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08年第5卷第4期

鼻部巨大复合痣手术1例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
摘要:巨大复合痣。护理复合痣是痣细胞进入真皮的过程中,同时有皮内痣和残留的交界痣,为上两种痣的混合形式。通常有一个发展和退化的过程,在幼儿期为扁平的交界痣,以后青春期随年龄增长,痣增大为复合痣。本病相当常见,几乎人人都有,但巨大的复合痣罕见。...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鼻;巨大复合痣;护理

复合痣是痣细胞进入真皮的过程中,同时有皮内痣和残留的交界痣,为上两种痣的混合形式。通常有一个发展和退化的过程,在幼儿期为扁平的交界痣,以后青春期随年龄增长,痣增大为复合痣。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本病相当常见,几乎人人都有,但巨大的复合痣罕见。2008年6月我科曾为一鼻部复合痣患者行手术切除,并行皮瓣修复获得成功,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41岁,农民。自出生时家长发现患者右鼻外侧长一肿块,黑色,一直未行特殊治疗,后随年龄增长缓慢增大,无任何不适,在其儿女的要求下就诊,门诊以“外鼻肿瘤”收住。入院检查专科情况:右鼻翼及鼻窦区可见一黑色质软包块,包块表面不平且多毛,在右鼻唇沟边界处皮肤有溃烂,前内缘边界在鼻小柱右侧,鼻前庭及右鼻腔未受累,包块上、下径5 cm,左右径4.5 cm,高3 cm,无压痛,距口唇2 mm。于2008年6月27日在全麻下行右侧鼻翼肿瘤(痣)切除加右侧额瓣修复术。术后行伤口加压包扎,皮瓣处橡皮引流,补液、抗炎等治疗,伤口一期愈合,皮瓣成活良好。于7月7日出院。

    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平卧位,沿肿瘤基底部外侧2 mm为界限,切除肿瘤,边缘及大翼软骨基底部送快速冰冻切片,报告为痣,良性,边缘有色素细胞。进一步将边界凡有色素状者,再扩大切除。作以右侧颞浅动脉为血管蒂的额瓣:大小6 cm×5 cm,到发际内,于耳屏前、颧弓上方为旋转点,从颧弓下向右鼻旁作隧道,将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前鼻孔处切除,分别从鼻底及鼻翼内侧黏膜缝合形成前鼻孔,两根橡皮引流,切口颞侧直接皮肤缝合,额部取右锁骨上全层皮肤作游离植皮修复,加压包扎,颧侧切口下置负压引流,右锁骨上取皮处直接缝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该患者为中年女性,因鼻部自出生就长一肿物,心理创伤严重,有明显的孤独感、自卑感,羞于在公共场所露面,表现为在人面前常常躲在家属身后,在病房用衣服包住鼻部,言语极少。既希望手术,又担心手术失败,此患者本是由当地卫生院介绍而来,患者及家人在我们医院咨询、徘徊了3天,曾到我们附近几家医院去打听。主要问题是担心手术效果及医疗费用。针对患者的情况,我们与其交谈时表情自然,不能露出丝毫的惊讶、厌恶的表情,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她的关心和尊重,从而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方法、麻醉方式、术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去除恐惧心理。由于术前备皮范围比较大,患者很难接受,表现为哭泣,拒绝剪发。我们向其讲解备皮的目的,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协同我们一起做患者的思想工作。

    2.1.2  术前准备  完善全麻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做鼻窦CT,前额颞部彩超,将颞浅动脉走向用标记笔标于体表,备血。因不明肿块性质,对如此巨大的鼻面部肿瘤手术,大家都非常重视,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到图书室翻阅书籍。请美容科医生会诊,全科医护人员一起开会讨论,以“神经纤维瘤?痣?”制订手术方案,要求每位医护人员熟悉术前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反复和家属沟通手术的方法,尤其是颜面修复效果实事求是地告诉,期望不能过高。术前一天备皮,范围:全脑周发际内10 cm、右脸至右颈部。术前晚沐浴,术晨禁食水6 h,更换手术衣、床单,戴识别带,将剩余的头发扎成小辫,充分暴露手术野,预防感染。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全麻清醒后6 h取平卧位,后改半卧位,利于伤口引流,减少皮下淤血。

    2.2.2  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扭曲、受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记录24 h引流量。引流量少于10 ml时拔出引流管。

    2.2.3  皮瓣的观察及护理 

    (1)毛细血管充盈度试验:即用针头或棉签压迫皮瓣1 s后放松,观察皮瓣颜色恢复时间,1~2 s内恢复为正常,超过2 s,说明毛细血管反应差,是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2)动静脉危象的观察及处理:术后24~72 h易发生血管危象[1]。术后3天伤口加压包扎,在每次换药时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度情况,并与其对侧皮肤对照,做好记录。一般正常皮瓣的颜色为淡粉色或淡白色,皮纹清晰或轻度肿胀,弹性好。若皮肤苍白,皮温与健侧比较低3℃~4 ℃,毛细血管反应消失,用拇指指腹触摸时张力低,说明动脉痉挛供血不足或栓塞。若皮温低,颜色发暗如为暗红色、暗紫色等,肿胀明显,毛细血管反应加快,说明静脉回流障碍,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患者术后第2天拆除鼻部引流条,第3天拔出负压引流管后11 pm时诉鼻部肿痛难忍,查皮瓣颜色暗紫,肿胀明显,毛细血管反应加快,立即给以间断拆除缝线,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后肿痛明显好转,皮瓣颜色好转。

    2.2.4  感染的预防 

    术后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伤口并换药一次,勿用手触摸伤口,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第10天伤口缝线全部拆除,清洁无感染。

    2.2.5  心理护理 

    患者担心拆除敷料后很难看,表现为每次医护人员进病房时她都会将头低下,并用手遮住伤口处,我们向其说明是在观察伤口及皮瓣情况,解释观察的重要性。嘱患者勿用手触摸伤口,以免感染。医护人员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患者面前私下议论,以免患者多疑。

    由于患者经济拮据,我们实行一日清单制,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讲解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每次欠费时,将家属叫到病房外,不在患者面前催款。患者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按照有关规定在住院期间须交清全部费用,在结账时按比例返回现金。考虑到患者经济紧张,我们允许该患者住院期间适当欠费,力求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经济负担。出院时患者及家属非常感激。

    3  讨论

    复合痣一般不需治疗,治疗以激光方法去除为最好,平时不要随便刺激,以免诱发其恶变。若痣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色泽加深变黑,表面出血、破溃等,表明痣有恶变征象,应手术切除,现时送病理确诊。此患者做的是痣切除和皮瓣的修复术,主要护理问题是患者的心理压力大,经济状况不好,既担心肿瘤的性质,又担心手术效果。重点是皮瓣的观察及护理。通过我们良好的心理护理及细心观察,患者平静地接受了手术,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伤口无感染、皮瓣成活。体会是术前准备要充分,术后观察要仔细,处理要及时,才能提高皮瓣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程国良,潘达德,著.手指再植与再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6.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作者: 张远凤,白 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