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7年第4卷第4期

特种部件接触人员的眼部彩色多普勒检测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关键词】特种武器特种武器是迄今人类制造的杀伤破坏威力最大的武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特种武器规模不断扩大,火箭兵部队特种武器的安装、储存和维修存在着辐射。目前辐射对眼球晶状体的损害已见诸多文献报道,但辐射对眼部血管的影响与晶状体、玻璃体混浊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则鲜见报道。本组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特种武器


    特种武器是迄今人类制造的杀伤破坏威力最大的武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特种武器规模不断扩大,火箭兵部队特种武器的安装、储存和维修存在着辐射。目前辐射对眼球晶状体的损害已见诸多文献报道,但辐射对眼部血管的影响与晶状体、玻璃体混浊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则鲜见报道。本组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特种部件接触人员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分析其血流变化与晶状体、玻璃体混浊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事特种武器定检工作的装检人员68例(接触组),年龄20~58岁,平均(32.25±9.10)岁,按工作年限分为四组,5年以下30例,6~10年25例,11~15年10例,16年以上3例。选择非特种部件接触人员60例(对照组),年龄20~55岁,平均(33.18±10.62)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西门子G60S彩色多普勒仪,探头频率7.5~10 MHz。患者取仰卧位,闭合双眼,探头轻置眼睑上方,对眼做纵横切扫查,显示晶状体、玻璃体切面。将取样深度调至眼球后极水平线与视神经暗区相交的CRA处,取样容积1.5 mm,获CRA频谱;调至眼球后邻近视神经处获PCA频谱,测量时取4~6个搏动周期的最佳频谱。检测参数: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由仪器自动读出。所有检测均由同一熟练操作者在同一仪器上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内比较用F检验,组间比较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特征  对照组眼晶状体直径9~10 mm,厚度4~5 mm,位于前房与玻璃体之间,为双凸面体,前后囊呈凹面相对的弧形回声,囊内呈无回声暗区。玻璃体为眼球后壁与晶状体后方间的无回声暗区,透声性强,接触组晶体病变超声特点:晶状体呈不同程度的增厚,前后囊膜弧形光带回声增强,囊膜不光滑增厚呈“圈型”、“环型”,皮质内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光点、光斑,呈“斑块状、层状”;晶状体厚度变薄,囊内强回声斑块位于后囊壁,体积缩小,囊壁皱缩,核下沉;晶状体整个实变,囊内无回声区消失,被强回声光点、光斑或块状强回声所充填,呈“光团型”。玻璃体混浊超声特点:玻璃体内见有光点、光斑、网状、条状结构,并可有彗尾样改变,机化物形成时,呈团块状。

    2.2  对照组CRA、PCA的血流参数  CRA收缩峰陡直,如一直角三角形波,波形外缘完整,在收缩峰后有一明显切迹,其后为舒张峰。PSV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EDV、RI随年龄增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3  接触组不同工龄组CRA、PCA的血流参数  CRA、PCA的PSV、EDV随工龄增加逐渐减低,RI逐渐增高。工龄在10~15年及16年以上组中CRA的PSV、EDV、R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的PS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V、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晶状体与玻璃体混浊的发生率比较  表3示,接触组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42.64%)高于对照组(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混浊的发生率(19.11%),高于对照组(1.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对照组CRA、PCA血流动力学参数 表2  接触组不同工龄人员CRA、PCA血流动力学参数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表3  两组晶状体与玻璃体混浊的发生率比较

    2.5  接触组不同工龄晶状体、玻璃体混浊检出率比较  见表4,接触组不同工龄人员的晶状体、玻璃体混浊的发生率是不同的,随工龄的增加,晶状体、玻璃体混浊的发生率亦增加,经统计学检验,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接触组不同工龄晶状体、玻璃体混浊 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1)特种部件接触人员不同工龄的晶状体、玻璃体混浊的发生率不同,随工龄的增加,晶状体、玻璃体混浊的发生率亦增加;(2)特种部件接触人员随工龄的增加,CRA、PCA血流速度减低,血流阻力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眼晶状体是人体对辐射较为敏感的组织之一,且晶状体改变与辐射的累积量之间关系密切。由于晶状体含水量高,无血管,辐射使眼内温度升高,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凝固及酶系统代谢障碍,引起晶状体混浊[1]。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龄的增加,特种部件接触人员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亦增加,二者之间呈正相关,说明辐射对晶状体的影响效应。CRA是营养视网膜的终末血管,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直接影响视网膜的微循环状态。PCA来源于眼动脉,包括睫状后短动脉(6~8条)和睫状后长动脉(2条),睫状后短动脉在视神经附近从后进入眼内,供应脉络膜,而睫状后长动脉则供应虹膜和睫状体,睫状动脉波形搏动低于CRA,这与葡萄膜(主要为脉络膜)的血管床阻力较视网膜的低是一致的[2]。CRA的PSV、EDV、RI改变说明其视网膜循环阻力增高,血流速度下降,视网膜血流灌注不良。这可能是由于特种部件接触人员随着辐射累积剂量的增加,血管内皮水肿,空泡形成,基膜剥离,内皮增生突向血管腔,血管壁血浆蛋白浸润,继而胶原沉着,致使管腔狭窄所致[3]。由循环障碍导致的视网膜出血,通过内界进入玻璃体内,引起玻璃体内混浊。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龄的增加,特种部件接触人员的晶状体、玻璃体混浊的发生率亦增加,且与CRA、PCA血流参数有密切的相关性,持续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可能是引起玻璃体混浊的因素之一。因此,动态检测血流状态,了解视网膜循环的功能变化,有利于保护特种部件接触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辐射对人体的近期和远期效应。

 

【参考文献】
  1 杨文利,刘效慈.临床超声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52.

2 童绎.眼眶的彩色多普勒成像.国外医学·眼科分册,1994,18(2):102.

3 Mendivil A,Cuartero V,Mendivil MP.Ocular blood flow velocities in patients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healthy volunteers:a prospective study.Br J Ophthalmol,1995,79(5):413.


作者单位:721006 陕西宝鸡,解放军第537医院

作者: 李家华,李 莉,李 亮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