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新生儿窒息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调查1998年1月~2004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有窒息史的新生儿为随访对象,对其婴幼儿时期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以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等进行随访。并与同期无窒息史的小儿做比较。结果(1)出生时有窒息史患儿在婴幼儿时期反复呼吸......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调查1998年1月~2004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有窒息史的新生儿为随访对象,对其婴幼儿时期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以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等进行随访。并与同期无窒息史的小儿做比较。 结果  (1)出生时有窒息史患儿在婴幼儿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26.3%,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6.7%(P<0.01);(2)新生儿轻度窒息与婴幼儿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无关(P>0.05);(3)新生儿中、重度窒息与婴幼儿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相关性(P<0.01);(4)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相关性(P<0.01);(5)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无关(P>0.05)。 结论  新生儿窒息与婴幼儿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明显相关,相关因素包括中、重度窒息、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等。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婴幼儿 呼吸道感染 反复
     
  近年来,研究表明新生儿窒息与反复呼吸道感染(RRI)都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改变 [1,2] ,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未见有关方面的报道。为此,本文对新生儿窒息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住院,有新生儿窒息史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诊断符合文献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3] 共80例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窒息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岁8例,1~3岁6例,>3岁6例。中度窒息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岁12例,1~3岁16例,>3岁12例。重度窒息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岁3例,1~3岁12例,>3岁5例,均经治疗痊愈出院,无后遗症。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无新生儿期窒息史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窒息组与对照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等因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设计随访调查表格,内容包括家族史、窒息史、湿疹史,<6个月时毛细支气管炎病史,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收入、居住环境等。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按《实用小儿呼吸病学》中诊断标准进行 [4] 。
    
  1.3 统计学方法 均采用χ 2 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新生儿期窒息不同年龄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 见表1,可知新生儿期窒息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表1 不同年龄组RRI发病情况(略)
    
  2.2 新生儿窒息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轻度窒息20例患反复呼吸道感染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 2 =0.24,P>0.05)。新生儿期窒息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26.3%,显著高于对照组6.7%(χ 2 =8.96,P<0.01);中、重度窒息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19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 2 =12.12,P<0.01)。
   
  2.3 新生儿期窒息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单因素分析 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单因素比较 (略)
    
  从表2可知,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父母的文化水平与家庭经济收入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新生儿窒息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中、重度窒息、父母文化、家庭经济收入具有相关性(P<0.01)。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症状之一,虽经早期积极治疗治愈后,但由于其免疫功能的损伤,婴幼儿时期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发生窒息的小儿(P<0.01)。
   
  新生儿期窒息是导致婴幼儿时期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窒息程度与免疫抑制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符,提示新生儿窒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窒息治疗后在婴幼儿时期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有关,表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本研究证实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其机制可能为新生儿窒息导致肺不能充分膨胀、肺液不能正常吸收、肺血流灌注不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肺的顺应性降低等不良后果,窒息后肺损伤修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此,围产期防止胎儿缺氧窒息及出生后的早期积极治疗、早干预,是预防婴幼儿时期并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本文探讨新生儿窒息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提高产科质量特别是围产期质量,对降低婴幼儿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肖力,蔡定邦,庄思齐,等.窒息新生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机制探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0):593-594.
   
  2 王斌,赫崇宁,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测定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3):148.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0-405.
   
  4 冯益真,张瑞凤,谢荣银.实用小儿呼吸病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207-209.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558000贵州省黔南州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田永波 葛一飞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