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24期

关于交通事故伤急救工作的探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交通事故通常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随着人类工业化的发展,交通事故伤也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公害”。本院在交通事故的急诊急救方面已开展近十多年,在院前院内的急救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功抢救上千例危重患者。现把对交通事故急救工作的经验介绍给同行,为急诊急救工作提供参考。...

点击显示 收起

  交通事故通常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随着人类工业化的发展,交通事故伤也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公害”。本院在交通事故的急诊急救方面已开展近十多年,在院前院内的急救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功抢救上千例危重患者。现把对交通事故急救工作的经验介绍给同行,为急诊急救工作提供参考。

  1  我国交事通故的特点

  通过对全国交通事故有关资料分析,我国的交通事故伤有以下几个特点:(1)事故死亡率高,2003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20万,排在世界第一位。(2)院前死亡率高,根据资料分析,我国因交通事故伤死亡者在院前占2/3;其中死于现场的占50%,途中死亡占25%。(3)青壮年死亡率高,在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中,16岁以下占14.7%,17~19岁占82.8%,60岁以上占2.5%。(4)多发性创伤发生率高,在交通事故中多发创伤占第一位,约占50%~70%。(5)人为因素高,根据统计在各种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中人为的占90%左右,其中驾驶员违章占60%。(6)群死群伤率高,同一车祸死亡3人或重伤3人以上要占26%。

  2  加强急诊科配置及人员培训

  本院急诊科通过多年的规划和发展,在软硬件的配置和人员的培训上具备如下的特点。

  2.1  硬件配置  (1)100多平方米的抢救室,连接手术室和清创室,且有空调控温;(2)抢救室有升降床、洗胃机、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各种器件包等;(3)4台大小不同的急救车24h待命,且全部配有急救箱(箱内有100余种抢救药品、30余种抢救器材)、除颤仪、呼吸机,钢钎、切割照明等工具;(4)为保障信息的畅通设有“120”录音电话以及同交警联网的电台等。

  2.2  软件配置  (1)急诊科医生由脑外、普外、内科医生组成,职称上有主任医院、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等;①护士轮流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进修培训;②各种记录存入电脑网络;③各种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及时准确。(2)出车及时,平均在2min内出车。

  2.3  制订创伤抢救技术操作规程和培训制度  培训内容有:(1)心肺复苏(闭式和开式);(2)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3)清理呼吸道,保持畅通,包括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4)活动性出血的止血,各种骨折的固定;(5)气管切开、胸穿、腹穿;(6)各种药物的准确运用;(7)熟练行使各种类型的穿刺(包括多条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心内注射)。

  3  强化对交通事故现场的评估

  本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及驾驶员在到达急救现场后用1~10s的时间对这起车祸伤进行紧急评估。

  3.1  医生对伤情的评估  (1)系统而全面地进行体格检查,从神志、呼吸、出血、疼痛、活动度、昏迷程度、感知觉上进行评估;(2)及时、尽量多地向患者或目击者去补充和求证各种受伤前后的信息和数据。

  3.2  护士工作  护士根据医嘱立即准备抢救药品或器件,并做好各种纪录。

  3.3  司机工作  司机在现场还应采集一些可能影响抢救工作的总体信息:(1)现场是否有毒物、爆炸、燃烧环境或伤者的遗留物是否需要保护;(2)及时向医院反馈伤员的伤情,是否需要组织人员抢救;(3)是否需要向交警或有关部门报告;(4)记录好肇事和当事车辆的牌照;(5)若遇受困与车内的伤者应用钢钎等器械让患者脱困。

  4  掌握交通事故伤的优先分类原则

  快速将伤者按其所需紧急分类处理是院前急救人员的重要工作和责任之一。其目的在于分级进行救治,使那些只有经过抢救才能成活的交通事故患者得到最优先的抢救,这样会使有限的医疗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对成批伤(3人以上同时受伤称为成批伤)的优先分类是按患者病情、救治前途来决定患者救治的先后次序。

  4.1  原则  优先处理伤情危及生命而可能死亡、但及时抢救可成活的危重病人。

  4.2  方法  (1)必须有序、有效地统一进行;(2)按病情紧急程度分级,Ⅰ级-危重,Ⅱ级-重症,Ⅲ级-非重症,Ⅳ级-已死亡;(3)按分级先后给予不同的紧急处理与优先转运。

  4.3  注意  (1)在事故现场不能轻易下死亡诊断,必须要符合临床死亡的标准,如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心跳停止或有条件最好做心电图保留证据等,以减少医疗纠纷;(2)若患者在受伤30min内,呼吸心跳也停止都应立即进行就地抢救。

  5  提高对交通事故伤急诊处理
  
  在交通事故伤中,有一部分属于致死性伤,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紧急抢救措施,患者可在短的时间内死亡。原则是就地通过药品或器械解决危及生命的病因。以下是我院在急救现场的常规处理方法。

  5.1  呼吸困难的紧急处理  外伤后患者若出现烦躁、大汗、紫绀、呼吸三凹征,呼吸频率在35次/min以上,说明患者患有严重呼吸困难方面的疾病。若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以最简单的方法查找原因,以采取最有效的抢救措施。常见原因有:(1)呼吸道堵塞;(2)胸腔贯穿伤或胸腔积液积气;(3)重型脑组织挫伤或脑干伤;(4)各种休克导致全身组织缺氧。常用方法:(1)气管切开;(2)气管内插管;(3)胸腔闭式引流;(4)呼吸机的应用;(5)大流量给氧和呼吸兴奋药的合理运用。

  5.2  循环衰竭的紧急处理  有些患者严重损伤后,已经处于呼吸循环衰竭状态及心脏停跳的前期。对这种伤者不用分析伤情,而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主要方法:(1)建立“三通”,及建立呼吸通道,以改善组织缺氧;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用双通道或加压输液);导尿建立排泄通道,以保护肝肾功能或减轻颅压。(2)快速有效的选择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药、利尿药、肾上腺皮质药、碱性药及止血药等。(3)电除颤仪的运用。

  5.3  复合伤患者的紧急处理  若患者伴有休克,呼吸循环障碍,大失血,情况危急者。首先,进行危及生命的紧急处理,其次有条不紊地进行检查,由重到轻逐个解除病因。

  5.4  特重型颅脑伤患者的紧急处理  颅脑伤患者的处理大多处于昏迷状态。在处理上除对症处理外,应积极运用脱水药和止血药,争取通过CT做到早诊断。

  5.5  骨折患者的处理  该类患者在交通事故伤中最常见,首先要做到明确诊断,采用托板外固定等方法进行搬运。

  6  交通事故伤的展望
  
  加强创伤现场和运输途中急救,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由于加强了院前急救人员的培训、考核,加强对现场和途中的组织、指挥、通讯联络、改进运输工具(包括配备直升机)、制订和落实抢救技术,使院前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重视急诊医疗体系(院前、急诊科、EICU)的建设;强调“三个快”:即呼救快,院外、院内抢救快;改变“只出车不抢救,急诊科只转不手术”的状态。为了降低“三率”,即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伤残率、死亡率;所有的职能部门应齐抓共管,把“安全第一”放在第一位。

  (编辑:若  木)

  作者单位: 611330 四川成都,大邑县骨科医院急诊科 

作者: 钟大勇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