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4期

社区居民空腹血糖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分析866名社区居民的空腹血糖水平,了解其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空腹血糖受损率。方法使用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终点法测定社区居民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空腹血糖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但小于7。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病率以及空腹血糖受损率分别为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866名社区居民的空腹血糖水平,了解其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空腹血糖受损率。方法 使用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终点法测定社区居民空腹血糖水平。 结果 空腹血糖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但小于7.0mmol/L者43例,结果超出7.0mmol/L者62例。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病率以及空腹血糖受损率分别为5.0%和7.2 %。结论 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病率和空腹血糖受损率较高,积极进行糖尿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很有必要。

【关键词】  空腹血糖; 糖尿病; 发病率; 空腹血糖受损率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人体内葡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为机体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血液中含糖量过高。若不能及时诊治,可引发系统性损害,如冠心病、脑梗死、肾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等,严重者可致残、致死[1]。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为各国医务工作者所关注。本文对中国普通社区居民的糖尿病发病率和空腹血糖受损率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引起社区医生对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随机选择隶属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中心卫生院管理的社区居民,共866名,其中男377名,女489名,年龄3~86岁。

    1.2  方法  于清晨空腹时抽取肘静脉血约5ml,利用终点法测定866名社区居民的空腹血糖(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水平 [2] ,并记录所有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两样本构成比的比较用χ2 检验,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866名社区居民中,空腹血糖超出正常参考值但小于7.0mmol/L(空腹血糖受损)者为62例(7.2%),空腹血糖值超出7.0mmol/L者为43例(5.0%),根据糖尿病最新的诊断标准 [3] ,表明社区居民可能罹患糖尿病的比率(空腹血糖受损率)为7.2%,已患有糖尿病的比率为5.0%,见表1。表1  866名社区居民的空腹血糖水平 注:与6.11~7.00 mmol/L组相比,△P<0.05

    3  讨论

    作为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就有6人因糖尿病而死亡,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和控制,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是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本调查应用生化检测方法测定普通社区居民的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率为5.0%。这一结果高于既往报道的糖尿病的一般人群发病率(3%~4%),但尚低于文献所统计的大城市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大于6.25%) [4] 。糖尿病的发生除与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缺少运动、饮食结构等。一般而言,偏远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要低于城市,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本调查的糖尿病发病率略低于大城市的糖尿病发病率,可能与本社区的居民处在北京的远郊区,并且纳入了较多的农村人口有关。但即便如此,该发病率亦已远远高于了一般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提示作为社区医生,要重视特别是要高度重视那些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应充分利用定期体检来提高普通人群对糖尿病的知晓率,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建档管理,综合达标治疗来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

    本调查中的另一个发现是可能罹患糖尿病的比率,即空腹血糖受损率为7.2%。统计学分析表明,这一比率显著高于糖尿病的发病率。提示在普通的社区居民人群中,还有更多地倾向于发展成为糖尿病的个体。该结果强烈提示了对糖尿病进行一级预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社区医生应该在与社区居民联系紧密的这一优势前提下,利用社区居民相对固定的特点,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卫生宣教,干预糖尿病易患人群(如家族史、肥胖等)的生活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易患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的可能。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不足1%。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迅速增长,并呈年轻化趋势。为控制这一增长,社区医生不仅要积极站在糖尿病一级预防的第一线,还要提高自己的糖尿病二级预防专业水平,预防和治疗并举,以期从根本上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彩华,蔡慧农,卢珍华.糖尿病的生化机理浅释.生物学通报,2003,38(3):24.

2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1997,173.

3 廖志红,孟栋栋,翁建平,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新建议.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 :1212-1213.

4 王鲁娜.降低社区人群糖尿病发病率的研究.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5):328.


作者单位:102604 北京,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中心卫生院

作者: 王平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