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9期

地塞米松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当翼状胬肉向瞳孔区进展影响视力和美观时,则需要治疗。笔者采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翼状胬肉,经临床观察,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2治疗方法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患眼结膜囊,用1%的地卡因表面麻醉3次。患者取仰卧位,用1ml注射器抽取地塞米松注射液0。...

点击显示 收起

    翼状胬肉是眼科结膜变性疾患中的常见多发病,与外界因素如长期野外工作,受风沙、尘土、冷、热刺激及日光照射、紫外线辐射有关。同时结膜的慢性炎症也是诱发因素。当翼状胬肉向瞳孔区进展影响视力和美观时,则需要治疗。但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了,临床上缺少较理想方法。笔者采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翼状胬肉,经临床观察, 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 ( 46只眼 ) 翼状胬肉患者,男26例,女20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0岁,平均60岁。发病时间:最短7年,最长20年。翼状胬肉均位于鼻侧, 头部侵入角膜缘内2~4mm。

    1.2  治疗方法  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患眼结膜囊,用1%的地卡因表面麻醉3次。患者取仰卧位,用1ml注射器抽取地塞米松注射液0.2~0.5ml(5mg/ml)。开睑器开睑或左手分开患眼上、下眼睑,嘱患者向外侧方注视,从翼状胬肉体部上缘或下缘处结膜刺入至翼状胬肉颈部组织内,注入药液至翼状胬肉完全充盈。注射后涂眼膏,不包扎。间隔7~10天,根据病情,可重复注射3~5次。

    1.3  疗效标准  (1)痊愈:翼状胬肉头部及体部变白萎缩,或头端后退到角膜缘以外。(2)有效:翼状胬肉头部及体部变白萎缩,但尚存少量血管。(3)无效:翼状胬肉不萎缩,仍充血,并继续侵入角膜。

    1.4  治疗疗效  46例其中痊愈28只眼(60.87%),有效13只眼(28.26%),无效5只眼(10.87%)。有效率89.13%。随诊0.5~2年,无明显副作用, 疗效满意。

    2  讨论

    翼状胬肉是一种变性性结膜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很多,手术切除、激光、冷冻疗法、药物治疗等,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方法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但均有较高的复发率,约为5%~30%。因复发率高,不少的患者对手术存在一定顾虑。有学者研究表明,翼状胬肉的主要成分是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并由其导致相应的病变。翼状胬肉在发病过程中存在着免疫机制问题,属于I型过敏[1]。 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移动。 抑制纤维母细胞及肉芽的生成[2]。翼状胬肉经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后,使其充血显著消退,周围纤维组织萎缩,血流中断,阻止其进展。由于用药量极小,治疗简便,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明显副作用及痛苦,不失为临床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沈华敏.翼状胬肉研究现状.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0,6:354.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5.

   作者单位: 430074 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医院    

  (编辑:齐  永)

作者: 江学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