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6期

经骶侧路手术治疗直肠低位炎性狭窄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经骶侧路手术治疗直肠低位炎性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2~2005年,经骶侧路手术治疗直肠低位炎性狭窄20例资料,狭窄类型包括环型狭窄、管状狭窄、线状狭窄。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其中有肛瘘并发症1例,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结论经骶侧路手术治疗直肠低位炎性狭窄,手术操作简单,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经骶侧路手术治疗直肠低位炎性狭窄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2~2005年,经骶侧路手术治疗直肠低位炎性狭窄20例资料,狭窄类型包括环型狭窄、管状狭窄、线状狭窄。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其中有肛瘘并发症1例,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结论 经骶侧路手术治疗直肠低位炎性狭窄,手术操作简单,治疗彻底。

【关键词】  骶侧路; 直肠低位炎性狭窄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operations on low inflammatory rectostenosis by transsacral lateral approach.Methods 20 patients accepted operations on low inflammatory rectostenosis by transsacral lateral approach from 1996 to 2005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ctostenosi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circular,cannular and linear.Results  All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Only one patients had a complication of anal fistula.There were no recurrent patient after 12 to 24 months follow-up.Conclusion  The operations on low inflammatory rectostenosis by transsacral lateral approach are simply and thorough.

    【Key words】  transsacral lateral approach;low inflammatory rectostenosis

    造成直肠低位炎性狭窄原因众多,传统的治疗方式是经肛门局部切除或者是选择非手术方式治疗,如不同器械反复经肛门扩张[1]。这些方式术后狭窄容易复发,给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带来极大不便。我院对多例类似患者采用经骶侧路手术治疗方法,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狭窄复发,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96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直肠低位狭窄20例,其中男18例,女2例,男女之比为9:1,年龄22~45岁,中位年龄33.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直肠肠腔变小、狭窄,个别病例肠腔仅能通过一食指,大部分患者排便时和排便后可出现肛门疼痛,肛门直肠坠胀不适,粪便排不净,同时可伴有腹痛、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等,3例患者排便次数增多,有黏液血便;8例患者出现消瘦。20例患者中,环状狭窄8例,管状狭窄9例,线状狭窄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常规直肠手术术前准备。

    1.2.2  手术方法  Jackknife体位,取骶尾关节左侧2cm处至肛门缘6时的位置,做一斜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一次暴露出直肠后壁,肛指指示狭窄直肠节段,纵行切开直肠后壁,切取疤痕组织,快速病理排除直肠肿瘤是否存在,保留直肠外膜纵向或横向彻底切除疤痕侵及的直肠各层或全层,认真止血后,横行间断逐层缝合直肠前后壁肌肉和各层组织,测直肠可通过2指距离,在直肠外放置负压引流1根,依次关闭切口;在肛门内放置卷入碘仿纱布的通气管。

    1.2.3  术后处理  禁食3天,补液,全身应用抗生素1周;保持肛门部敷料干燥。

    2  结果

    本组20例病例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情况

    3  讨论

    3.1  直肠狭窄分型  直肠狭窄可分为先天性狭窄和后天性狭窄二种,先天性狭窄本文不做讨论[2],后天性狭窄可分为[3,4]:(1)环状狭窄:病变直肠呈环状狭窄,其病变在直肠上下累及范围往往不超过2.5cm,发病原因多为直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疤痕;(2)管状狭窄:病变沿肛管直肠纵轴发生,其病变在直肠上下累及范围往往超过2.5cm,发病原因多为炎症迁延所致;(3)线状狭窄:病变直肠呈现间歇性、部分狭窄,发病多见于外伤,痔疮手术后和肠腔外肿瘤压迫等为主的三种主要原因。

    3.2  直肠狭窄诊断方法  在诊断上必须了解有无直肠狭窄,然后应明确狭窄的性质、范围和程度,如果是直肠癌术后出现的狭窄,必须做组织学病理检查已排除肿瘤的存在。直肠狭窄的检查诊断方式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则可帮助了解直肠狭窄的病变范围和程度;某些特殊类型感染如肠结核、肠阿米巴痢疾、肠血吸虫病等常需行细菌学检查、涂片和组织活检等检查方可确诊;直肠肛门B超检查、盆腔CT检查可作为诊断上重要参考项目。

    3.3  非手术治疗  对直肠狭窄中病程短、初治、病变程度轻或病变范围较小的病例可采用口服药物润肠通便后,再采用手指、气囊或金属扩肛器反复扩肛,一部分病例可缓解狭窄,但这种扩肛方法仅适用于一些直肠较低位置的狭窄,且用金属扩张器扩张狭窄肠段易造成直肠肠壁损伤,甚至导致出血、穿孔等并发症[5],这种扩肛方法要术后长期随访,定期扩肛;反之术后极易复发狭窄。

    3.4  手术治疗  采用手术治疗直肠狭窄方法繁多主要方法有:经狭窄环挂线法、经肛门狭窄纵切横缝法、肛门Y-V成形术[6]、乙型切开转移肛门成形术、直肠狭窄松解术、经腹直肠狭窄切除术。笔者所采用的经骶侧路手术治疗方法(Mason法),在充分暴露直肠狭窄的肠段后,直视下切除全部疤痕,又防止了手术后狭窄的复发,从肿瘤学的角度分析由于术中采用快速病理检查一方面排除了肿瘤所致的狭窄,同时由于彻底切除了直肠炎性瘢痕刺激,就降低了肿瘤的发生隐患;这种手术方法由于手术操作简单,治疗彻底,术后全身一般状况恢复快,术后无1例直肠狭窄复发。

【参考文献】
  1 方基兴,吴春晓.直肠肛管狭窄切开Y-V成形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0,10(11):597.

2 罗享卿,史海安,袁观宏,等.小儿肛门直肠狭窄再手术.中国肛肠病杂志,1999,19(8):16.

3 宫莉,芮有臣.肛门直肠良性狭窄外科治疗体会.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26(2):113.

4 Stephen FD,Smith ED.Class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anorectal anomalties.Pediatr Surg lnt,1986,1:200-205.

5 王岐宏,郑珊,肖观民.小儿直肠肛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4,3(4):251.

6 Currarino G,Coln D, Vottecer T. Triad of annorectal, sacral and presacral anomalies.AJR,1981,137:395-398.


作者单位:200135 上海,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外科

作者: 李军, 刘江齐, 蔡晓燕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