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10期

小儿手术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小儿手术麻醉并发症随着小儿外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医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小儿在解剖、生理和病理等方面有其特殊性,这就需要从事小儿麻醉的专业人员熟练掌握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选择相应的麻醉方法,使患儿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下面就小儿手术麻......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小儿 手术麻醉 并发症

随着小儿外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医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小儿在解剖、生理和病理等方面有其特殊性,这就需要从事小儿麻醉的专业人员熟练掌握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选择相应的麻醉方法,使患儿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下面就小儿手术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作一总结。

  1  小儿麻醉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1  术前准备不足  考虑强调急诊手术,而忽视术前准备,麻醉医师术前看病人过于粗心。

    1.2  麻醉器械准备不足  小儿的麻醉器械准备不足或不适用于小儿,必备的所用物品未备齐全在旁,急用时忙乱查找,延误了病情的及时处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1.3  对小儿的生理特点了解不够  麻醉期间观察不仔细,小儿麻醉期间机体变化很快,如呼吸抑制、心率改变、血压下降、体温过高或过低等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势必酿成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4  输血补液不合理  输血补液不及时或不足致血容量不足,发生休克、少尿等。补液过多或过快则致心衰、肺水肿等。

    1.5  胃内容物返流与误吸  此是小儿麻醉期间死亡的常见原因,如饱食、梗阻等,腹部手术更易发生。过大放宽麻醉指征应引起高度重视。

  2  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呼吸系统并发症常见,主要有:(1)呼吸抑制、气道阻塞及氧供不足。处理:清除分泌物,辅助呼吸及增加氧供。(2)喉痉挛,多因浅麻醉下局部刺激(机械性或分泌物)所致。严重者给与面罩加压供氧辅助呼吸,如无效,气管插管。支气管痉挛时有喘鸣音,试用阿托品、氨茶碱或地塞米松静注,未改善,用琥珀胆碱。(3)拔管喉痉挛。小儿全麻后拔管时常会出现一过性喉痉挛,拔管前应保持充分氧合,拔管时应备好再插管的器械。对那些看起来不正常或有综合征或有缺陷者,均应考虑有气道异常可能。对任何有怀疑者,均以困难插管者对待。包括要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正确判断插管的难易度等等。困难插管者在拔管时要特别加以小心,不要急于拔管,拔管时须医生在场并备抢救器材。Shaw等观察分析了120例1岁以下婴儿全麻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现麻醉诱导过程中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与低体重儿有关,有时需使用琥珀胆碱。而拔管期间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则与低体重儿和出生时孕期有关。即低体重儿和早产儿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30%~40%患儿在麻醉诱导和拔管时氧饱和度降低,SpO2降至94%,甚至更低。术前给与阿托品可使呼吸道并发症大大降低。Asai等对1005例择期手术病人所作的调查表明,麻醉诱导期间呼吸道并发症为4.6%,常见的并发症有咳嗽(1.5%),面罩给氧困难(1.4%), 插管困难(0.8%)。拔管即刻并发症占12.6%, 主要表现为咳嗽(6.6%), 氧饱和度降低(SpO2<94%,2.4%)。恢复室内呼吸系统并发症占9.5%, 主要表现为气道梗阻(3.8%), 咳嗽(3.1%)。拔管过程中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气管插管时。

  3  循环系统的并发症

    循环系统并发症较呼吸系统较少见。表现为:(1)婴儿应用阿托品后心率可增快达180次/min,无不良后果。(2)心动过缓在小儿麻醉时提示有危险性因素,如低氧血症、迷走神经刺激或心肌抑制。小儿对缺氧、失血等代偿差,如未及时治疗,可致心跳骤停—最严重并发症。(3)心跳骤停应立即停止麻醉,胸外挤压,静注肾上腺素,气管插管,纯氧过度通气。

