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5期

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相关计算问题的探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相关计算问题: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水提醇沉法加醇量、栓剂置换价问题、注射剂中调节等渗问题、中药片重及丸剂起模用粉量的计算问题、药剂有效期及半衰期问题等涉及的计算,分析了各类计算应把握的关键及实质,并用具体问题给予示例。【关键词】中药药剂教学......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相关计算问题: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水提醇沉法加醇量、栓剂置换价问题、注射剂中调节等渗问题、中药片重及丸剂起模用粉量的计算问题、药剂有效期及半衰期问题等涉及的计算,分析了各类计算应把握的关键及实质,并用具体问题给予示例。给药学人员学习及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中药药剂 教学 计算问题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各类专业教学的主干课程,密切结合生产实践和医疗实践,是结合中医与中药的桥梁与纽带,是一门综合应用的技术学科。教学中涉及的计算问题较多,并且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从事药学专业必须掌握的要点知识,也已成为本专业各类考试,尤其是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的亮点内容。

    本课程中重点的计算内容主要有: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水提醇沉法加醇量、栓剂置换价问题、注射剂中调节等渗问题、中药片重及丸剂起模用粉量的计算问题、药剂有效期及半衰期问题等,这些内容的讲解时均涉及了计算。本文就上面这些问题谈一下解题时如何分析及关键环节,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1  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的计算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较大且结构同时具有亲水基与疏水基两种性质不同的基团。这种特性使其在药剂制备中应用广泛,可作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发泡剂与消泡剂等。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以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来决定选用种类,通常为了更好地满足药剂的制备,多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种类混合使用,效果更好,尤其是制备乳浊液时。要正确计算各组分中的量必须熟记公式:HLB混=(Wa×HLBa+Wb×HLBb)/(Wa+Wb),式中HLBa、HLBb分别是a、b两种乳化剂的原有的HLB值,Wa、Wb分别是二者的重量。两种以上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时计算方法与上相似,即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各自的HLB值与其重量乘积的和再除以各自的重量和。

    例:取3g司盘-80(HLB=4.3)与1g吐温-80(HLB=15.0)混合,求混合物的HLB值?

    解:HLBab=(Wa×HLBa+Wb×HLBb)/(Wa+Wb)

     =(4.3×3+15.0×1)/(3+1)

    ≈7

    答:混合物的HLB值约为7。

    例:取乳化剂OP(HLB=15.0)40%与司盘-80(HLB=4.3)60%相混合,求混合物的HLB值?

    解:HLBab=(Wa×HLBa+Wb×HLBb)/(Wa+Wb)

     =(15.0×0.4+4.3×0.6)/(0.4+0.6)

     =8.58

     答:混合物的HLB值为8.58。

    2  水提醇沉法中加醇量的计算

    水提醇沉法是先以水为溶剂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除去杂质的方法。此方法在中药制剂生产中较为常用。操作时常根据药物成分的性质决定最终需调整乙醇的浓度,并且必须把需加入高浓度的乙醇的量计算好,然后采用“慢加快搅”,冷藏静置沉淀杂质。解此类问题关键是利用“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的原则,此时溶质是以乙醇为准。

    例:现有中药水煎浓缩液1000ml,用欲调整其含醇量达到75%,问需加95%的乙醇多少?

    解:设需加95%的乙醇为x ml

    则95%·x=(1000+ x)·75%

    X=75×1000/(95-75)

    x=3750

    答:需加入95%的乙醇3750ml,可以达到要求。

    3  栓剂的置换价中的计算

    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即f=药物重量/同体积基质重量=药物的密度/基质的密度。准确理解此概念,在栓剂实际生产中能准确地计算所用基质与药物的量,以保证投料的准确,保证药剂的质量。解决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置换价的含义,即加入栓剂中的药物相当于基质的量,加入的药物可以置换出多少基质。

    例:制备含鞣酸栓剂100粒,每粒含鞣酸0.2g,模孔重量为2.0g(可可豆油基质),鞣酸对可可豆油的置换价为1.6,求鞣酸与可可豆油的理论用量各是多少?

