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4期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价值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诊断。方法本组经病理证实36例,CT平扫36例,增强32例。结果腹膜后肿瘤位于左侧14例,右侧16例,双侧6例。结论CT能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定位优于定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诊断。方法  本组经病理证实36例,CT平扫36例,增强32例。结果  腹膜后肿瘤位于左侧14例,右侧16例,双侧6例;脂肪肉瘤11例,平滑肌肉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7例,畸胎瘤8例,淋巴管瘤5例。 结论  CT能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定位优于定性。

  【关键词】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后腹膜原有器官(如胰腺、肾脏、肾上腺等)以外,起源于腹膜后组织的肿瘤。发病率低,但种类繁多,鉴于国内系统性影像报告不多。本组收集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6例,分析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1]。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68岁,平均59.5岁。临床分别以腹部肿块、腹痛、恶心呕吐、尿频、排尿急迫、肾盂积水、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发热乏力等恶病质就诊。

  CT扫描机为岛津SCT-7000TS螺旋机型,扫描前禁食4~6h,检查前1h口服1.5%~2.0%泛影葡胺水溶液500~800ml[2],为使小肠远近端均显影,临检查前加服300~500ml[2],扫描范围为剑突下至耻骨联合,层厚10mm连续扫描,若怀疑为小病变需要3~5mm薄层扫描。本组平扫36例,增强检查前需要做碘过敏试验。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  腹膜后肿瘤位于左侧14例,右侧16例,双侧6例。

  2.2  病变CT特征表现  (1)脂肪肉瘤为不均匀密度的脂肪性肿块,增强后低密度脂肪完全不能强化,伴有实性成分。(2)平滑肌肉瘤为一大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常并有坏死、囊变。(3)神经源肿瘤为均匀一致的低密度,增强后示条纹或间隔样强化。(4)畸胎瘤可见脂肪、钙化、骨化或牙样结构。(5)淋巴管瘤为边界清楚、密度低而均匀的囊性肿物。

  2.3  病变与临近脏器的关系  (1)肿块与肾周围脂肪轮廓消失。(2)肿块紧贴腰大肌,使其变形,轮廓消失。(3)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静脉受压前移。

  2.4  病理证实结果  脂肪肉瘤11例,平滑肌肉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7例,畸胎瘤8例,淋巴管瘤5例。

  3  讨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一组包括多种类型的肿瘤,绝大多数(55%~70%)为恶性,约占成人恶性肿瘤0.2%,其中以间叶组织肿瘤多见,约占43%~63%[3],神经组织次之,起源于残余胚胎组织少见,因腹膜后腔容量大,肿瘤隐匿,首诊肿块巨大,常已侵犯邻近器官,完全切除率较低,容易局部复发。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主要在定位和定性两方面。

  3.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位表现  位于脊柱旁,与腰大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脾静脉相邻以及与肾、输尿管、胰头、十二指肠、升结肠、横结肠、小肠相邻,使之向前推移或包绕,据文献报道,CT对其诊断正确率为87%[4]。

  3.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性  良性肿瘤少见,它们包括脂肪瘤、副神经节瘤、血管瘤、淋巴管瘤、良性畸胎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等,瘤体多较小,均有完整的包膜,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1)淋巴管瘤:由囊性扩张的淋巴管构成,边界清楚,分隔纤细,密度低而均匀,质软,可沿器官间隙分布。

  (2)脂肪肉瘤:低密度,-20HU以下为定性特征,巨大,常沿腹膜后肾周间隙的筋膜及组织器官浸润生长。按CT表现分实体型、混合型和假囊肿型。实体型分化不良,脂成分少,CT值多在20HU以上,混合型为实性成分中散在脂肪灶CT值20HU~40HU,假囊肿型为囊实性,呈现水样密度,类似假囊肿,肿块内无脂肪成分,类似其他腹膜后肿瘤。

  (3)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由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组织细胞样细胞为主要组织成分,伴有数量不等的单核巨细胞、黄色瘤细胞和炎症组织组成的多型性肉瘤,形态多不规则,血供丰富,常伴有大出血,坏死,少数可呈囊性。

  (4)平滑肌肉瘤:常发于中老年人,边界清楚锐利的巨大肿块,伴中心大片低密度坏死区,强化比较明显。

  (5)神经源性肿瘤:神经纤维瘤呈哑铃状向脊椎内外生长,密度均匀,神经纤维肉瘤示密度不均无特征性的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

  (6)血管外皮细胞瘤:多发生于青壮年,为多血管性肿瘤,常包含有斑点钙化。增强化明显,持续时间长是其特点。

  (7)畸胎瘤:混合性成分是其特色,含有脂肪、钙化、骨化等结构。

  3.3  鉴别诊断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需与淋巴瘤、转移瘤及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等鉴别。淋巴瘤常表现为腹、盆腔淋巴结受侵,呈散在或融合团块分布,边缘比较清晰,密度比较均匀,常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转移瘤表现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周围多结节或孤立团块,可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亦可见低密度坏死,临床上可发现原发恶性病变,转移性淋巴瘤主要来自消化道、泌尿生殖等恶性肿瘤,也可来自肺癌、鼻咽癌等。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发病原因不明,好发大血管周围,肿块物呈帆状、盘状或块状,沿血管长轴生长并包绕血管,可粘连、牵拉输尿管引起引起单侧或双侧肾盂积水。8%~10%为恶性[3]。

  综上所述,CT是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安全、简单、无创,在检查中可列为首选,对肿瘤定位、定性均很有帮助,尤其是对肿块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既定位诊断,又可以术后随诊,有更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景中,程天明.腹膜后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8):23.

  2  彭任罗,方昆豪,刘顾岗.简明CT实用诊断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38-239.

  3  卢光明,陈君坤.CT诊断鉴别诊断.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35.

  4  卢延,任安.CT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8,1:4.

  作者单位: 250022 山东济南,济南大学医院  

   (编辑:汪  洋)

作者: 景中军,刘艳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