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23期

异位恶性嗜铬细胞瘤广泛转移1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6cm,边界清,密度均匀,平均CT值42Hu,增强扫描均匀性强化,CT值140Hu,结合临床考虑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4cm,T1W1呈低信号,T2W1呈稍高信号,信号较均匀,边界清楚,中度强化,右肾动脉受压向后移位,左肾上腺及双肾位置、形态、大小未见异常,结合病史考虑异位嗜铬细胞瘤可能。为确定手术方案,患者行131I-间-碘苄胍......

点击显示 收起

  患者,女,26岁。因阵发性腰痛、头晕、胸闷伴呼吸困难、双眼视物模糊2年入本院。发作以上午多见,每次持续2~4h,发作时血压最高200/140mmHg(1 mmHg=0.133kPa),无抽搐及意识丧失。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移行区无压痛,膀胱区无膨隆,服用酚苄明等α1阻断剂治疗2周,血压有所控制,但仍平均为140/100mmHg,24h尿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167mg/L(正常值<15mg/L)。双肾上腺CT+增强扫描示:右肾门与下腔静脉间见一等密度肿块,大小约2.0cm×1.6cm,边界清,密度均匀,平均CT值42Hu,增强扫描均匀性强化,CT值140Hu,结合临床考虑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肾上腺+肾区MRI示:腔静脉右后方,右肾动脉前方见一肿物,大小约2.3cm×1.2cm×2.4cm,T1W1呈低信号,T2W1呈稍高信号,信号较均匀,边界清楚,中度强化,右肾动脉受压向后移位,左肾上腺及双肾位置、形态、大小未见异常,结合病史考虑异位嗜铬细胞瘤可能。为确定手术方案,患者行131I-间-碘苄胍(MIBG)全身显像,发现全身广泛异常团块状放射性浓聚灶(图1),SPECT/CT定位及图像融合(GES000045  Discovery VH型SPECT/CT仪),可见相当于全身显像发现的异常浓聚区,为颅顶骨、蝶鞍右前方骨及软组织(视交叉)、右肾门外上方、肝左叶附近、双侧肱骨、左侧股骨、右肩胛骨、多个胸椎及脊髓,诊断为恶性异位嗜铬细胞瘤广泛转移;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全身骨显像见颅顶骨、右侧肱骨、胸6、8、9、12椎体多发骨转移改变征象(图2)。

  图1  131I-MIBG全身显像示广泛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略)

  图2  99Tcm-MDP全身骨显像示颅顶骨、右侧肱骨、胸6、8、9、12椎体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略)  

  讨论:恶性嗜铬细胞瘤临床上较为罕见,其在原发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瘤中约占13%~29%,而在肾上腺外者却高达43%,患者通常预后不良,平均5年生存率仅40%左右[1]。早期诊治可减少转移发生,改善预后,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手术创伤,但良恶性嗜铬细胞瘤在临床表现甚至组织病理上也缺乏特异性指标。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公认的指标是肿瘤包膜浸润,血管内有癌栓或在没有嗜铬细胞的区域出现转移灶[2]。

  CT、MRI对定位诊断肾上腺内嗜铬细胞瘤有较大价值,但对肾上腺外转移病灶无法判断其性质和来源。本例患者CT、MRI均示右肾门附近肿块,但是否为有功能的异位嗜铬细胞瘤只在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才可确定。是否为恶性嗜铬细胞瘤,则因不能全身检查而不能确定。131I-MIBG 显像是一种对嗜铬细胞组织高度特异的功能显像,对嗜铬细胞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达88.4%和98.5%,准确性>95%[1,3],可定位、定性及寻找远处转移灶,一次检查全身,因此对鉴别诊断良恶性嗜铬细胞瘤明显优于CT、MRI。笔者采用全身显像及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尚较好的定位了异位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灶,证实除CT、MRI所见右肾门附近异位病灶以外,非嗜铬组织区域如骨、视交叉、肝左叶附近、胸椎脊髓也见多处转移灶,由此改变了患者原需手术切除异位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案,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此外将131I-MIBG SPECT/CT融合图像与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比,发现131I-MIBG SPECT/CT融合图像不仅能显示软组织转移灶,而且能显示99Tcm-MDP全身骨显像未能显示的骨转移灶如左侧股骨、右肩胛骨及胸椎脊髓转移。131I-MIBG全身显像对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骨及软组织远处转移均有重要价值。

  恶性嗜铬细胞瘤广泛转移者采用131I-MIBG靶向治疗效果良好。131I-MIBG显像所示病灶放射性浓聚程度和范围,反映嗜铬细胞的活性或功能状态,因此也为131I-MIBG靶向治疗的剂量估算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邵鹏飞.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进展.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24(1):51-53.

  2  叶任高.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72-776.

  3  裴著果.影像核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7-161.

  (编辑:齐  永)

  作者单位: 330006 江西南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Δ泌尿外科)

作者: 关晏星,陈卫民Δ,朱传明,张庆,熊立跃,欧阳军,楼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