    解:第一种方法:由鞣酸对可可豆油的置换价为1.6,即f=1.6

     药物重量:0.2×100=20g

     则鞣酸可置换可可豆油:20/1.6=12.5g

     需可可豆油的量:2×100-12.5=187.5g

    第二种方法:先求出一粒此栓剂中需加入鞣酸和可可豆油的量

     0.2/1.6=0.125g  2-0.125=1.875g

     则所需鞣酸与可可豆油的量为:

     0.125×100=12.5g  1.875×100=187.5g

     答:制备此栓剂需加鞣酸12.5g,可可豆油187.5g。

    4  注射剂关于调节等渗的计算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高,除无菌、无热原、pH值、澄明度、安全性、稳定性等,还要求有一定的渗透压,特别是供静脉、脊椎腔注射,其渗透压应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相近。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与5%葡萄糖溶液均为等渗液。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等渗调节剂有氯化钠和葡萄糖等。通常调节等渗的方法主要有冰点减低法与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4.1  冰点降低法  冰点是指溶液结冰时温度,如纯净水为0℃。在稀溶液中混入了不同成分的物质,由于质子间的相互影响,而使其冰点下降。用此法解题必须理解以下几点:(1)人体血浆的冰点为-0.52℃,等渗溶液冰点降低均为-0.52℃;(2)物质冰点下降值与其在溶液中的浓度成正比例;(3)同一稀溶液中,不同物质冰点下降值具有加和性;(4)应明确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牢记1%氯化钠的冰点下降值为b=-0.58℃。

    例:欲配置2%(g/ml)盐酸普鲁卡因溶液200ml,需加入氯化钠多少克才能调整为等渗溶液?(b盐酸普鲁卡因=0.12℃   b氯化钠=0.58℃)

    解:设调整为等渗溶液需氯化钠的浓度为x%

    因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下降值为0.12℃

     故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下降值为:0.12×2=0.24℃

     则:1%︰0.58=x%︰(0.52-0.24)

     X%=(0.52-0.24)/0.58

     X%=0.48%

     所以此溶液中加入氯化钠的量为:200×0.48%=0.96(g)

    答:需加入氯化钠的量为0.96g。

    另外在以上基础上,求两种以上物质混合物的冰点值可灵活运用公式:

    W=[0.52-(a1+a2+……)]/b

    公式中a1、a2……分别代表已加入物质各自的冰点降低值,必须先求出各自在溶液中的浓度;b代表用来调整成为等渗溶液所用的物质的1%冰点下降值;W则指配置100ml这种溶液需加入b物质的量。如果配置200ml、1000ml等,必须给W×2、W×10,即应给W乘以相应的系数,结果才准确。

    4.2  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1g某物质产生渗透效应与氯化钠相当的量。用E表示。解此类问题必须抓以下几点:(1)溶液中已加入各物质相当于氯化钠的量,且具有加和性;(2)以0.9%的氯化钠溶液为基准,可求出溶液中单是氯化钠时需加的量;(3)最后用溶液中单加氯化钠的量减去已经相当氯化钠的量,即为补加的氯化钠的量。

    例:已知配制注射剂300ml,硫酸阿托品的浓度为3%,盐酸吗啡的浓度为2.0%,问需加氯化钠多少克才能使之成为等渗溶液?(E硫酸阿托品=0.13  E盐酸吗啡=0.15)

    解:(1)溶液中硫酸阿托品相当于氯化钠的量为

    300×1%×0.13=0.39g

     溶液中盐酸吗啡相当于氯化钠的量为

     300×2%×0.15=0.90g

     (2)需补加氯化钠的量为

     300×0.9%-(0.39+0.90)=1.41(g)

    答:需加入氯化钠1.41g才可成为等渗溶液。

    5  药剂的有效期问题

    药物制剂的有效期是指制剂中主药浓度下降10%时所需的时间,其半衰期是指制剂中主药浓度下降50%时所需的时间。在实际生产中药剂的有效期是衡量药品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药品管理法》规定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属于劣药,不能销售。研制开发新产品常需对药物的有效期进行测定。解此类问题关键一般必须先求出常温下此药剂的反应速度常数K,熟记一级反应公式:㏑C=-Kt/2.303+㏑CO、T0.9=0.105/K、T0.5=0.693/K。具体例子可以查阅有关习题。

    6  其他

    6.1  关于中药丸剂(水丸)的起模用粉量的计算:(1)经验法:约取总药粉量的3%~5%;(2)经验比例法;(3)公式法:C:P=D:X,其中C为100粒此药品标准丸子的重量,P为100粒此丸的起模用粉量(一般以0.625g),D为此药粉总量,X则为计算取用的起模用粉量。

    6.2  关于中药片重的计算  片重等于颗粒的总重量除以总片数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中药浸膏片剂的片重计算时,应理解:颗粒总重量=药材总量×收膏率(%)×膏中含总固体量(%)+原粉量+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量。

    总上把中药药剂教学中主要的计算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把握的要点及技巧。遇到不同类的计算,用相应的方法,认真思考,灵活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只要熟练掌握,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也会游刃有余。

    (编辑:齐  永)

 


作者单位:714000 陕西渭南,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 刘丽宁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