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3期

栉膜带切断术治疗肛裂20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栉膜带切断术治疗肛门裂200例,全部一次性治愈,现报告如下。所有患者均用过马应龙痔疮膏等相关药物治疗,因无明显效果而来就诊。3治疗方法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切开后,右手持小弯钳自切口内沿内外括约肌间沟处,从内括约肌下缘外侧向齿线方向边分离边进钳至......

点击显示 收起

  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栉膜带切断术治疗肛门裂200例,全部一次性治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均系门诊肛裂患者,其中男68例,女132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15岁,平均40.4岁;病程1个月~20年。所有患者均用过马应龙痔疮膏等相关药物治疗,因无明显效果而来就诊。 

  1.2  临床诊断标准  排大便时肛门灼痛,便少量鲜血,便干。肛门检查见肛管上有梭形裂开的溃疡,明显触痛,哨兵痔等。符合上述条件者即诊断为肛门裂。本组肛裂部位在后正中位者135例,前正中位者12例,前后正中位均有者53例。

  1.3  治疗方法  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先用左手食指摸准括约肌间沟,裂口在后正中位者,用手术刀从裂口顶端齿线处沿裂口向膀胱截石位7点做一长约1.5cm左右的放射状切口;若裂口在前正中位者,则用手术刀从膀胱截石位7点位齿线处向外做一放射状切口,长1.5cm左右。切开后,右手持小弯钳自切口内沿内外括约肌间沟处,从内括约肌下缘外侧向齿线方向边分离边进钳至齿线处,从切口挑出宽约1cm的栉膜带切断之,然后扩肛至4指,持续约2min左右,切口不予缝合。哨兵痔、肥大的肛乳头等一并切除。肛内纳入化痔栓1枚,复方亚甲蓝注射液(亚甲蓝0.5ml、2%利多卡因和注射用水各2ml)于切口和肛裂处皮下注射,凡士林油纱条引流,塔形纱布加压包扎。术后口服抗生素6天,进高纤维饮食,保持大便软化通畅,排大便后中药(大黄、黄连、乳香、没药等组成)煎汤坐浴,每日换药至完全愈合。

  2  结果
   
  200例全部一次性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切口及肛裂处愈合时间12~20天,平均15天。对其中的100例进行了2年随访,有6例自述术后半年内肛门泌液多、肛门痒、排气明显多,后逐渐消失。其余良好,均无复发,治愈率100%。

  3  讨论
   
  肛裂以解大便和便后肛门剧痛、让人难以忍受为特点,肛诊时见肛管上有梭形裂开的溃疡、哨兵痔、肥大的乳头甚至皮下瘘管等,故诊断并不困难。关于肛裂的治疗,方法甚多,但多数学者认为手术还是目前彻底治愈肛裂的唯一方法。栉膜带切断术是治疗肛裂的经典手术。栉膜带一般认为是内括约肌下缘经炎症刺激增生变性而成,内括约肌痉挛是肛裂疼痛和不愈合的主要原因,因此,彻底切断栉膜带可以治愈肛裂。切栉膜带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侧切法简便、易操作,但术后容易合并感染。直接切除法,若裂口在后正中位,因肛管后部正中线处血液循环缺乏、弹性较差,切后愈合时间长;若裂口在前正中位,切后效果又欠佳。笔者将此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切口敞开不缝合,并配合中药坐浴,既不会感染,也缩短了愈合时间,实践证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102300 北京,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肛肠科
 
  (编辑:余  强)

作者: 张学义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