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10期

提壶揭盖法在癃闭证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提壶揭盖法在临床治疗上,因肺肾气虚,导致小便不畅或不通而成癃闭证时,除应用利水渗湿或导尿剂之外,适当地用一些补肾敛肺之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习惯上,把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提壶揭盖法。由于在基层医院工作,二十多年来,笔者以提壶揭盖法为原则,应用中药滋肾通关丸加味,或针刺中极、三阴......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提壶揭盖法

  在临床治疗上,因肺肾气虚,导致小便不畅或不通而成癃闭证时,除应用利水渗湿或导尿剂之外,适当地用一些补肾敛肺之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习惯上,把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提壶揭盖”法。本文就此法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由于在基层医院工作,二十多年来,笔者以“提壶揭盖”法为原则,应用中药滋肾通关丸加味,或针刺中极、三阴交配肾俞、膀胱俞、太渊等穴位,治疗25例癃闭证及水肿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25例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5岁。以小便不畅或不通而辨证为癃闭证者15例(其中包括8例经西医检查确诊为前列腺肥大或增生者),10例为水肿证属肺肾气虚,湿热蕴结于下焦者。2  治疗方法及疗程

    对年老体虚和不能耐受针刺治疗者,用滋肾通关丸加味治疗,对年轻体壮者用针刺中极、三阴交配肾俞、膀胱俞和太渊穴,3天为1个疗程,3~5个疗程后均有满意疗效。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自觉症状消失,B超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者;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停止治疗后有复发者;有效:自觉症状减轻者。

    3.2  结果  25例中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经1剂中药或1次针刺后显效者10例,1个疗程后获显效者15例(包括治愈),3个疗程获效者18例;5个疗程后有效者23例,总有效率92%。4  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女,71岁。以“半月来小便不利”为主诉,经西医检查,X线、B超均未能确定诊断,给中西药、利尿剂及导尿,均未见显效。就诊时,患者腹部明显肿胀,气喘少食,大便2~3日1次,干结,小便点滴不出,神志不清,循衣摸床,经四诊合参,辨为肺气不宣湿热蕴结下焦,用“提壶揭盖”之法,给予滋肾通关丸加味,处方:黄芪15g,黄柏12g,肉桂9g,麻黄6g,五味子6g。2剂水煎服。

    1剂后,当晚后半夜排出大量黑色稀便,内有干燥粪块,颜面及腹部肿胀明显减轻,2剂服完后,自觉症状消失,小便通畅,遵上方继服3剂,患者神志清醒,身体恢复健康,就连十多年的喘咳之症,也意外治愈。

    注:本例患者是笔者的祖母,就诊时因病情太重,家人和亲友已将后事准备好了。经治疗后,身体健康状况明显好了起来,原来每到冬季,喘咳吐痰症状较重,十分痛苦。此次病愈后,喘咳未再发作,直到83岁去世。疗效出人意料。

    病例2:患者,女,26岁。产后3天,小便不通,腹胀难忍。妇产科请笔者去会诊,给予针刺中极、三阴交,配肾俞、膀胱俞、太渊,单侧重刺激,10min后,小便即通。5  讨论

    中医理论,来源于医疗实践,常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提壶揭盖”法,用现代科学来说,也有其可靠的基础。

    中医认为,肺为气之主,主肃降,为水之上源;肾为气之根,主摄纳,主司二便;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唉;膀胱与肾互为表里。因肺肾气虚,致膀胱气化不足,故小便点滴、不畅或不通而成癃闭。历代医学在治疗时,以中药治疗为主,以收“提壶揭盖”之效,用针刺取效,尚不曾见到。而此法既有理论基础,又符合科学道理,所以,只要辨证明确,措施得法,无论是用药,还是用针刺,都可以起到宣肺益肾、通利小便之目的,方中用麻黄少量即有此意,而针刺太渊,是“虚者补其母”之法,肺气虚时,取其母穴太渊用补法,以收“提壶揭盖”之效。

    (编辑:邓  锋)


作者单位:无

作者: 独立忠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