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10年第7卷第2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6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30眼)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30眼)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30眼)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6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30眼)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30眼)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30眼)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30例(30眼)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其病因复杂,发病急,病程冗长,并发症多,为致盲眼病之一。临床表现视力下降,视野部分缺损,眼底为视网膜静脉粗大迂回,视网膜上火焰状、片状出血,严重者致玻璃体积血。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单眼发病。笔者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3年6月—2008年6月来本院眼科就诊的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共60例(60眼,均为单眼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组30例(30眼),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0岁,平均(58.40±10.22)岁;发病时间5~15天,平均7.22天;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分支静脉阻塞22例。对照组30例(30眼),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9岁,平均(56.26±12.82)岁;发病时间3~14天,平均6.90天;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0例,分支静脉阻塞20例。

  1.2 诊断标准 以李凤鸣主编《眼科全书》[2]为准。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眼底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沿静脉血管的放射状、火焰状或片状出血,视网膜水肿伴渗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静脉灌注迟缓或不全,荧光渗漏,出血区荧光遮盖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早期视网膜见新鲜出血予静脉滴注止血敏,后以血塞通片、地巴唑常量口服,辅以维生素C、复方芦丁片口服。28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药,处方:生地12g,当归12g,赤芍12g,丹皮12g,丹参12g,柴胡6g,川芎9g,郁金9g,葛根12g,茯苓12g,白术10g。随证加减,早期加用仙鹤草、三七粉、生蒲黄等;中期加用桃仁、红花等;晚期加用昆布、海藻、皂角针、莪术等。水煎服,每日1剂,28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视网膜出血全部吸收或基本吸收,视力恢复至发病前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基本正常;显效:视网膜出血大部分吸收,视力增加4行以上,FFA明显改善;有效: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视力增加2行,FFA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无变化,FFA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对于两组疗效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视力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30例中治愈3例,占10.0%;显效11例,占36.67%;有效12例,占40.0%;无效4例,占1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30例治愈1例,占3.33%;显效6例,占20.0%;有效13例,占43.34%;无效10例,占33.33%;总有效率为6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后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1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注:经χ2检验,χ2 =20.04,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视力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2 治疗前后两组视力比较注:两组治疗前视力经t检验,t=0.31,P>0.05;治疗后视力经t检验,t=2.87,P<0.05

  3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较为复杂,与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液高粘度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多种危险因素关系密切[3]。本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视功能的尽快恢复至关重要。西医临床治疗主要积极针对病因治疗,采用抗凝血药物和血液稀释疗法,以及进行视网膜光凝术。

  中医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属于“暴盲”、“视瞻昏渺”范畴。无论外感内伤,抑或因虚因实,终致气血运行迟缓,血瘀眼络,瘀滞不通,阻塞脉道而血溢脉外。瘀血轻则蒙阻视力,重则暴盲。本病病因以血瘀为要,所以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治疗组中中药生地清热凉血、生津益阴;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止血,活血通络,活中有止,止中有活,血止而不瘀;丹参、当归活血祛瘀通脉;柴胡、川芎、郁金疏肝行气,活血解郁,气行血活而瘀消;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渗湿,有利于视网膜水肿、渗出的吸收;葛根的主要成分葛根素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缩短视网膜循环时间,改善血流变和视网膜微循环等作用[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可以扩张微血管,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5],并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赤芍、川芎、郁金有扩张四周微血管作用,改善局部微循环,进而促进渗出、水肿及瘀血的吸收,有利于组织的修复。诸药合用活血化瘀利水、行气通窍,临证时随证加减,对于早期视网膜见鲜红出血,加用凉血止血药;中期视网膜见暗红色出血,加重活血化瘀药;后期视网膜见出血机化、增殖,加用破血软坚散结药物。综上所述,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证时辨证施治,标本兼顾,结合西医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参考文献】
   1 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1.

  2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27-2248.

  3 廖华萍,张士胜,朱彩红,等.氩离子激光格栅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国际眼科杂志,2006,6(4):823-825.

  4 谷万章,滕岩,卜秀荣,等.葛根素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1991,9(3):143-144.

  5 牛膺筠,赵岩松,高云霞,等.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bFGF对其干预作用.国际眼科杂志,2003,3(3):27-31.

  

作者: 徐海军,周芸芸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