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第10卷第4期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现状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流行现状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结果5岁以下儿童的HBV感染率下降至3%,2004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调资料显示全国普通人口HBsAg阳性率为9。苦参碱(素)在抗HBV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未被相关机构认可。结论我国目前仍属于HBV高流行区,干扰素α类、核苷类似物在研发和临床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流行现状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的HBV感染率下降至3%,2004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调资料显示全国普通人口HBsAg阳性率为9.09%。干扰素α、长效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得福韦酯、恩替卡韦在临床已成熟应用;替比夫定于2007年4月在我国正式上市,克拉夫定、替诺福韦、恩曲他滨、普拉德福韦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L-Fd4C、DAPD、ANA380正处在研发中;苦参碱(素)在抗HBV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未被相关机构认可。结论 我国目前仍属于HBV高流行区,干扰素α类、核苷类似物在研发和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药苦参碱(素)抗HBV治疗尚需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流行病学;干扰素;核苷类似物;中医中药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是公认的HBV感染高流行区。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免疫接种的广泛普及、新的抗HBV药物的不断涌现,HBV的流行状况及抗病毒治疗方面均有较大的临床进展,现综述如下。

  1 HBV流行现状

  1992-199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75%。自1994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的接种纳入了计划免疫以来,经10年的新生儿免疫接种,5岁以下儿童的HBV感染率下降至3%[1],但2004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全国普通人口HBsAg阳性率为9.09%,仍属于HBV高流行区[2],所以我国防治HBV感染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其原因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不平衡,计划免疫时间短,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在边远地区尚未彻底普及有关。随着国家2006年乙肝疫苗全程免费接种计划的实施,相信在未来的10~20年,我国HBV感染率将有望大规模下降。

  2 抗病毒治疗现状与进展

  大量研究证实,HBV持续复制是导致乙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抗HBV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并已成为控制疾病进展,减少传染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应用的抗HBV药物,包括干扰素类、核苷类似物类,以及中医中药类制剂等。

  2.1 干扰素类 20世纪80年代,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的成熟,干扰素α(INF-α) 抗HBV治疗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开启了抗HBV治疗的新纪元[3]。随后1b、2b的INF-α的不断涌现,丰富了临床用药内涵,为抗HBV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临床实践表明,INF-α不仅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而且在免疫调节中也发挥重要的功效。其机制一是直接抑制病毒复制,通过激活IFN受体,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效应蛋白;二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而抑制病毒的复制[4]。大量研究资料疗效证实,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较多,包括治疗前的ALT水平、HBV-DNA的滴度、HBV的基因型、患者的性别、感染病毒的时间,以及干扰素抵抗等[4,5]。2005年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PEG)的成功上市,标志着INF-α抗HBV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阶梯,不足是价格偏高,目前尚难为广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接受。随着科学进步、新技术的普及,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有疗效更高、副反应更少、价格更低的新型INF-α类药品的出现。

  2.2 核苷类似物类 未来抗HBV新药的研发将主要集中在核苷类似物的研究、开发中[6]。自1999年第一个核苷类似物类药物——拉米夫定(LAM)成功上市后,突破了INF-α单一的抗HBV历史[7]。短短几年间,核苷类似物突显了抗HBV的临床价值。

  2.2.1 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 LAM是胞嘧啶核苷类似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为85%。在治疗剂量下,对机体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任何影响,对线粒体DNA的合成也无抑制作用,具有极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大量临床实践表明,LAM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肝移植,以及HBV相关性肾炎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8]。随着LAM的广泛应用,其不良事件也日渐显露。多中心研究表明,长期使用LAM易发生YMDD变异而出现患者病情反复。文献报道[9,10],临床应用1、2、3、4年后,HBV变异率分别为14%、38%、49%、66%而严重制约其长期使用。但就目前临床而言,因口服方便、价格适中、作用迅速,LAM仍不失作为一线抗HBV的药物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2.2.2 阿得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 ADV是第二个在我国上市的核苷类似物类,是腺嘌呤腺苷类似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为59%。作用机制是其二磷酸盐和机体内脱氧三磷酸腺苷(dATP)竞争与HBV-DNA结合而抑制HBV聚合酶的活性。文献报道ADV抗HBV治疗,其疗效在应用1、2、3年,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8%、45%和56%,而3年耐药发生率为0、3%和5.9%[11]。此外,更多的研究则侧重于LAM引起的YMDD变异株的治疗[12,13],也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ADV不足:应答缓慢,易诱发、加重肾功损害,用药期间需检测肌酐和血磷。

  2.2.3 恩替卡韦(entecavir,ETV) ETV是鸟嘌呤类似物,能较强抑制HBV-DNA的多聚酶,作用于HBV复制的起始部和链的延长。生物利用度为99%,对肝脏重度损伤的患者无需调节剂量,抑制HBV-DNA优于LAM和ADV。对LAM产生的变异株也同样有效[14]。对应用ETV初治患者,2年耐药发生率为0,但治疗LAM耐药患者,其2年耐药率为9%。

