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期

自拟滋肾平肝汤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总结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寻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方法。方法将36例儿童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使用滋肾平肝中药煎剂。结果两组总疗效相近,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与西药相似,但是副作用少,说明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确有优势与潜力。...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寻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方法。 方法  将36例儿童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使用滋肾平肝中药煎剂;对照组18例单用利他林片剂。 结果  两组总疗效相近,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结论  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与西药相似,但是副作用少,说明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确有优势与潜力。

  关键词  滋肾平肝 儿童多动症 临床分析

  儿童多动症亦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是指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注意力不能集中,不分场合多动不宁,情绪不稳,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以至于学习困难。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大量研究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和神经生化因素有关。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躁动”、“失聪”、“健忘”的范畴,病机为阴阳失调和脏腑功能失调,主要与心、肝、脾、肾四脏有关。笔者认为该病虽与多个脏腑相关,但主要责之于肝,肝阳上亢型患儿多见,每予滋肾平肝法治之而获良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患儿均为1999年6月~2003年5月儿童多动症专科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10例,女8例,年龄6~9岁,平均8.2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5年;对照组男9例,女9例,年龄6~8.5岁,平均8岁,病程6个月~2年。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利他林片5~10mg/d,分早、午2次服用,周末及假日停服。(2)治疗组:自拟滋肾平肝汤加减治疗(熟地10g,山茱萸10g,珍珠母15g,生龙骨15g,白芍10g,益智仁10g,远志6g,石菖蒲6g),水煎服,每日1剂。周末、假日停服。(3)疗程: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每周服药5d,停药后随访。

  1.3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1] 中的症状标准,严重程度符合轻、中度者,排除不是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药物副作用等引起者。

    1.4 统计学方法 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2] 。

    2.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略)

  表2 两组药物副作用比较 (略)
   
  表1示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2示对照组中食欲下降的副作用明显高于治疗组,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典型病例

  患儿,男,1990年11月出生。因多动不宁,注意力涣散,学习困难,任性冲动就诊。脑电图检查正常,诊断为儿童多动症。在其他医院服用“利他林”片3个月,症状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但停药即见症状复发。停药6个月,于2000年11月来就诊。诊见:面色不华,眼圈黯黑,眼大无神,身高正常,消瘦,夜尿多,难入睡,胃纳尚可,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数无力。予服滋肾平肝汤加减。处方:熟地10g,山茱萸10g,白芍10g,珍珠母15g(先煎),生龙骨15g(先煎),益智仁10g,远志5g,石菖蒲10g,酸枣仁10g,党参15g,上方出入每周服用5剂,服2个月余,症状明显好转,服用近6个月,痊愈。追踪1年余,无复发,患儿学习成绩排位靠前。

  4 讨论

  笔者认为儿童多动症虽与多个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而主要责之于肝。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藏血与主疏泄两方面。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调节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对胆的影响和疏泄肾精,对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肝的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精神舒畅,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一则可因肝疏泄不及导致肝气郁结,出现郁郁寡欢、善太息等症状;二则可因肝疏泄太过导致肝气上逆,出现急躁、冲动、失眠等。由于肝肾同源,肾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精血互生,肝失疏泄气郁日久化火,进而损伤肾阴,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可见儿童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据此,确立滋补肾精、平抑肝阳、益智宁神为治疗原则,选用熟地、山茱萸补益肝肾,养血填精,白芍养血柔肝,安神止惊,珍珠母、生龙骨等平肝潜阳制动,益智仁、远志、石菖蒲等益智慧,安神志,开心窍。诸药配合滋肾平肝,平衡阴阳,益智安神,多动诸症悉除目前西医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仍以中枢神经兴奋剂为首选,以利他林片为代表药物,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出现如食欲减退、失眠、心动过速等副作用,且停药复发率较高,令不少家长产生畏惧心理,难以完成疗程。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采用中医药治疗,疗效与西药相近,但副作用却明显减少,且能顾及多动症儿童常见伴随病征,如面色无华、失眠、多梦等,复发率极低,显示出中医药治疗这种疾病的优势与潜力,值得努力发掘与探讨。但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单靠服药,而应与教育、心理支持、营养调节等同时进行,综合调治,方能达到更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905.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5.

  (编辑毅 文)

  作者单位:510130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

作者: 杨穗红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