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1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0例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遗留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性残疾。本文总结分析2002年3月~2003年3月所收治的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结合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3%,余为足月新生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依据《实用儿科学》(第7版)作出。...

点击显示 收起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遗留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性残疾。本文总结分析2002年3月~2003年3月所收治的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结合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儿中,男17例,女13例。发病日龄:2天以内7例,2~5天18例,5天以上5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10例,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2例,正常体重儿18例。早产儿12例占40%,过期产儿4例占13.3%,余为足月新生儿。

    1.2 病因及诊断 围产因素中产时窒息8例,产伤3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者8例。感染因素8例,  其中脐炎2例,脓疱疹3例,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溶血性黄疸2例均为ABO血型不合者,红细胞增多症3例,余病例高胆原因由综合因素所致,如早产、胎粪排出延迟、开奶迟、母乳性黄疸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依据《实用儿科学》(第7版)作出;即,血总胆红素(TSB)>233.5μmol/L(3天),>286.4 μmol/L(5天),>264.19μmol/L(7天),以未结合胆红素增多为主 [1]  。

    1.3 治疗及转归 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7例TSB>300μmol/L者同时使用人血白蛋白1g/(kg·d)及肝酶诱导剂(鲁米那、尼可刹米),同时结合病因治疗,给予抗感染、纠正酸中毒、热卡保证,红细胞增多症者经部分血液置换,使红细胞压积降至50%以下,溶血症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随时监测血色素及血胆红素走势,做好换血准备。结果:18例患儿经2日治疗TSB恢复正常,8例经治疗3日TSB恢复正常,4例放弃治疗出院(3例因经济原因,1例入院时发生高胆红素脑病)。

    2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早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感染、代谢紊乱、红细胞增多症、溶血及酶的缺陷为常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高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致死或致残 [2]  。本文围产因素所致11例占36.7%,其次为感染因素8例占26.7%,围产因素多系产伤和缺氧导致,如头颅血肿、颅内出血或其他隐匿的内出血都可使红细胞破坏增加。感染除可使红细胞破坏加速外,还可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的活性,从而减少胆红素的排泄。蓝光照射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法,它能有效降低血总胆红素而又无远期副作用,是有效、安全而又经济的方法 [3]  。可连续照射也可隔6~8h间歇照射,本文经蓝光照射的病例多在42h之内胆红素下降至正常。余病例也多在72h接近正常水平。1例发生    核黄疸是由于延误治疗所致。白蛋白或血浆的应用 以增加血液中胆红素的结合,阻止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入脑,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肝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脏UDPGT,增加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在重症病例可同时使用。对于血型不和并有溶血倾向者尽早给予激素,并进行综合治疗,做好换血准备。红细胞增多症2例均进行交换式输血,阻止胆红素进一步增多,效果明显。近年来,母乳性高胆红素血症比例在增加,应在病情判断上加以重视,程度较重的母乳性黄疸亦应积极治疗,暂停母乳喂养,配合蓝光照射,往往可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1-444.

    2 李文益.儿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6-108.

    3 田彩云,贺越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8例分析.山西医药杂志,2003,32(4):367.

    作者单位:030021山西省太原义井中化第二建筑公司职工医院

    030013山西省儿童医院

    (收稿日期:2004-06-08)

    (编辑黄 杰)

作者: 赵淑琴张 芳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