  2.2.4 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 LdT是一种新型的β左旋胸腺嘧啶类似物,对HBV复制有强大的抑制作用[15],优于LAM,耐药基因突变率也低于LAM。对人类DNA多聚酶无影响,对哺乳动物无细胞毒反应,故耐受良好。该药2007年4月份才在我国正式上市,目前国内尚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

  2.2.5 克拉夫定(clevudine,L-FMAU) L-FMAU是左旋氟甲脲嘧啶核苷类似物,是人类胸苷激酶和脱氧胞苷激酶的底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为97%。Ⅱ期临床试验资料显示,L-FMAU抗HBV显著,但对LAM产生的耐药变异株无效[16]。目前Ⅲ期临床试验正在实施中。

  2.2.6 替诺福韦(tenofovir,TNV) TNV是单磷酸核苷类似物,作用机制与ADV相类似,其二磷酸盐通过与dATP竞争而抑制HBV聚合酶的活性,终止HBV链的延长。资料表明,TNV是广谱抗病毒剂,对HIV、HBV,以及LAM产生的耐药株均有显著抑制作用[17]。目前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2.2.7 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FTC) FTC为新型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以于2003年在美国获准上市用于HIV治疗。文献显示,FTC对HIV、HBV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目前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中。

  2.2.8 普拉德福韦(pradefovir,PDV) PDV是经细胞色素P450活化,Ⅰ期临床试验资料显示,PDV较ADV有更强的抗HBV作用,更低的肾毒性。目前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3 中医中药抗HBV类制剂

  中医中药抗HBV是我国的特色治疗,临床报道较多,但主要集中在苦参抗HBV的治疗[18,19]。苦参碱(素)是中药苦参的提取物,文献报道苦参碱(素)具有抗HBV作用,部分文献虽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19],其结论并未取得中华医学会相关分会的认可[20]。就目前而言,中医中药抗HBV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但尚需更大样本、更权威的医疗机构进行等深层次的研究。

  4 展望

  抗HBV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20]。随着PEG、ETV、LdT的临床普及,新型核苷类似物如L-Fd4C(elvucitabine)、DAPD(amdoxovir)、ANA380(LB80380)等陆续上市,以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抗HBV治疗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晓峰,陈原生,傅群芳,等.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655-658.

  2 成军.我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与治疗方向.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7):389-391.

  3 Lok ASF,Heathcote EJ,Hoofnagle JH.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2000 summary of a workshop. Gastroenterology, 2001, 120:1828-1853.

  4 陈公英,陈智,任苏平,等.乙型肝炎病毒对干扰素-α受体表达及其信号通路影响.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4):250-254.

  5 马为民,陆坚,蒋小玲,等.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2):148-151.

  6 Hoofnagle JH,Dibisceglie AM.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N Engl J Med,2005,352:2673-2681.

  7 姚光弼,崔振宇,姚集鲁,等.国产拉米夫定治疗220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Ⅳ期临床实验.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 103-108.

  8 Quan DJ,Peters MG. Antiviral therapy:nucleotide and nucleoside analogs.Clin Liver,2004,8:351-358.

  9 Lok AS,Lai CL,Leung N,et al. Long-term safety of lamivud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Gastroenterology,2003,125:1714-1722.

  10 姚光弼,王宝恩,崔振宇,等.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三年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2003,42(6):382-387.

  11 Hadziyannis SJ,Tassopoulos NC,Heathcote EJ,et al. Long-term therapy with adefovir dipivoxil for HBeAg-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N Engl J Med,2005,352:800-807.

  12 Lo CM,Liu CL,Lau GK,et al.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lamivudine-resistant YMDD mutant using add-on adefovir dipivoxil plus lamivudine. Liver Transpl,2005,11(7):807-813.

  13 Perillo R,Hann HW,Mutimer D,et al. Adefovir dipivoxil added to ongoing lamivudin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YMDD mutant hepatitis B virus. Gastroenterology,2004,126:81-90.

  14 Rivkin A.A review of entecavir in the treatment hepatitis B infection. Curr Med Res Opin,2005,21(11):1845-1856.

  15 Buti M,Esteban R.Drugs in development for hepatitis B(J). Drugs,2005,65(11):1451-1460.

  16 Hui CK,Lau GKK. Clevud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2005, 14(10):1277-1284.

  17 Kearney BP,Flaherty JF,Shah J.Tenofovir dipivoxil fumarate. Clin Pharmacokinet,2004,43(9):595-612.

  18 于岩岩,王勤环,朱理珉,等.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5):280-282.

  19 陆崇文,曾民德,茅益民,等.氧化苦参碱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肝脏, 2002,7(4):218-221.

  20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国际流行病传染病学杂志,2006,33(1):2-11.

  2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肝脏,2005,10:348-357.

  

作者: 田翠峰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