较 见表1。表1 AMI血浆纤溶系统与正常人比较 (略) 注: * P<0.01

    2.2 UK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见表2。表2 UK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略)注: * P<0.01

    2.3 IRA再通组和闭塞组注射UK前后PAI活性的变化 见表3。与心功能、预后的关系;两组在年龄、性别、入院时间、梗死部位、发病至溶栓时间、入院时Killip分级及冠心病易患因素上差异均无显著性。再通组溶栓前PAI与出院前LVEF无显著相关(r=0.06);闭塞组则呈显著的负相关(r=-0.72,P<0.05),且溶栓后6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再通组出院前LVEF显著高于闭塞组(65%±11%与53%±8%,P<0.05)。表3 两组注射UK前后血浆PAI(Au/ml)的变化 (略)注: * P<0.01

    3 讨论

    (1)纤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纤维蛋白,维持机体凝血-抗凝血机制间的平衡,使血液在血管内循环不息地流动。Gram等 [5] 发现,AMI可有PAI升高和t-PA活性或抗原降低,并认为这可能是AMI的一个诱因和导致心肌梗死复发的主要原因。本结果显示,AMI时机体纤溶系统存在明显的功能异常(t-PA抗原、PA活性、纤溶酶活性降低,PAI活性、纤维蛋白原抗原升高),凝血-抗凝血机制间明显失衡,有利于血栓形成。因此,纤溶系统的功能异常在AMI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若以溶栓结束即刻的UK浓度为100%计算,则UK结束后1h血浆UK水平为用药刚结束时的45.9%,约一半的UK抗原(54.1%),从血浆中清除。UK结束后6h,血浆UK水平仅为刚结束时的6.3%,大部分UK抗原(93.7%)已从血浆中清除。随着UK的静脉输入,血浆PA活性和纤溶酶活性明显升高,PAI活性迅速下降。UK刚结束时,血浆PA和纤溶酶活性分别较治疗前增加3倍和172.9%,PAI活性较治疗前下降8倍。纠治了AMI时纤溶系统的功能紊乱状况。停止UK后,PAI活性迅速升高,PA及纤溶酶活性随之降低,UK结束后5h PAI活性与治疗前的差异无显著性(PAI“反弹”夕现象)。提示UK静脉注射的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且溶栓早期血浆存在反常的高凝状态。因此,早期辅以抗凝治疗尤为重要。溶栓后PAI反弹的原因可能有:①溶栓激活了血小板 [6] ,大量处于“潜伏”状态的PAI从中释放并显示活性。②PAI不仅是生理状况下纤溶活性的重要调节剂,溶栓时同样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大量UK(也是一种PA)侵注入的情况下,体内纤溶活性明显增强,就有可能刺激内皮细胞释放大量的PAI以中和血浆中残余的UK。

    (3)IRA闭塞组溶栓前血浆PAI活性显著高于再通组,提示溶栓前升高的PAI可能干扰自然溶栓过程,且降低药物溶栓的疗效,从而影响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其原因可能有:①PAI能与UK或t-PA形成1:1复合物并使其失活 [7] 。②升高的PAI削弱了机体的纤溶活性,使冠脉内能形成稳定且富含血小板的血栓,由于90%的PAI(抗原)存在血小板中,所以这种血栓对溶栓剂较不敏感。此外,完全阻塞IRA的稳定血栓影响冠脉循环并有碍溶栓剂与血栓的接触。再通组溶栓前PAI与出院前LVEF无显著相关;闭塞
组则呈显著的负相关,且UK后24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前LVEF再通组显著高于闭塞组。3例死亡患者UK前PAI活性均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分别为13.39、15.14、15.96Au/ml,其中2例为本组最高测值。说明PAI升高程度与左心室功能受损及AMI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能否作为AMI后左室功能明显受损及预后的独立预报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Verstraete M,Collen D,Erbel R,et al.Randomised trial of intra-venous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versus intra-venous streptokinas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ction.Lancet,1985,1:842.

    2 Califf RM,Topol EJ,George BS,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out come of patients in wham reperfusion with intravenous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ail:results of the thrombolysis and angioplasty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AMJ)trial.Circulation,1988,77:1090.

    3 Kruithof EKO,Tran-Thang C,Bansjing A,et al.Demonstration of a fasting inhibitor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s in human plasma.Blood,1984,64:907.

    4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塞溶拴疗法参考方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137.

    5 Gram J,Jespersen J.A seletive depression o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activity in euglobulins characterises a rick group among sur-vivor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hromb Hemosrt,1987,57:137.

  6 Declerck PJ,Alessi MC,Verstreken M,et al.Measurement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in biological fluids with a marine monoclonal bou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Blood,1988,71:220.

  7 Jang IK.Gold HK,Ziskind AA,et al.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of ery-throcyte rich and platet et rich arterial thrombi to lysis with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Circulation,1989,79:920.

  作者单位:430014湖北武汉,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杨飞燕 陈曼华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