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7期

内镜EST、EPS治疗胰腺炎临床探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内镜EST、EPS治疗胰腺炎临床探讨(pdf)【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和慢性胰腺炎(CP)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胰管切开术(EPS)和鼻-胆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16例,慢性胰腺炎52例,共68例。结果急性胰腺炎(水肿型)9例全部治愈,重症胰腺炎7例,无1例死亡。慢性......

点击显示 收起

    内镜EST、EPS治疗胰腺炎临床探讨 (pdf)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和慢性胰腺炎(CP)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胰管切开术(EPS)和鼻-胆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16例,慢性胰腺炎52例,共68例。结果急性胰腺炎(水肿型)9例全部治愈,重症胰腺炎7例,无1例死亡。慢性胰腺炎52例,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46例(88.5%),症状减轻4例(7.7%),无明显好转2例(3.8%)。ERCP见胰管扩张,狭窄64例(94.1%),胰腺假性囊肿2例,均小于6cm(2.9%);胰腺结石2例(2.9%)小于4cm;胰腺不规则钙化24例(35.3%);胆总管结石48例(70.6%),其中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30例(44.1%)。胆管多发结石20例,占胆管结石的41.7%。胆管结石大小,小于1cm 20例(41.7%),1~2cm 16例(33.3%),大于2cm 12例(25.0%)。结论内镜治疗胰腺炎效果满意。对解除胰管内压力,缓解疼痛,改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具有确切作用。

    【关键词】胰腺炎;内镜;EST;EPS

       急性胰腺炎(AP)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水肿型,临床表现上腹痛、恶心、呕吐等均较轻,B超检查未见腹水,经临床内科治疗效果好。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发病急,病情复杂,可伴有休克及腹水,死亡率高达85%[1]。近年来治疗有很大进展,死亡率有所下降,为10%~30%。慢性胰腺炎(CP)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炎症,致胰腺组织或胰腺功能损害,常有胰管狭窄、扩张、呈串珠样,有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广泛钙化等形成[2],以上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症状。我院17年来应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高频电切术(EST)和胰管切开术(EPS)、鼻-胆管引流术、鼻-胰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中男24例,女44例;年龄18~82岁,平均50岁,其中60岁以上22例。68例中合并胆道疾病48例,其中有胆胰疾病手术史16例。发病距入院时间2~48h。全部入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或全腹痛,恶心、呕吐。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人明显腹肌紧张和反跳痛。6例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均行B超、血尿淀粉酶、CT、磁共振、ERCP等检查明确诊断。慢性胰腺炎参照1987年桂林会议诊断标准,重症胰腺炎参照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组诊断标准。急性和慢性胰腺炎经B超、CT、ERCP等影像学检查,见胰管粗细不均匀、扭曲、扩张、节段性狭窄64例(94.1%),胰腺假性囊肿2例,均小于6cm,占2.9%。胰腺结石2例,小于4mm,占2.9%。合并有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1.0~3.0cm)48例(70.6%),胰腺不规则钙化24例,占35.3%。血和尿淀粉酶均有明显增高,超出正常值3倍以上,尤以急性重症胰腺炎为明显。

    1.2治疗方法全部病人确定诊断后做内科治疗,分别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及慢性胰腺炎,给予生长抑素、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及扩充血容量等积极治疗措施。如经治疗后2h病情无明显缓解,立即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如病情缓解,在淀粉酶(血、尿)基本恢复正常后在行ERCP。在ERCP时,尽量结合病情、十二指肠乳头部的病变,选择胆管或胰管造影检查。应注意急性胰腺炎时,胰管注入造影剂应少于2~4ml,造影剂注射压力应小一些,显影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以减轻泛影葡胺对胰腺的刺激,致病情加重。如选择性胆管造影,为胆管结石所致的胆源性胰腺炎,可用弓形电刀或针形电刀,立即行十二指肠乳头高频电切术(EST)、网篮或气囊导管取石术,以解除胆管结石所导致的胆道梗阻。如胆管结石嵌顿在胆管下段或壶腹部,可使用针形电刀做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或十二指肠乳头部开窗术,开窗后可再用弓形电刀向上或向下切开乳头,往往结石可暴露出来,使用网篮可取出胆道结石以解除胆道梗阻。EST后,应做鼻-胆引流术,便于小结石排出及观察胆管的情况,可降低胰管内压,减少临床症状。如经ERCP发现胰管粗细不均匀、胰管扭曲、扩张、节段性狭窄、胰腺结石等病变,可行胰管切开术(EPS)、鼻-胰引流术。

