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9期

诺和灵治疗磺脲类失效52例糖尿病的疗效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水平日渐提高和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糖尿病发病率亦明显上升,我国糖尿病约有3千万例,其中95%以上为2型糖尿病,通常用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1]开始尚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需加大口服降糖药的剂量,甚至将降糖药增加到2~3种,血糖控制还不理想,这是因为2型糖尿病(T2MD)患者的胰岛素β细胞......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水平日渐提高和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糖尿病发病率亦明显上升,我国糖尿病约有3千万例,其中95%以上为2型糖尿病,通常用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1]开始尚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需加大口服降糖药的剂量,甚至将降糖药增加到2~3种,血糖控制还不理想,这是因为2型糖尿病(T2MD)患者的胰岛素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此时需胰岛素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7月~200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例中有52例初用磺脲类降糖药有效,数年后逐渐失效而入院,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82岁,平均66.29±10.7岁。疗程最短1年,最长26年,平均9.51±1.25年,且有较明显口干、多饮、多尿、易饥多食,无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感染,无明显肝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  入院后在原有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包括达美康、美吡达等)基础上加用诺和灵30R(诺和诺德),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g),每2~3天调整1次剂量。血糖逐渐下降后,逐渐减去磺脲类降糖药,直至基本由诺和灵30R治疗,直到血糖达到控制达标[2],后继续用胰岛素治疗3个月,复查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1AC),所有血糖(静脉血)标本,由美国BECKMACCOULTER-CX5测定,血HBA1C由德国BIORAD-DIASTAT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治疗前后FPG、2hPG(mmol/L)以及HBA1C(%)比较见表1。

    诺和灵30R最小用量10IU/d,最大用量10~56IU/d,平均用量25.35±9.67IU/d。

    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患者依从性尚可,其中有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经口服葡萄糖后恢复;其中有5例用餐后血糖仍偏高合用拜糖平;有2例合用糖适平(格列喹酮)。

  表1  治疗前后FPG、2hPG、HBA1C比较  (略)
  
  3  讨论

  2型糖尿病早期常无自觉症状,一旦症状较明显,可能已患糖尿病数年,入院就医者多数为糖尿病的中晚期,且有不少大血管或微血管合并症。近来健康体检发现不少早期糖尿病。因为胰岛素β细胞常有一定的功能,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后,患者症状改善,血糖、尿糖明显下降,而长期应用后逐渐效果不显著,且需增加剂量,例如:每日应用足够的磺脲类药物,如:达美康320mg/d、美吡达30mg/d、糖适平180mg/d等,已继续服3个月而空腹血糖仍>10mmol/L、HBA1C>9.5%,便可称为对磺脲类药失效。磺脲类降糖药失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指从未用过磺脲类药,足量1个月而无效者,其发生率20%~30%,后者指有效使用磺脲类3个月或更长时间但后来突然逐渐无效或效果极差,而且失效时间超过1个月,其发生率20%~30%,年增长率约5%~10%。
当然,磺脲类疗效不佳的原因有病例选择不当,如给1型糖尿病使用、饮食控制不佳、体力活动过少等,而2型糖尿病(T2DM)的特点正是胰岛素在外围组织的作用受损及β细胞功能下降[3],UKPDS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初诊时候,患者β细胞功能为正常人的50%,而且以后每年以4.5%速度下降[4],故胰岛素分泌功能愈来愈少,最终需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方能较注意控制血糖,所以对磺脲素降糖药继发性失效者改用或加用诺和灵30R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对口服磺脲类药物无反应的糖尿病患者应当使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降低,可减少肝脏和周围组织的胰岛素抵抗,还能减少高血糖症的葡萄毒性作用,胰岛素的治疗还可降低肝脏葡萄糖过多的产生,并能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由于血糖的改善对血脂异常的改善亦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升高HDL-C和降低LDL-C的水平而改善血脂的异常。因此,在2型糖尿病中多数学者均主张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而这种支持点正在增加[5]。

  因为这些患者全日血糖谱提示,不但空腹血糖升高,在早、中、晚餐后血糖也增高。因此采用诺和灵30R,其中30%为短效胰岛素、70%为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起作用时间0.5h,最强作用时间为1~3h,维持作用时间为8h;中效胰岛素起效作用是1.5h,最强作用时间为4~12h,最长作用时间可达24h,短中效混合注射能使整日血糖维持较正常水平[6]。但必需患者很好配合,如饮食控制、适当体力活动、肥胖者减轻体重、降低血压、调整血脂、坚持治疗等方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诺和诺德.糖尿病合化教育教材.2003-2004,18.

  2  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66-1467.

  3  马凤海,李秀钧.胰岛素β细胞自身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3(24):154.

  4  李光伟.对2型糖尿病β细胞衰竭和胰岛素治疗的思考.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24):271-273.

  5  金世鑫,王晓霞.胰岛素治疗成人糖尿病的现状和体会.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24):74-78.

  6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65-967.

  作者单位: 350004 福建福州,福州市第六医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何华清曹莹黄达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