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7期

228例原发不孕不育症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对228例原发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发现异常核型43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8。其中男性不育患者检出率13。...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  对228例原发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发现异常核型43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8.86%。其中男性不育患者检出率13.16%,女性不孕患者检出率为5.7%。结论  对原发不孕不育夫妇行染色体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不孕不育;遗传咨询;染色体异常
  
    造成不孕不育的病因复杂,是人类生殖遗传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据WHO资料显示,不孕不育症患者约占育龄夫妇的15%,在引起不孕不育诸多因素中,染色体异常是重要因素之一,现将我室检查的228例不孕不育症患者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8例不孕不育症患者均为2002年6月~2005年6月来我院不孕不育科及遗传咨询门诊就诊的患者,年龄24~45岁,不孕不育时间2~11年。

  1.2  方法  取外周静脉血0.8ml,置5ml RPMI1640培养基淋巴细胞培养72h,收获前4h加秋水仙素,胰酶分带,Giemsa染色进行核型分析,每例G显带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核型异常则增加计数分析并计算其百分比。

  2  结果

  228例原发不孕不育症患者检出异常核型共43例,异常核型率18.86%。其中47,xxy 6例、46,xy/47.xxy 2例、47,xyy 1例、45,x 5例、46,xx/45,x 4例、47,xxx 1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9例,占全部异常核型44.19%;46.xy,inv(y)、46,xy,inv(9)(p11;q21)、46,xy,-1-21,+t(1q;21)+del(1p)、46,xy,t(16;19)(p11;q11)、46,xy-12-14,+t(12;14)+(12p)、46,xy(22p+)、46,x,del(x)(p21)、45,xx,-13,-15,+t(13;15)、46,xx,del(17)(p11)以上结构异常各1例,占异常核型20.93%;Y≥18号9例,占20.93%; Y≤21号4例,占9.30%;性反转综合征2例,占4.65%。见表1。

  表1  43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 略

  3  讨论

  不育症是一项世界性的医学和社会学重要问题,也是当前生殖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造成不孕不育的病因复杂,除生殖器畸形、感染、毒物、辐射、内分泌、免疫等原因外,染色体异常是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数目畸变主要是性染色体异常,且男性均属无精子症。而性染色体从胎儿时期就决定了性分化、性成熟,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殖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及身高、智力等。男性患者表现为小睾症、无精子症、外生殖器官发育差,甚至出现女性第二性征等。而女性患者则表现为原发性闭经、月经不调、性器官发育差、第二性征不发育等。此类患者应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轻临床症状。如用司坦唑醇(17β羟基-17α甲基雄甾烷-2,2-C-P吡唑)治疗Turner综合征,可使患者的女性性征得到改善。Klinefelter综合征如能早期诊断,在青春期前用睾酮治疗,能防止成年后女性特征的出现,结婚后可行正常的性生活。

  染色体结构畸变,断裂是各种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基础,如果断裂后未能在原位重接,将导致染色体重排,引起各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畸变。不育患者中染色体结构畸变主要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间相互易位、性染色体之间相互易位、常染色体之间相互易位和罗伯逊易位及缺失、倒位、环状、等臂、双着丝粒。此类患者本人表型正常,从理论上讲多数与正常配子结合后能妊娠,其子代可为完全或部分单体或三体型,多数不能存活而引起死胎、流产,但生育畸形儿及智低儿的几率增高约50%~100%。本文9例染色体结构异常者表型均正常,其中不育男性均是少、弱精子症。Moreau[1]证明染色体D/D易位在精子发生时,随体柄构成的微小短臂不能形成交叉,造成生殖细胞发育异常或死亡,尽管患者生殖异常表现不同,均属于精子形成障碍,生育异常所致。相互易位造成染色体结构异常,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由于染色体严重缺失或重复导致精子死亡,临床上表现为无精子[2]。3例不孕女性染色体结构异常者年龄27~30岁,表型、智力及妇科系列检查均为正常。提示:(1)对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的夫妇行染色体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其意义不仅是病因学诊断,更重要的是检出携带者,指导他们的婚姻和生育,避免染色体异常儿的出生。(2)本文弱精症染色体结构异常较无精症比例略高。

  另外,在不育男性中发现y染色体≥18号染色体9例,y染色体≤21号染色体4例。有人认为y染色体的多态现象如:大y、小y属正常变异无临床意义,也有人报道大y导致流产。但韩维田[2]在81例不育男性中发现16例染色体多态变异均为无精子或精子畸形增多。他认为大y和随体增加或缺失等易造成有丝分裂发生错误,可能与生殖异常有关。我们检出的9例大y不育症患者均为无、弱精症或精子畸形率增高,与报道相符。有关小Y引起临床效应报道较少,本文4例小y均有临床症状,主要为少精及畸形率较高,这是否说明由于某些染色质含量减少而影响精子产生呢?因病例较少,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对临床表型异常的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是有必要的,而对那些临床表型正常的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就更有必要了。这样可找到病因,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对有适应证者可考虑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治疗,解决其生育问题。

  4  典型病例

  例1:社会性别女,身高1.60m,为厂矿工人。婚后7年不孕,外观精瘦有力、双乳发育差、外阴幼稚型、阴蒂肥大似小阴茎、无阴腋毛、无月经、说话声音粗、B超检查未见子宫、外周血核型为46,xy。此类患者在临床上称为性反转,其性别表型与核型不一致。有资料认为[3]是由于患者SRY所在区域的缺失或易位导致46,xy核型个体发育成女性。有SRY序列的 46,xx核型个体发育成男性表型。而黄英等对SRY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并不是每个性反转患者都能以SRY基因的存在或缺失、正常或异常来解释[4]。性别决定和分化很可能是多个基因有序参与的过程,这些基因的缺陷、增加或重复都可能会引起性反转。

  例2:结婚6年,爱人一直不孕,表型正常,第二性征男性表现,外生殖器检查正常,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y,t(16;19) (p11;q11)从理论上讲,此类患者应导致流产或生育畸形儿及智低儿,而不是不孕,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导致不孕,也许患者的生殖细胞中易位型核型占主导,从而导致精子质量差而影响受孕。

  【参考文献】

  1  高晓平译.与男性不育有关的D组和G组染色体变型.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83,6(4):208.

  2  韩维田.81例男性不育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2,9(1):40-41.

  3  吴刚,伦玉兰.中国优生科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06.

  4  黄英,陈美钰,孙琼,等.8例46,xx男性和46,xy女性SRY序列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6,13(4):228-230.

  作者单位:400020 重庆,重庆市计划生育研究院实验中心

  (编辑:汪  洋)

作者: 李新生谭植群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