    1.3仪器应用Pantex公司FD-34P、Pantex公司FD-32H十二指肠镜。Olympus针形电刀和弓形电刀,球囊取石导管、取石网篮、鼻-胆引流管、鼻-胰引流管、斑马导丝等。

    2结果

 经内科综合治疗后,68例患者中60例病情缓解(88.2%),在3~7天后行ERCP诊断,并行EST或EPS治疗。在内科综合治疗2h后,8例病情未缓解,血压基本稳定在90/60mmHg或以上,可以承受ERCP检查和内镜下的治疗。这样的病人立即行ERCP以明确病因。RRCP显示7例重症胰腺炎,其中5例是胆管结石所致的胆源性胰腺炎、胰腺自体消化、出血、腹膜炎等;2例是大量饮酒(白酒1斤),导致胰腺分泌明显增加,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液引流不畅,引发重症胰腺炎。1例因胆道蛔虫引发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因蛔虫嵌顿在十二指肠乳头,致病情无明显缓解,阵发性上腹痛,恶心、呕吐频繁。对于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5例,因胆管结石引发,在ERCP以后,立即做EST、胆管网篮取石。胆管结石1.0~2.0cm,结石数目在1~5枚之间,部位多在胆总管下段及壶腹部。其中3例因结石阻塞胆管下段乳头高度隆起,使用针形电刀切开十二指肠乳头,然后用弓形电刀扩大切口;2例直接使用弓形电刀切开乳头。十二指肠乳头部切开后,用取石网篮或球囊导管取净胆管结石。如结石过大,超过2cm,则使用机械碎石器粉碎结石后再取出。2例大量饮酒引发的重症胰腺炎,ERCP时见十二指肠乳头部肿胀、充血,造影见胆总管下段良性狭窄。1例胆道蛔虫引发的急性胰腺炎,ERCP时发现部分虫体已钻入胆管下段,使用圈套器套住蛔虫露在胆管外的虫体,可取出部分虫体,胆管残留一部分,又使用网篮取出。经过内科综合治疗后,60例患者病情有所缓解,择期行ERCP检查。ERCP显示胆管结石43例(63.2%)胆总管扩张1.2~2.0cm,胆管结石1~5枚,结石大小0.7~1.5cm,结石集中在胆总管下段,同时见胰管粗细不均匀,扩张等病变。ERCP显示17例患者无胆管结石,但是胰管粗细不匀,狭窄、扩张、扭曲,并见2例胰腺结石(3%),结石小于4mm,2例胰腺假性囊肿(3%),囊肿在4~6cm。另外,24例胰腺均呈不规则钙化(33%)。

