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22期

川芎嗪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65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川芎嗪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65例临床观察(pdf)【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除采取内科常规治疗外治疗组每日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120mg,每12h1次。结果治疗组33例中,平均腹痛缓解天数2.2天,而对照组32例中平均腹痛缓解......

点击显示 收起

    川芎嗪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65例临床观察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5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除采取内科常规治疗外治疗组每日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 120mg,每12h1次。两组病例均观察腹痛缓解天数、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33例中,平均腹痛缓解天数2.2天,而对照组32例中平均腹痛缓解天数为6.3天,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治疗组为102天,对照组为19.1天,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愈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8.9天及27.5天,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川芎嗪对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明显减低SAP血清淀粉酶的活性;改善急性胰腺炎微循环紊乱,减轻胰腺出血、坏死及炎症介质释放;以及抑制炎症介质的过度激活。对肺、肾、肠等重要器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及对MODS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了胰腺炎的预后。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川芎嗪;微循环;炎性介质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临床上常常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并可能因此发展为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MODS)乃至死亡,有较高病死率。如何尽早控制症状、缩短病程、促进胰腺炎的恢复一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对65 例SAP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使用川芎嗪治疗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院病例共65例,年龄20~7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48.3 岁;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均有可比性。其中胆道结石、胆道感染42例,饮酒10例,暴饮暴食6例,高脂血症2例,糖尿病3例,不明原因2例。

    1.2  SAP诊断标准  SAP患者共65例,均为2003年10月~2006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的病例。入院后经临床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影像学检查(B超、CT及MRI)等确诊,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2003年全国胰腺疾病学术大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全部病例有剧烈上腹痛及恶心、呕吐,其中出现上腹壁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者30例,中毒性肠麻痹10例,胰性腹腔积液8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例,胸腔积液4例,消化道出血4例,胰性脑病2例。患者血清淀粉酶500~3620u/L,平均1680u/L;尿淀粉酶为800~16800u/L,平均5420u/L,全部病例血白细胞>15×109/L。肝功能异常38例,低钙血症18例,高血糖症23例,行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增大,胰腺坏死、周围有积液。

    1.3  方法  所有患者收入ICU,采取内科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用洛赛克减少胃液分泌;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补充血容量[晶体+胶体(贺斯或血浆)],维持有效血液循环;联合使用抗生素(头孢三代或喹诺酮+甲硝唑);维持有效通气功能,持续鼻导管(面罩)给氧,必要时机械通气支持,保持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及全身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120mg,每12h1次。

    1.4  疗效观察  两组病例均观察腹痛缓解天数、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平均腹痛缓解天数2.2天,而对照组平均腹痛缓解天数为6.3天,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治疗组为102天,对照组为19.1天,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愈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8.9天及27.5天,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我院对SAP住院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部分病例静脉滴注川芎嗪,收到较好疗效。SAP时的微循环障碍是胰腺及胰外器官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胰腺坏死及炎症介质释放,使机体处于严重应激状态而致。此时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而造成内脏血流重新分布,引起肺、肾、肠等重要器官血流量急剧下降。且肺、肾、肠等重要器官是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的组织,随着病程的进展,由于循环血量的进一步减少以及炎症介质的过度激活,肺、肾、肠等重要器官损害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微循环障碍可能是造成肺、肾、肠等重要器官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除微循环障碍外,SAP时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可能是引起肺、肾、肠等重要器官损伤的又一重要原因。作为SAP时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的重要炎性介质PLA2 和IL-1β,IL-1β是一种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在SAP病情加重及胰腺远隔器官损害的机制中,通过促进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和聚集以及激活其他炎症介质而发挥作用。PLA2 不但通过破坏细胞的脂质细胞膜使细胞坏死而损伤组织,同时它与IL-1β均可激活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症介质而参与炎症过程所致的组织细胞损伤。此外,PLA2 还具有细胞内外信号传导作用,PLA2 的活化可诱导肿瘤坏死因子、IL-1β的产生,而IL-1β又能刺激细胞内PLA2基因表达。PLA2、IL-1β通过它们所调控的血栓素A2、血小板活化因子、内皮素-1等炎性介质而造成血管痉挛、白细胞与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加重肺、肾、肠等重要器官缺血。缺血和随之而来的再灌注损伤又可导致组织细胞损害而释放包括IL-1β在内的炎症介质,如此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和放大反应,即瀑布效应,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川芎嗪系从蒿本植物中提纯的一种生物碱单体,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抑制内皮素-1的表达与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TXA2的合成及促进PGI2和PGE1的产生,从而具有增加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改善血流状态及增加脏器血流量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及典型的钙通道阻断剂特性,后者使细胞内钙浓度维持在生理许可范围内,由此阻断细胞内钙超载这一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重要环节。胰腺微循环障碍既是启动因子,又是引起胰腺出血、坏死等严重病变的促进因子。因此,改善胰腺微循环灌流,抑制瀑布效应,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川芎嗪治疗组腹痛缓解天数、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降低。说明川芎嗪通过上述机制,可明显减低SAP血清淀粉酶的活性;改善急性胰腺炎微循环紊乱,减轻胰腺出血、坏死及炎症介质释放;以及抑制炎症介质的过度激活,对肺、肾、肠等重要器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及对MODS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了胰腺炎的预后。

   作者单位:334000 江西上饶,上饶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编辑:邓  锋)

作者: 徐秋华, 吕 璞, 丁金火, 周建东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