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期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23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0月贵州省龙里县妇幼保健院儿科23例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并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对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  对2000年1月~2004年10月贵州省龙里县妇幼保健院儿科23例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3例病例中19例治愈,2例转院,2例死亡。 结论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并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对降低其病死率是非常有效的。
    
  关键词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儿童 病死率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表现为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 [1] 。多发于2~7岁健康儿童,病死率高,故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降低儿童病死率的有效方法。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23例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岁10个月~4岁6个月;城镇3例,农村20例;病后就诊时间为5h~2d。
   
  1.2 诊断要点 (1)2~7岁的健康儿童,夏秋季节突起高热,伴反复高热、脑病和(或)休克者;(2)肛拭子或灌肠取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红细胞;(3)大便培养分离出志贺菌属痢疾杆菌。有(1)(2)项可初步确诊,有(3)项可确诊。
   
  1.3 临床资料 (1)病因:发病前2~3d进食不洁饮食19例,无明显诱因4例。(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8.5℃~40℃18例,体温>40℃5例),以感染性休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为主要表现的有10例,以反复惊厥(脑微循环障碍型)为主要表现的有11例,同时具有这两种表现(混合型)的有2例。
   
  1.4 实验室检查 所有病例白细胞均增高(13.8~21.9×10 9 /L),其中肛拭子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少量红细胞有15例,温盐水灌肠镜检有成堆的脓细胞、少量红细胞的有8例。大便培养分离出志贺菌属痢疾杆菌23例。
   
  1.5 治疗 (1)控制高热与惊厥:①退热用物理降温,加1%温盐水1000ml灌肠或酌情使用退热剂;②躁动不安或反复惊厥,可采用冬眠疗法用氯丙嗪和异丙嗪各1~2mg/kg,2~4h可重复1次,共2~3次,必要时加苯巴比妥钠5mg/(kg·次)肌注,或用水合氯醛40~60mg/(kg·次)保留灌肠,也可用地西泮0.3mg/(kg·次)(最大剂量≤10mg/次),肌肉注射或静脉缓推。(2)循环衰竭的治疗:①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用2∶1等渗含钠溶液(2份生理盐水∶1份等张碳酸氢钠)20ml/kg于1~1.5h快速静滴(最大量≤300ml/次)以补充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纠正酸中毒;之后,可以用1/2~2/3张的液体继续输液,视休克纠正的情况确定输液量的多少。②改善微循环:抗胆碱能药如山莨菪碱(654-2)1~3mg/kg,每10~15min静脉注射1次,直至患儿面色转红,肢体温暖,血压上升,尿量增多。若患儿同时伴有惊厥或呼吸衰竭则选用东莨菪碱,剂量0.01~0.03mg/kg,用法同654-2;α-受体阻断剂如酚妥拉明0.1~0.2mg/(kg·次)以10%GS稀释后静滴,根据反应调节滴速;β-受体兴奋剂如多巴胺,常用剂量2~5μg/(kg·min);③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应早期使用,0.2~0.5mg/(kg·次)静滴,每天1~2次,疗程3~5d;④心功能不全时可使用强心药物如西地兰。(3)脑水肿的处理:①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给予吸氧;②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降颅压减轻脑水肿,剂量0.5~1g/(kg·次)静滴,每6~8h1次,疗程3~5d,可与50%葡萄糖液交替使用。也可短期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剂量同上。(4)抗感染:为迅速控制感染,选用两种敏感抗菌药物,如丁胺卡那霉素,头孢曲松钠剂量20~80mg/(kg·d)或头孢噻肟钠(剂量每8h50mg/kg),静脉给药。(5)出现呼吸衰竭的患儿,慎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用呼吸机。
   
  1.6 结果 治愈19例,转院2例,死亡2例。
    
  2 讨论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是痢疾杆菌,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分为A、B、C、D4群,即志贺菌、福氏菌、鲍氏菌、宋内菌,我国以福氏菌多见。各群志贺菌死亡裂解后均释放内毒素,A群、B群和D群可产生外毒素,称志贺毒素。志贺毒素具有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等三重作用。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机体对细菌毒素产生异常强烈的过敏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关。中毒型菌痢可发生脑水肿甚至脑疝,出现昏迷、抽搐及呼吸衰竭,是中毒型菌痢死亡的主要原因 [1] 。本院所收治的23例病例中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的10例患儿和以反复惊厥为主要表现的11例患儿中,除2例转上级医院救治外其余的19例经积极的治疗全部治愈,而混合型的2例患儿虽然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呼吸衰竭。综上所述,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虽然发病率低,但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故加强卫生宣传非常必要,要求基层卫生工作人员施行“三管一灭”:管理好水源、食物和粪便、消灭苍蝇。教育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把住病从口入,做到“四不吃”:不吃生冷蔬菜和饮食、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未经处理的剩饭剩菜。这样可减少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发生,从而降低儿童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41.
    
  (编辑海 天)

  作者单位:551200贵州省龙里县妇幼保健院 

作者: 夏云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