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7期

五维甘草那敏抗过敏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五维甘草那敏胶囊(国药准字H52020605)中西药结合抗过敏的实验和临床效果。方法观察五维甘草那敏胶囊对实验动物的离体组织抗组胺作用及长毒试验以及临床观察对光敏皮炎疗效。结果实验及临床初步研究提示此中西医结合方有较好抗过敏作用。结论五维甘草胶囊有较好的抗敏实验和临床效果,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五维甘草那敏胶囊(国药准字H52020605)中西药结合抗过敏的实验和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五维甘草那敏胶囊对实验动物的离体组织抗组胺作用及长毒试验以及临床观察对光敏皮炎疗效。结果 实验及临床初步研究提示此中西医结合方有较好抗过敏作用。结论 五维甘草胶囊有较好的抗敏实验和临床效果,且较安全

【关键词】  五维甜素 甘草次酸 氯苯那敏 光敏皮炎

  笔者曾先后应用国药准字H52020605五维甘草那敏(以下简称WWGN)进行实验和临床研究,确认此药具有明显抗组胺作用且临床应用安全。现将研究结果简介绍下。

    1  五维甘草那敏胶囊抗组胺试验

    1.1  对大鼠皮肤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取大鼠40只(合格证号北京动管质字1994),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按体重及性别随机分4组:空白对照组(NS)、阳性对照组(强的松)、五维甘草那敏胶囊Ⅰ组(450mg/kg)及五维甘草那敏胶囊Ⅱ组(225mg/kg)。按1.5ml/100g体重灌胃给药或用NS(生理盐水)对照,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1h,给大鼠腹部去毛部位皮内注射0.1%组胺溶液0.1ml/只,随即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生理盐水1ml/100g体重,30min处死动物,测定兰斑面积,然后剪成碎片放入7:3丙酮生理盐水中浸泡48h,以3000rpm离心5min,用721分光光计(590μm)比色。记录光密度值(OD)。实验结果表明五维甘草那敏胶囊有明显抑制组胺引起皮肤血管扩张作用。

    1.2  对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的影响  取豚鼠10只[合格证号北京动管质字(1994473号)],体重280~350g,雌雄兼有,处死豚鼠后,取回肠放入冷NS液中,离体回肠平滑肌实验按文献[2],回肠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另一端固定于通气沟上,用生理多道仪记录回肠平滑肌的运动。首先记录回肠正常运动,待平稳后加入0.1%组胺0.3ml入麦氏浴管内(管内合氏液20ml,每1ml溶液含组胺15μg),回肠平滑肌产生强直性收缩,当回缩达峰时加入1.5%五维甘草那敏胶囊药液0.1ml,此时回肠很快松弛,恢复原状,在加入等量组胺肠肌无反应。用合氏液冲洗3次后。再给同量组胺还能引起回肠平滑肌强直性收缩,这时给五维甘草那敏胶囊药液。肠肌亦迅速松弛。实验用10个标本,结果均相同。

    1.3  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影响  同上取豚鼠10只,雌雄兼有,处死动物后,取出气管放入冷乐氏液内,剪成螺旋条,然后按(二项)实验方法进行,不同之处是麦氏浴管内营养液是乐氏液。先记录气管条正常活动后,再向麦氏浴槽内注入0.1%组胺0.3ml,引起气管条缓慢收缩,达峰后加入1.5%五维甘草那敏胶囊药液0.6ml,能对抗其部分收缩作用(达31.4%)。此时再加入同量本药则支气管平滑肌不再呈乱收缩作用。冲洗后气管对组胺仍有反应,实验用10个标本,结果均相同。

    1.4  止痒作用  取同上豚鼠30只,雌雄兼有,体重260~340g,按体重及性别随机分3组:空白对照组(NS组)、五维甘草那敏胶囊Ⅰ组(450mg/kg)及五维甘草那敏胶囊Ⅱ组(225mg/kg),灌胃给药或NS,每天1次,连续4天,末次给药30min后,用粗砂纸擦伤右后足背剃毛处,面积1cm2,再开始在创面处滴0.01%组织胺0.05ml/只,此后每隔3min依0.02%、0.03%、0.04%……递增浓度。每次均为0.05ml/只。直至出现豚鼠回头舔后足,以最后出现回头舔后足时所给予的组胺总量为致痒阈。记录并比较各组的致痒阈,试验结果表明,五维甘草那敏胶囊能明显提高豚鼠对组胺的致痒阈。

    2  五维甘草那敏胶囊长期毒性试验

    2.1  试验目的  观察大鼠长期连续灌胃(ig)给药,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及其严重程度,提供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及其损伤的可逆性,观察可能出现的迟发性不良反应,确定无毒性作用的剂量,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2.2  试验用药品和动物  五维甘草那敏胶囊由贵州泛德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批号:990526。实验用SD大鼠,体重130~150g,合格证为北京动管质字(1994)第065号。

