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1年第11卷第1期

应用YL-1型血肿碎吸针微创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YL-1型血肿碎吸针微创术后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09-6614(2011)01-0023-02YL-1型脑内血肿碎吸针治疗脑出血,因其针钻一体,使用方便快捷,已被神经外科临床广泛应用,现总结术后诸多并发症及防治如下,以供临床参考。2头皮感染主要原因仍为皮肤烧灼伤,常见......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YL-1型血肿碎吸针 微创 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09-6614(2011)01-0023-02
YL-1型脑内血肿碎吸针治疗脑出血,因其针钻一体,使用方便快捷,已被神经外科临床广泛应用,现总结术后诸多并发症及防治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钻孔处皮肤烧灼伤原因是电钻速度过快,与颅骨产生高速摩擦生热导致周围皮肤灼伤,大则直径达5cm,术后难以愈合,往往需长期换药,甚至需清创缝合。防治方法:钻孔控制食指扣动扳机力量,不要一勾到底,轻轻勾动扳机,使转速不要太快,注意选择正转,此法预防烧伤效果显著,拔针后不需缝合,愈合仍佳。
2头皮感染主要原因仍为皮肤烧灼伤,常见额顶部皮肤,此处皮肤较薄,易于灼伤感染。术中锥颅时间过长;或术中闻及焦煳味即可判断皮肤被烧灼伤;术后拔管时发现皮肤创口有1~4cm大小烧灼伤。对此应尽早处理,每天换药,发现皮肤结痂变黑时剪掉坏死组织,并应用庆大霉素纱条创口换药,每天1次,换药时清除不良组织,待肉芽生长良好后,予以缝合。
3颅骨感染常并发于头皮感染,而头皮愈合后再次破溃,反复如此,换药时可见锥颅处颅骨黑变,一旦发生须扩大钻孔,咬除坏死骨质。故头皮感染换药时建议应用庆大霉素纱条,以防感染侵入骨质或以骨蜡封闭钻孔处。
4脑组织感染合并头皮、颅骨感染者,复查头颅CT发现脑组织出现新近水肿,在控制头皮颅骨感染后应用抗生素多能消失。
5脑室感染主要为脑室外引流术后脑室感染,原因是血性脑脊液富含营养成分,为细菌提供培养基质。双侧引流时感染几率更高。重在预防,除了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尿激酶注入时仍要注意无菌操作,引流管接口每次操作均要消毒并包扎,每次操作时消毒引流管后将无菌巾铺于引流管下,以防接触床面污染,术后发热即可取脑脊液化验,结果支持感染,注入尿激酶同时可注入抗生素,如庆大霉素0.8万单位,临床观察此法较安全。
6脑膜炎即颅内感染目前医疗条件的改善,开颅手术的感染率大大下降,但文献报道发生率仍在0.2%~5%之间,特别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率高达4%~11%[1],由于脑脊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培养基,颅内感染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感染不易控制[2],有文献报道[3]颅内感染病死率高达57%。抗生素的更新换代,使颅内感染抗生素选择有更大空间,但是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多数抗生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即使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的药物有效浓度也较低,导致颅内感染(外伤性或医源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颅内感染患者单纯应用抗生素疗效差,多需反复多次蛛网膜下腔穿刺释放脑脊液,将感染的脑脊液引流至体外,促使脑脊液分泌,起到冲洗置换炎性脑脊液的作用,以缩短病程,促进患者痊愈[4]。我们治疗经验是颅内感染一经确诊,首先根据经验早期全身足量应用一些易透过血脑屏障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可有效地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杀菌效价高,对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菌的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5],同时腰穿鞘内和脑室内注药,由于药物对脑室的刺激可产生癫痫、精神症状甚至昏迷死亡等毒副作用[6],腰蛛网膜下腔注药可引起脊髓刺激症状,甚至截瘫,有学者认为应禁用,但笔者认为此法因跳过血脑屏障,直接将药物作用于颅内,脑脊液药物浓度较高,疗效显著,但对于儿童应慎用,尤其第一次注药时应更加小心,应以小剂量低浓度开始,并往复注药抽吸以脑脊液再次稀释,并观察病人有无神经根刺激症状,如出现腰骶、腿部疼痛/麻木等神经根刺激症状则应停止注药,仅以腰穿治疗。笔者观察头孢三代抗生素中头孢哌酮效果较差,而美洛西林、哌拉西林效果均较好,合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效果更佳。2例感染严重,细胞数超过5000×106 时直接联合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替硝唑同时应用,待细菌培养+药敏实验报告结果回报后及时调整抗生素。同时采用腰穿释放脑脊液(或腰大池持续引流或脑室外引流)同时鞘内注药、脑室内注药,通过42例治疗结果证实该方法效果良好,未发生不良并发症。
7定位钻孔后引流管位置偏差原因:(1)定位不准。眶耳线临床CT室扫描时较少应用,一般扫描见外耳道却难以见到标准眼眶,需神经外科医师自行定位,定位一般以CT上明显标志为基线,或以外耳道或以耳廓尖端,或以颧弓为基点,向上量出血肿中心点;再量出此点距中心矢状线的头周弧线,此弧长距离应平行自拟基线。(2)定位准确但实施时手法、姿势不稳导致引流管位置偏移:①钻孔角度一般选择垂直球面,这样较易掌握进针角度,否则设计出斜角难以掌握。②头部垫圈硬度过软:钻孔时用力下按,软头圈难以支撑,头位下移,预设好的位置及手势均改变钻入后位置必然偏差。枕垫选择硬度大者为佳。最好选择真空枕,为袋装泡沫小粒子,头部包埋于枕中,头位摆好后吸出空气,头位固定不易移动。③麻醉配合不默契,选择局麻强化,病人意识不清,不能合作,钻孔时头动,影响手术。最佳方法:局麻注射前静脉推注异丙酚5ml,病人被短期麻醉,效果佳。
8颅内活动出血钻孔引流较少发生硬膜外血肿,200例仅发生1例,但脑内血肿抽吸时出现新鲜出血较常见,200例出现5例,处理方法: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加于500ml盐水中,反复冲洗血肿腔,止血效果明显。
9引流管渗漏因引流管芯接口为塑料螺纹,对合不紧或外力挤压可致螺纹脱扣,脑脊液于接口渗漏。处理方法:更换导芯为备用螺帽,此法在螺母脱扣还能奏效,若螺杆脱扣则无效,此时只能用骨蜡封闭引流管导芯接口或被迫拔管。

【参考文献】
  1Ronan A,Hogg GG,Klug Gl.Cerebrospinal fluid shunt infections in children. Pediatr Infect Dis,1995,14(9):782-786.
2刑玉斌,吕增春,朱士俊,等.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4):262.
3柳国良,罗世棋,王涛.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死亡原因及教训.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5):228-229.
4叶志其,刘慧,杨建雄,等. 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研究.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6,11(5):204-205.
5王睿,张远征,谭次娥,等.三种头孢菌素在颅脑手术患者脑脊液杀菌效价的比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4,4(4):206.
6Tag Pons VG,Denlinger SL,Guglielmo BJ,et al.Ceftizoxime versus vancomycin and gentamicin in neurosurgical prophylaxis:Arandomized prospective blinded clinical study.Neurosurgery,1993,33:416.

作者: 李智强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