   4  与麻醉技术相关的并发症

    (1)全麻:很多麻醉医生愿意施行全身麻醉,尤其对于那些存在高风险的患儿。儿童全麻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气道的建立和维持气道通畅,以及拔管和麻醉恢复期间。(2)与神经肌肉阻滞剂相关的并发症:与神经肌肉阻滞剂相关的最严重而又难于认识的并发症之一是过敏反应。麻醉状态下的过敏反应难于辨认。过敏反应最常见的表现是心动过速继而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另外,呼吸系统也可能是过敏反应涉及的惟一系统,表现为顺应性降低和氧合减低。有可能被误诊为气管导管阻塞、循环问题或机械问题。治疗主要是肾上腺素5~10μg/kg起始,根据需要增加剂量以维持血压的稳定、减轻支气管痉挛。必要时可能需要大剂量的肾上腺素。(3)是否插管潜在的并发症:小儿短小手术(30min以下)是否需要气管插管对于有经验的麻醉医生通过面罩或喉罩管理气道毫无困难,而对于缺乏经验的麻醉医生来说则不然。因此,多数麻醉医生在为6个月以下的婴儿施行麻醉时,除短小手术或5~10min的检查以外,多选择气管插管。年长儿气道管理相对容易一些。对于困难气道的小儿,喉罩已被证明是一种维持气道通畅有效方法。(4)拔管时间与术后通气:避免过早拔管。对于小儿来说,多数麻醉并发症与拔管时间问题有关。过早拔管可能导致气道梗阻、低氧血症、肺水肿、心动过缓和苏醒延迟。避免出现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等小儿保护性气道反射恢复、肌张力恢复满意、神志清醒后拔管。应注意:①拔管前充分准备各种能有效通气装置以及必要时再插管的可能;②小儿完全清醒时拔管(如有必要,可在深麻醉下拔管);③浅麻醉下拔管应避免咳嗽和气管导管对气管的过度刺激;④小儿是否有足够的“清醒”可以拔管,主要观察病儿能否主动呼吸、张嘴、肢体的活动和呛咳后自主呼吸的恢复;⑤苏醒期尽量少刺激病儿,以最大限度减少咳嗽和导管的刺激。完成拔管前应保留所有应有的监测。下列病儿应完全清醒后拔管:①所有插管困难的病儿;②所有外科急症病儿,这些病儿在麻醉恢复期易发生呕吐返流;③所有婴儿。困难气道的病儿的拔管: ①拔管前应允许准备各种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做好重新插管的准备;②可做试验性拔管,如允许先在管腔内置一根导管以备重新插管;③对这类患儿均应在完全清醒、确定气道无肿胀后才能拔管;④拔管前应用皮质类固醇以减少喘鸣的发生;⑤拔管后给予吸入湿化氧气。 手术过程中复合局部或区域麻醉可使肌松剂用量最小化,这样术后气道反射尽早恢复,拔管时间缩短。(5)区域麻醉并发症:主要指硬膜外(骶管)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小儿最常用的区域麻醉方法之一是骶管硬膜外麻醉,新生儿硬膜囊终止部位较低,在S3水平,年长儿和成人往往在S1水平,穿刺进针稍深则容易损伤硬膜。小儿骶骨板非常柔软,穿刺时穿刺针很容易穿透骨质进入骨髓腔。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可以选择使用短斜面的针头,并通过注水试验证实针头位置正确,位于骶管硬膜外腔内。小儿硬膜外麻醉还可能出现一个罕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那就是在用空气进行阻力消失试验时形成静脉气栓。笔者倾向于使用生理盐水或局麻药进行阻力消失试验,以避免气栓形成。另一个并发症是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持续镇痛时有可能局麻药或阿片类药物超量。蛛网膜下腔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是另一种区域麻醉方法。小儿有其特点,与成人相比,小儿蛛网膜下腔麻醉需较大剂量局麻药,且持续时间较短。例如:小儿丁卡因用量为0.5mg/kg,作用时间为60min左右,成人相同剂量则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小儿蛛网膜下腔麻醉的问题之一是持续时间短,术中可能需要加静脉镇静药,对于早产儿则有可能导致术后呼吸抑制。另一个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并发症是阻滞平面过高,小儿阻滞平面过高不会出现明显的心血管改变,年长儿和成人麻醉平面过高或全脊麻时,可表现出血压下降,而婴幼儿往往没有表现出血压下降。全脊麻时除患儿双下肢不能运动外,最先表现的体征是氧饱和度下降,因此麻醉医生要注意观察。婴幼儿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放置电灼负极板时应注意体位变动对麻醉平面的影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上并发症强调无论区域麻醉或是全麻,密切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淄博市淄川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