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4年第1卷第2期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来源: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对1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病例术后6个月复查泪囊炎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者。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满意的效果。...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对1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6个月复查泪囊炎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者。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鼻内镜 鼻腔泪囊造口术 慢性泪囊炎
     
  对于慢性泪囊炎传统的方法常采用鼻外径术式,该术常要破坏骨质,诱发出血并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创面留下瘢痕影响美观 [1]  。我科自2002年开始已为1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其中1例患者,患有鼻息肉、全组鼻窦炎、双眼慢性泪囊炎,术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病例中,女9例,男1例,年龄20~65岁,1例双眼发病同时伴有鼻息肉、鼻窦炎以外,其余均为单侧发病,且有长期溢泪症状,药物治疗无效。检查:挤压泪小点处有溢脓,泪道冲洗泪小管不通、泪液返流。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头抬高20°左右,鼻腔及结膜囊行表面麻醉,鼻腔外侧壁中鼻甲前下方黏膜下用含0.1%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于中鼻甲附着处前下方切除鼻腔外侧壁黏骨膜范围10mm×12mm大小,暴露骨性鼻腔外侧壁。用电钻去掉骨质造成约10mm×10mm大小骨孔,暴露泪囊,然后自下泪小管插入探针至泪囊,在探针的指引下用切割器或鼻息肉钳去掉泪囊的内下壁,使内下壁成一“U”缺损,然后再用麻醉管自下泪小管插入鼻腔U型泪囊内,用“0”号线将直径1mm的硅胶管结扎于麻醉管上,再将麻醉管缝线及硅胶管自泪点部抽出,硅胶管留置于泪道内近泪点处用0号线打结,防止脱入鼻腔,鼻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松紧适度,手术时间约50min左右即可完成,如合并鼻息肉、鼻窦炎、先行鼻息肉切割和鼻窦开放后再行鼻腔泪囊造口,时间不超过2h。术后48h抽出鼻腔内填塞物。术后1周可以出院,术后10~30天内即可拔掉硅胶管,出院后1个月内随访3~4次,随访时在内镜下清除机化物,检查造口有无堵塞及恢复情况,同时要防止硅胶管脱出。拔管后连续冲洗2~3次即可。

  2 结果

  10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泪囊炎症状消失,泪道冲洗无受阻,鼻腔泪囊造口直径均在4mm左右,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者。
   
  3 讨论

  经鼻内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具有许多的优点。我们的体会是:(1)术前应常规行鼻内镜检查了解鼻腔情况,制订手术方案。若有鼻腔疾患可考虑行联合手术。(2)经鼻内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比鼻外径路的创伤小,面部无瘢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一次 手术可行双侧鼻腔造口并将鼻息肉摘除,鼻窦开放,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缩短病程,患者易接受。(3)该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疗效好,有很好的推广意义。(4)术后2周内,适当使用类固醇类药以防止导管排斥反应,留管时间不宜太长,应视病情而定,如有泪小管狭窄或闭锁的。留管时间可长一点(1个月),如术前泪道是正常的留置10天左右也不会阻塞。(5)术后复诊,内镜下检查硅胶管有无脱出。开口部位有无炎性肉芽组织生长,如有应及时处理。如有阻塞可重行插入导管清理增生组织,重新扩大造口。 

  参考文献
    
  1 许庚,李源.内窦镜鼻窦外科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188. 

  (编辑海 霞) 

  作者单位:338025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五官科 

作者: 黄自平 涂玉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