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9年第9卷第5期

脑震荡早期血清中一氧化氮浓度与脑血流变化关系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测定脑震荡患者各期血清中一氧化氮(NO)浓度含量,探讨NO与脑血流变化关系、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2例脑震荡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NO浓度,同时应用彩色三维多普勒(3D-TCD)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Vm),并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震荡低灌扩张期、脑......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测定脑震荡患者各期血清中一氧化氮(NO)浓度含量,探讨NO与脑血流变化关系、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2例脑震荡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NO浓度,同时应用彩色三维多普勒(3D-TCD)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Vm),并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震荡低灌扩张期、脑血管痉挛期血清中NO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在恢复期则呈回落趋势(P>0.05),其变化规律同3D-TCD检测脑血流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血清中NO含量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提示脑震荡伤情程度越重,对脑缺血和脑继发性损伤影响越大。

【关键词】  脑震荡;一氧化氮;脑血流

近年研究证实,脑震荡伤后有脑血流变化,并产生脑血管痉挛改变[1~3]。一氧化氮(NO)则是血管内皮细胞衍化的具有调节血管张力,维持脑血流稳定的舒张因子。为了探讨NO在脑震荡伤不同时期浓度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治和判定预后提供客观依据,笔者从2000年2月—10月对62例脑震荡伤患者血浆浓度进行测定,同时,应用彩色经颅三维多普勒(3D-TCD) 对脑血流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探讨临床意义,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选择  62例脑震荡均为我院急诊科和住院治疗患者,诊断标准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4]。检测前均行颅脑CT,颅脑摄片,结果全部阴性,并进行连续运动、感觉、反射等物理检查,生命体征正常。本组62例脑震荡,其中男45例,女17例,平均年龄39±19岁。正常对照组42例,均来自门诊健康体检者,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28±9岁。

    1.2  检查方法  根据脑震荡伤后脑血流变化规律[2],分别于伤后12h以内(低灌扩张期),2~6天(脑血管痉挛期)和7天以后(恢复期)空腹抽取静脉血3.0ml,置于干燥试管中,离心(3000r/min,10min)分离出血清放在-20℃冰箱中密封保存。NO试剂盒(单一试剂法)由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微生物研究室提供。NO被氧化成NO2后,与显色剂反应,生成粉红色产物,其颜色深浅与NO量成正比,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按说明书要求做。在贝克曼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按以下分析参数测定NO的浓度,反应名称:NO,反应类型:ENDPOINT2、单位:μmol/L,小数×.××,反应方向:POSITIVE,计算常数:0,Math  Model:linear,主波长:560nm,次波长:650nm,校正液:2,试剂:B:200μl,样本:20μl,试剂空白读数时间:60~90s,反应读数时间:570~600s。抽血后当天应用德国产3D--TCD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平均峰流速度(Vm)。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配对比较采用u检验

    2  结果

    2.1  脑震荡伤后12h(低灌扩张期)血清中NO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呈上升趋势,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2~6天(脑血管痉挛期)达到高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7天以后则呈回落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震荡各期与对照组血清NO浓度比较,见表1。表1  脑震荡各期与对照组血清NO浓度比较      

    2.2  正常人3D-TCD,MCAVm65.5±8.8/cm,BAVm44.3±4.1/cm 。脑震荡脑血流低灌扩张期3D-TCD表现为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较对照组参数缓慢,频谱平坦。脑血管痉挛期表现为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明显增快,收缩期峰流速度较正常人参数明显增高。脑血流恢复期表现为舒张末期峰流速度逐渐回落。脑震荡各期与对照组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比较,见表2。 表2  脑震荡与对照组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3  讨论

  NO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它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生理过程,在血管调节、神经传递、炎症损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和依赖性收缩因子二者功能的动态平衡对维持正常血管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一方面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定量的内皮素(ET)而ET又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NO来对抗ET的血管收缩反应,NO和ET的协调释放维持了血管舒缩因子的平衡,达到保持脑血流量在生理水平[6]。当暴力作用到脑部后,引起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调,造成脑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损伤,初期在NO合成酶cNOS(结构型)作用下,内皮细胞持续生理量NO的释放,发挥其扩张血管作用。NO测定结果,同上述解释相符合,伤后12h内NO较正常对照组浓度含量有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3D-TCD检测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也较正常对照组低,这就说明此时脑血管仍处于低灌扩张状态。随着脑血流量灌注不足,进一步加重损伤。局部区域因交感兴奋,血管活性物质如5-HT、ET、神经肽等逐渐增加,致使iNOS(诱生型)产生的中晚期巨噬细胞型NO(具有血管痉挛作用)量多于结构型NO,使血管痉挛逐渐加重,从表1、2可以看出脑震荡脑血管痉挛期NO明显高出正常对照组(P<0.01),因此,3D-TCD检测脑血流峰流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反映出脑震荡引起脑血管痉挛给脑造成缺血改变的严重程度,对进一步研究脑震荡伤后产生临床症状可逆性与判定预后和残留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从表1、表2结果对照分析,脑震荡伤后脑血流变化基本上遵循低灌扩张-痉挛缺血-逐渐回落的规律,而血清中的NO浓度含量也是随着这一规律变化而变化,与脑血流变化呈正相关。进一步印证了脑震荡患者检测临床作用意义。本组检测NO浓度结果还可以说明当血清中NO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反映的脑震荡伤情程度越重,对脑缺血和脑组织损伤影响越大,反之,则影响越小。这对于分析伤情、判定病人主诉症状真伪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肖兴义,李春伶,陈学田,等.经颅三维多普勒监测脑震荡患者疗效与预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5:447.

2 肖兴义,陈学田,郭新红.脑震荡时脑血流变化规律特点研究.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118-120.

3 肖兴义,陈学田,蔡宝仁.尼莫地平治疗脑震荡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探讨.沈阳部队医药,2000,13(6):506-508.

4 孙伟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69.

5 Dananberg N,Richard S.Sustained hypertensioninduced by orally administered nitro-L-arginine.Hypertension,1993,21:356.

6 Nishiwakj K,Nyhan DP,Rock P,et a1.NG-nitro-L-arginine and pulmonary vascular pressure-flow relation in conscious dogs.Am J Physiol,1992,262:1331.

(编辑:邓 锋)


作者单位:121001 辽宁锦州,解放军205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