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09年第6卷第1期

个性化的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个性化的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随机对118例(182眼)弱视儿童进行验光配镜,行遮盖或压抑治疗,辅以个性化的必要辅助疗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愈率是88。46%,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愈率是49。...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个性化的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随机对118例(182眼)弱视儿童进行验光配镜,行遮盖或压抑治疗,辅以个性化的必要辅助疗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愈率是88.46%,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愈率是49.02%,斜视性弱视的治愈率是37.04%。结论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发育的常见眼病,采用个性化的综合疗法治疗弱视,不仅克服了单一治疗弱视的局限性,能充分发挥各种治疗的优点,而且做到因人而异,治疗个性化,从而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关键词】  个性化的综合疗法;儿童弱视;疗效分析

弱视是儿童发育时期的常见眼病,也是危害儿童视觉健康的重要眼病之一,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的关键,现收集我院2004~2005年采用个性化的综合疗法治疗的118例(182眼)弱视儿童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符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标准[1],男54例(84眼),女64例(98眼),年龄3.5~15岁(平均7.8岁)。其中轻度弱视66眼,中度弱视89眼,重度弱视27眼。屈光不正性弱视104眼,屈光参差性弱视51眼,斜视性弱视27眼;中心注视145眼,旁中心注视37眼。

    1.2  方法

    1.2.1  检查与诊断  本组常规视力检查、眼肌检查、屈光间质、眼底和注视性质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双眼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每日三次连续3天或者每日二次连续7天后检影验光,确定屈光状态。

    1.2.2  治疗

    1.2.2.1  处方配镜  根据情况可大瞳孔下处方配镜或者15天后复验配镜。处方原则:远视性弱视一般减 +0.50~+2.00 D给镜,减+0.50~+1.00 D称为全矫处方,一般应用于合并内斜视及6岁以下的弱视儿童,外斜视者应以治疗弱视为主,散光均全矫。

    1.2.2.2  遮盖或压抑疗法  我们的原则是两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者,就要实行遮盖或压抑治疗,根据患者年龄和弱视眼的视力决定遮盖方案。遮盖比例大致为4岁者4∶1,5岁者5∶1,6岁以上者连续遮盖。对于依从性较差的患儿选择压抑疗法,依据具体情况行近压抑和远压抑,在遮盖期间应定期复诊,3岁患儿每 3周复诊1次, 4 岁以上患者每月复诊1次。双眼视力相同或相差两行一下者,不遮盖。

    1.2.2.3  对旁中心注视患儿  行注视性质的转变,用后像疗法和多色光闪烁法使其转为中心注视后再进行其他辅助疗法。

    1.2.2.4  对于斜视性弱视  待双眼视力平衡或弱视基本治愈后进行斜视矫正手术,术后继续治疗,巩固疗效。

    1.2.2.5  增视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CAM视觉刺激、红光、光刷、精细目力和同视机等训练。治疗在戴镜遮盖情况下进行,如精细目力训练, 先易后难, 先粗后细,一般每日2次,连续10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复诊,检查视力和眼位。根据双眼视力变化和眼位情况及时调整遮盖比例、训练时间等。

    1.2.2.6  巩固治疗  视力正常或平衡后,要缓慢去除遮盖或压抑,每周打开一天或每天打开2~3 h,缓慢逐渐增加打开时间,6~7周后方可全打开。

    1.2.2.7  随诊时间  4 岁以上患者均可每月复诊1次,每6个月或一年重新行屈光检查一次,所有患者停止治疗后,前6个月每月复查一次,后期每6个月复查一次,共随访2~3年。

    1.2.3  评价标准  按照1996年4月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斜视弱视学组制订的标准[1]进行疗效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  对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182只弱视眼,基本治愈128眼,占70.33%。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基本治愈率最高,达88.46%(92∶104);屈光参差性弱视次之,为49.02%(25∶51);斜视性弱视最低,为37.04%(10∶27)。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明显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弱视程度越深,疗效越差。轻度弱视基本治愈率最高为90.91%(60∶66),中度弱视次之为60.61%(40∶66),重度弱视最低为25.93%(7∶2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3.5~6岁组基本治愈率为86.11%(31∶36);6~8岁组为66.15%(43∶65);8~12岁组为52.31%(34∶65);12~15岁组为38.89%(7∶18)。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心注视者基本治愈率为74.48%(108∶145),旁中心注视者为27.03%(10∶37)。中心注视者疗效明显优于旁中心注视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弱视是由于失去了正常物像对视网膜中心凹的刺激,阻碍了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即视功能在发育时期受到抑制所致,因此弱视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抑制,提高视力,训练注视及融合功能[2]。目前治疗弱视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屈光矫治法、传统遮盖法、红色滤光片法、后像疗法、视刺激疗法、压抑疗法、精细目力训练等。本组实践证明,采用个性化的综合疗法治疗弱视较单一法效果好,首先要准确地检影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使患眼视网膜得到清晰物像的刺激,同时消除视觉抑制是弱视治疗的关键,在戴镜基础上通过遮盖或压抑疗法,在依据患儿具体情况辅以个性化的正确必要的辅助治疗,如对旁中心注视患儿行注视性质的转变;在精细目力作业训练的选择方面,学龄前儿童多行穿珠、描图等,学龄儿童功课作业、素描绘画等较为合适有益;5岁以上患儿可配合同视机训练,提高视力同时改善双眼视功能。遮盖的目的是消除双眼竞争中优势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从而提高弱视眼的视力,视觉刺激仪增加了视细胞的敏感性,而通过手眼大脑皮层协调训练,能使弱视眼黄斑功能抑制较快解除而中心视力提高。

    在治疗弱视的过程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1)准确的验光配镜:医学验光,合理处方,科学配镜是我们的原则,也是治疗弱视的第一步。(2)遮盖或压抑治疗:依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订科学有效的方案,是治疗弱视的重要条件。(3)增视训练:要因人而异,个性化的选择训练方案,CAM可刺激视皮层的细胞产生活动反应。红光闪烁在对黄斑区锥体细胞的不断刺激中,激发了锥体细胞的兴奋性。海丁格刷、后像治疗可使旁中心注视转为中心注视,并有助于中心视力的提高。家庭精细目力训练可通过患者手、眼、大脑皮层的协调训练,消除弱视眼黄斑的功能抑制,提高视网膜细胞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方案的选择要更贴近患儿的具体情况,依据患儿年龄,弱视类型、程度,性格特点辅以合理的增视训练,是弱视治疗的重要环节。(4)影响疗效的因素: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和儿童的依从性等,都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一般认为 0~3 岁为视觉发育的关键期,0~12 岁为敏感期,这是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程度越轻,效果越好。所以应重视学龄前儿童眼病的筛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明确家长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2 刘家琦.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41-547.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淄博市第一医院眼科

作者: 李彦,罗 敏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