    3讨论

 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病因复杂,Smits[3]、Cremer[4]等论述了内镜治疗的可行性和前景,充分肯定了内镜治疗的必要性。作为胰腺炎治疗方法之一,其临床价值已得到了公认。国内李兆申[5]对胰腺炎的内镜治疗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国内胰腺炎的病因大多数为胆源性胰腺炎。由于胆管结石可引起胆管下段梗阻以及胆汁返流入胰腺,加之细菌感染。后者是引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慢性胰腺炎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损害[6],胰腺实质渐进性、灶性坏死,广泛纤维化,胰泡及胰岛细胞萎缩或自体消化,胰腺管扭曲、狭窄、扩张,胰腺结石形成,或广泛钙化,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本组病例完全符合国内公认的关于胰腺炎成因的判断标准。依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化验、影像学(B超、CT、磁共振)资料,确立诊断之后,分别病情轻重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内镜ERCP、EST、EPS等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经EST、EPS治疗后,明显减轻了胆管或胰管内压,增加胰腺的血流灌注,缓解胰腺病变。本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EST后,用网篮、气囊导管、机械碎石器取出结石,尽量取干净,然后放置鼻-胆管引流,以便于冲洗胆道及复查胆管结石取出后的程度,取干净结石是避免胰腺炎复发的必要前提。如果胆管结石没清除干净,那么胰腺炎复发的可能性存在。慢性胰腺炎病因复杂,除了并发胆管结石的病人外,可能与饮酒、吸烟、进食过量脂肪类食物等因素有关。慢性胰腺炎内镜治疗包括胰管切开术、胰管引流术、胰管支架置放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等。结合病例,治疗效果较好,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状88.5%消失,7.7%减轻或缓解。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症状重,死亡率高,伴发休克、急性腹膜炎等急重症多见。一般来说,血、尿淀粉酶检测大幅度增高,超出正常值10~20倍。但少数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胰腺组织坏死严重,淀粉酶可正常[7]。因此,应迅速纠正休克,补充水、电解质、胶体蛋白,舒通微循环,控制腹痛,使用广谱抗生素、善宁、奥克、5-Fu等药物。急性重症胰腺炎适时行内镜治疗可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进行内镜下治疗应注意:(1)EST十二指肠乳头切开长度1.0~2.0cm,根据胆管结石的大小、数量来决定。能做小切开的,不做中切开;能做中切开的,不做大切开。以避免穿孔、出血,减少创伤。以凝切混合电流,指数3.0~4.5为宜。对准乳头开口11~12点位置,间歇点切。EST后可见胆汁或混浊的液体涌出。(2)胰管切开(EPS)不应拘泥切开长度,一般切开1.0~1.5cm以EPS后见到白色微混的胰液流出为准。造影确定电刀已插入胰管后,即可做EPS。但切开方向应避免1~3点位尽量选12点位。如为胆管与胰管分别开口,在确定电刀插入胰管后,可减少切开长度,一般不应小于1.0cm。(3)鼻-胆管引流术的导管可插到肝总管或左肝管,深度可达9~12cm,导管头端弯曲,防止导管脱出,引流出大量胆汁或脓汁。(4)鼻-胰管引流术的导管不可插入过深,以能引流出白色混浊的胰液为准。插管过深,病人明显感觉上腹部疼痛。一般插入4~6cm。(5)鼻-胆管引流术,可用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4~8万u冲洗,每日1~2次。可有效减轻感染,冲洗液量100~200ml。(6)在EST或EPS后,十二指肠乳头部出血,如出血量不大,可继续观察;如出血量较大,在50~200ml以上,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生理盐水100ml冲洗,达到止血和清洁视野的作用。总之,内镜治疗胰腺炎取得了良好疗效,是胰腺炎治疗的新进展,挽救了不少病人的生命,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阳春,周总光.腹腔镜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355.

    2麻树人,张宁,赵志峰,等.内镜综合治疗慢性胰腺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158-160.

    3Smits ME,Badiga SM,Rauws EA,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pancreatic stents in chronic pancreatitis.Gastrointes Endosc,1995,42:461-467.

    4Gremer M,Deriere J,Delhaye M,et al.Stenting in severe chronic pancreatitis:results of medium-term follow-up in serenty-six patients.Endoscopy,1991,23:171-176.

    5李兆申.胰腺疾病的内镜治疗.中华消化杂志,1999,19:52.

    6麻树人,张宁,赵志峰,等.内镜综合治疗慢性胰腺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158.

    7许国铭,李石.现代消化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8.

    作者单位:100012 北京,航空工业中心医院

 (编辑:若木)

作者: 孔宪忠,许晶,任立辉,李玉环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