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4年第1卷第2期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鼻咽癌疗效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初治患者,先面颈联合野放疗,剂量为30Gy/2Gy/3W,然后立体定向放疗,5~6个非共面适形等中心照射野,分次剂量5Gy,每日或隔日1次,总剂量25~30Gy/1~2W。再程治疗者,直接适形放疗,分次剂量5~6Gy,每日或隔日1次,总剂量36~40Gy/1~2W。结论FSRT为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初治患者,先面颈联合野放疗,剂量为30Gy/2Gy/3W,然后立体定向放疗,5~6个非共面适形等中心照射野,分次剂量5Gy,每日或隔日1次,总剂量25~30Gy/1~2W;再程治疗者,直接适形放疗,分次剂量5~6Gy,每日或隔日1次,总剂量36~40Gy/1~2W。结果 近期完全缓解82.0%,部分缓解10.0%,无效6.0%,恶化2.0%。结论 FSRT为鼻咽癌局部加量或复发鼻咽癌治疗的有效方法,副反应低,可成为替代鼻咽腔后装治疗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鼻咽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鼻咽癌是放射治疗的最佳适应证,但由于鼻咽癌位置特殊,尤其是向颅底及茎突乳突孔后方受侵的鼻咽癌,常规放疗很难将其剂量推至根治剂量,造成鼻咽癌放疗后野内复发,按ICRU50,其原因是剂量不足,其中部分复发的鼻咽癌再程放疗效果不佳。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ractionated stereotatic radiotheraˉpy,FSRT)是使放射高剂量区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的放射技术,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免受或少受照射,是有效提高疗效的物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8月~2004年5月,50例鼻咽癌患者应用FSRT外照射与配合治疗,其中复发鼻咽癌为18例,复发时间距初次治疗时间大于半年。男35例,女15例,年龄25~66岁,平均45岁。经病理、CT或MRI证实病变位于鼻咽、咽旁、颅底、海绵窦、蝶窦或筛窦,无远处转移。
   
  1.2 治疗方法 初治病例,首先采用面颈联合野、大野放疗,于颈部深度为准,给30Gy/2Gy/3W。然后用头枕及头颈面膜固定,CT定位增强扫描,5~6个 非共面适形野等中心照射,90%剂量曲线将靶区充分包含。首程治疗者32例,分次剂量5Gy,每日或隔日1次,总剂量25~30Gy/1~2W;复发再程治疗者18例,分次剂量5~6Gy,每日或隔日1次,总剂量36~40Gy/1~2W。
   
  1.3 疗效评价标准 [1]   (1)完全缓解(CR):CT或MRI片上增强信号消失并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并至少维持1个月;(2)部分缓解(PR):CT或MRI片示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并至少维持1个月,同时没有任何病灶的进展或出现新病灶;(3)无效(NC):病灶缩小<50%或增大<25%;(4)恶化(PD):病灶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8.0软件,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后随诊10~12个月,中位随诊11个月,近期疗效:CR占82.0%,PR占10.0%,NC占6.0%,PD占2.0%,见表1。

  表1 FSRI治疗后1个月疗效观察(略)

  2.2 并发症 50例患者,初治32例,在治疗后2~4个月出现放射性口炎、鼻炎,10例患者在治疗后半年出现卡他性中耳炎。

  3 讨论

  FSRT是从体部常规放射治疗发展来的,目的是改善靶区的剂量分部,使得高剂量分布与靶区的三维形状的适合度比常规放疗法大有提高,缩短了放疗时间,尽量的减少周围正常器官和被照射,安全性提高,并发症减少且减少了摆位重复的误差,可将靶区的单次量和总剂量比常规放疗量提高,疗效缩短,明显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提高生存率,减少合并症,提高生存质量 [2,4,5]  ,本研究结果看三维适形放疗(3DCRT)作为首次或难治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具有肯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FSRT是采用后程加速超大分割方式,在不造成正常组织的严重晚期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剂量,此种治疗比较适合大的靶体肿瘤与Tate [3]  等报道相似。

  大量临床资料证明提高肿瘤放射剂量可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表明肿瘤增量是必要,但是又有资料表明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会增加放射性脊髓病的发生率,而适形放疗就是一种理想的放疗技术,它既使剂量的空间分布于肿瘤区适形,即靶区适合度好,又减少了正常组织的受量,这样就增加肿瘤剂量,而正常组织数量减少,降低了放射损伤率。
   
  腔内放疗一直是鼻咽癌外照射局部残留的补充手段,但腔内放疗的有效剂量局限在黏膜表面或黏膜下1cm处,且颅底斜坡是高剂量点,易使脑干的剂量超过正常耐受范围,出现并发症,对黏膜下1cm处肿瘤很难达到有效根治剂量,并有剂量极度不均匀,而我们采用三维实行放疗,就可避免上述缺点,不仅能使靶区(肿瘤侵犯区)有较好剂量分部,剂量变化在5%~10%之间,对黏膜下1cm外肿瘤仍是优势,对脑干、视神经、视交叉等敏感器官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目前有可能替代腔内而成为鼻咽癌局部推量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将国梁.现代肿瘤放射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3,464.

  2 MCGibney C.Holmberg O.Mcclean B,et al.Dose escalation of chart in non-small cel lung cancer:is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really neccessary?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9,45(2):339-350.
   
  3 Qin DX,Hu YH Yan JH,et al.Analysis of1379patients with Nasophaˉryngeal carcinoma treated By radiation.cancer,1988,61:1117-1124.

  4 Ma J,Mai HQ,Hong MH,et al.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lus radiotherapy with radiotherapy alone in patients with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J.clin Oncol,2001,19(5):1350-1357   

  5 Verhey LJ.Comparison of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and inten 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systems.Semin Radiat Oncol,1999,9(11):78-79. 

  (编辑新 竹)

  作者单位: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肿瘤科

作者: 王道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