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青光眼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游离巩膜条嵌入术28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常规术后因滤过道粘连、瘢痕形成而发生阻塞致房水排出障碍、术后浅前房、滤过不足或过强导致手术失败。为了提高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笔者采用改良术式治疗青光眼,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8例青光眼患者均是我......

点击显示 收起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常规术后因滤过道粘连、瘢痕形成而发生阻塞致房水排出障碍、术后浅前房、滤过不足或过强导致手术失败。为了提高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笔者采用改良术式治疗青光眼,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青光眼患者均是我院2001年5月~2005年11月收治的住院病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42~64岁,平均53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79%),慢性单纯性青光眼4例(14%),继发性青光眼2例(7%)。

  1.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球后及球周1%利多卡因麻醉,以穹隆为基底作结膜瓣,向后分离,上直肌牵引线固定眼球。以角膜为基底作4mm×6mm的巩膜瓣,分离至角膜灰线内1~1.5mm,作2mm×1.5mm的小梁切除。虹膜根部切除后,用虹膜复位器恢复虹膜组织。将4mm×6mm的巩膜瓣垂直角膜缘剪出宽4mm×2mm以穹隆为基底的一个游离巩膜条,使剪出的游离巩膜条反转嵌入前房角。平复4mm×4mm巩膜瓣,两端各缝一针。整复结膜,两端各缝一针。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4万u和地塞米松2.5mg。外涂四环素眼膏包扎术眼。

  1.3  结果  出院后观察6个月,复查视力、眼压、结膜滤过泡情况、眼底和视野:(1)视力:视力增加2行者有8例,占29%;不变者18例,占64%;视力下降一行以下的2例,占7%。(2)眼压:术前28例眼压均在19~54mmHg之间,术后眼压在10~20mmHg之间。(3)结膜滤过泡:20例结膜滤过泡成弥散扁平状,占71%;8例无明显结膜滤过泡,占29%,但眼压均在12~19mmHg之间。(4)视野:术前、术后变化均不大。

  2  讨论

  传统上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主要方式,但术后因滤过道粘连、瘢痕形成而发生阻塞致房水循环障碍,使得手术效果不佳。一些报道此类滤过手术和远期效果为65%~91.5%,术后发生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和其他并发症的占9%~40%,需要再次手术的占3%~30%[1]。

  显微手术的开展、手术方式的改进、术后代谢药物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常规小梁切除后板层巩膜瓣易与下方的巩膜床愈合,从而形成扁平无功能的滤过泡而使滤过手术失败。当前最有效的手术是人工房水引流装置植入,但因其材料价格昂贵,手术技能要求高,临床未能广泛采用。笔者采用青光眼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游离巩膜条嵌入术,使前房嵌入了一个游离的巩膜瓣,对滤过道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使它不能因瘢痕的形成而闭合,将房水引流到眼外,让滤过泡形成良好。自体巩膜瓣嵌入来源方便,无排斥反应,对人体刺激小,是目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理想的引流材料。

  【参考文献】

  1  黄新英,于珍,官妍.青光眼显微改良术82例临床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44.

  (编辑:黄鉴一)

  作者单位: 441200 湖北枣阳,枣阳市一医院眼科

 

作者: 罗蓉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