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婴幼儿肺炎并中毒性脑病36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肺炎是儿科多发病,中毒性脑病是导致婴幼儿肺炎病情加重和致死的重要因素,早期防治是降低肺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1993~1999年收治婴幼儿肺炎并中毒性脑病3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诊断标准在确诊肺炎后出现下列症状与体征者,可考虑为中毒性脑病:(1)烦躁、嗜睡8h以上,两眼上翻,凝视、斜视。...

点击显示 收起

  肺炎是儿科多发病,中毒性脑病是导致婴幼儿肺炎病情加重和致死的重要因素,早期防治是降低肺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1993~1999年收治婴幼儿肺炎并中毒性脑病36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诊断标准在确诊肺炎后出现下列症状与体征者,可考虑为中毒性脑病:(1)烦躁、嗜睡8h以上,两眼上翻,凝视、斜视;(2)球结合膜水肿,前囟隆起;(3)昏迷、昏睡、反复惊厥(排除低钙及高热惊厥);(4)瞳孔改变,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5)中枢性呼吸节律不整,紊乱或暂停;(6)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如有(1)、(2)项出现,提示脑水肿,伴其他1项以上者可确诊。另头颅脑CT或MR检查有脑水肿表现者也可协助诊断。
   
  1.2 临床表现 在早期除肺炎症状及体征外,突出表现在神经系统方面,其中嗜睡22例,烦躁26例,反复惊厥19例,浅昏迷4例,呼吸衰竭2例,巴氏征阳性4例,颈项强直34例,肢体瘫痪2例,凝视、斜视、瞳孔改变14例。
   
  1.3 辅助检查 36例均做脑脊液检查,外观均透明,颅内压均有一定程度增高,细胞数3例为20×10 6 /L,其余均在正常范围,潘氏试验、氯化物、蛋白质定量均正常。有29例做头颅CT或MR检查示轻度脑水肿。
   
  1.4 治疗及转归 全部病例均采用综合疗法。主要治疗措施为:(1)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2)早期给予酚妥拉明、多巴胺、山莨菪碱等改善心肺功能及体内微循环。(3)同时给予地塞米松、甘露醇、速尿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及清除氧自由基。(4)营养,对症支持治疗。治愈35例,死亡1例,病死率2.7%。

  2 讨论
    
  肺炎并发中毒性脑病是儿科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要及早防治。肺炎并中毒性脑病的主要症状是颅内压升高,但由于患儿前囟未闭,颅骨骨化不 全,有时颅内压高而症状不明显,临床上观察肺炎患儿出现意识障碍,嗜睡达8h以上,前囟紧张,提示脑水肿。若再出现反复抽搐、呼吸节律不整或瞳孔异常改变,即可初步诊断,再行腰穿做脑脊液检查或头颅CT及MR检查可确诊,对提高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在肺炎极期,因气体交换障碍而产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引起脑组织微循环障碍,加重脑组织缺氧,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脑组织代谢障碍,神经细胞ATP供应不足,Na + —K + 转运功能降低,引起Na + 内流,K + 外流,Ca 2+ 内流,神经细胞及血管周围水钠潴留,发生弥散性脑水肿;此外肺炎致病菌及其毒素也可致脑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血管源性与细胞毒性脑水肿;在病变过程中,氧自由基也可加重脑水肿。
   
  针对以上分析,治疗上宜采取综合疗法。小剂量酚妥拉明、多巴胺及山莨菪碱能改善机体微循环(如脑、肺、肝、肾等),改善肺通气功能,临床上使用4~6次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对于颅内高压的处理笔者采用小剂量甘露醇(按每次每kg体重0.25~0.5g)与速尿合用的方法,可迅速降低颅内压,又可减少或防止常规剂量使用甘露醇(按每次每kg体重1g)后可能导致的心衰,本组36例均未发生心衰。糖皮质激素能减少炎症渗出,稳定细胞膜,保护溶酶体,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脑脊液生成,抑制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和花生四烯酸的释放,故笔者短期大剂量使用地塞米松,效果明显。同时注意补充液体,防止脱水后造成电解质紊乱,原则上是快脱慢补,使患儿在补液过程中处于轻度脱水状态,疗效良好,病死率明显降低。 

  (编辑云 兆)

  作者单位:551800贵州省金沙县人民医院

作者: 丁常碧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