    2.3  试验方法  先将动物放在实验室饲养观察1周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笼饲养2~3只。药物拌在饲料中进食。给药1组1350mg/(kg·d),给药2组675mg/(kg·d),相当于人(50kg计)一天用量的50倍和25倍。另设一个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后,杀剖一半动物检查各项指标,停药2周后再杀剖另一半动物检查各项指标。

    2.4  实验结果

    2.4.1  动物一般状况  给药4周和停药2周期间各组大鼠均无异常表现,毛发光滑、行为活泼、饮食如常。

    2.4.2  生长发育试验期间各组大鼠体重持续增长,二个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4.3  血象检查  各组大鼠血象7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4  生化指标结果  各组大鼠4项(ALT、AST、AKP、NPN)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5  脏器系数结果  二个药组大鼠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4.6  病理检查  大体观察,各组均有2、3只动物肺脏局部有淤血现象,其他器官未见病变,取对照组与大剂量组大鼠脏器进行组织切片显微镜检查。二组大鼠各器官均未发现明显病变,未见与药物有关的病理损伤。

    3  临床治疗光敏皮炎

    3.1  临床资料  所有入选病例均为确诊为光敏皮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WWGN治疗和氯喹治疗对照组。治疗组89例中男11例(占12.4%),女78例(占89.6%);年龄12~46岁,其中30岁以内64例(占71.9%),室内工作者74例(占83.1%)。对照组78例中男14例(占17.9%),女64例(占82.1%);年龄12~49岁,其中30岁以内的58例(占74.4%)。两组患者都有2年以上光敏史。皮损好发于面颊、前额、耳廓、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密集的红色丘疹、斑丘疹、丘疱疹及大小不等的水肿性红斑,部分患者的面部伴有细微的鳞屑,有灼热及痒疼感,日光照射后加重。

    3.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五维甘草那敏口服,每次0.45g,每日3次,15天为1个疗程,连用30天评定结果。对照组给氯喹口服,每次0.125g,每日2次,连用30天评定结果。在治疗期间两组均不并用任何其他药物。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肝功能。

    3.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皮损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2个月无复发。显效:皮损消失,70%仍有轻度瘙痒。有效:皮损消失,仅30%瘙痒减轻。无效:皮损消失<20%,瘙痒无明显减轻。

    3.4  治疗结果  治疗组89例,治愈64例(占71.9%),显效15例(占16.9%),有效8例(占9%),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为97.8%,无效2例(占2.2%)。对照组78例,治愈19例(占24.4%),显效36例(占46.2%),有效13例(占16.7%),总有效率87.3%,无效10例(占12.8%)。表1  两组治疗结果对比

    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6.969,P<0.01)。五维甘草那敏治疗组见效时间最短12天,最长40天,治愈时间最快40天,最慢80天,首先出现效果的部位为颈部及手背,面部次之。有16例(18%)用药2天灼热及瘙痒感明显减轻。对照组见效时间最短48天,最长86天。治愈时间最快16天,最慢50天。

    3.5  不良反应  五维甘草那敏治疗组有14例(占15.7%),用药后有轻度口干和嗜睡现象,但并未终止治疗,其余无明显不适,治疗后血、尿常规,血糖及肝功能检查无变化。对照组有16例(20.5%)患者用药后有轻度上腹部不适及食欲不振。2例(2.6%)患者转氨酶升高,停药20天后恢复正常。

    4  讨论

  光敏皮炎是由波长290~320nm的UVB过度照射后,使人体局部皮肤发生的光毒或光敏反应,我们在使用五维甘草那敏治疗光敏皮炎89例中发现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五维甘草那敏是一种有多种药理活性的药物,其中含有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甘草皂甙、烟酰胺、泛酸钙及多种B族维生素等,具有较强的抗过敏、抗炎等作用,使用五维甘草那敏治疗光敏皮炎见效快,有效率高,副作用小,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3,4]。五维甘草那敏经豚鼠、大鼠、狗等体内外试验证明其确有明显抗组胺及抗炎作用,而且比较安全。本组临床治疗慢性光敏皮炎89例,确具疗效,有效率达97.8%,值得进一步研究[5~7]。

    (致谢:本文承夏炳南、李淑芳教授协助,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备,2005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35-736;308-309.

2 徐叔云,吴绍熙,郭宁如,等.药理试验方法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07-1418.

3 吴绍熙,郭宁如.甘草甜素治疗进行期销屑病初探.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23(1):9.

4 Tillement JP.A low distribution volume as a determinant of efficacy and safety for histamnie(H1) antagonist,Allergy,1995,50:12-16.

5 Purohit A,Melac M,Pauti G,et al.Twenty-four-hour activity and consistency of activity of levocetrizine and desloratadine in the skin.Br J Clin Pharmacol,2003,56:388-394.

6 Wedi B,Novacovic V,Koemer M.Chronic urticaria serum induces histamine release,leucotriene production,and basophil CD63 surface expression-inhibitory effects of anti-inflammatory drugs.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0,105:552-560.


作者单位:476100 河南商丘,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者: 杨新敬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