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疗效。方法将46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0。5~1g/(kg·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红蛋白(Hb),并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组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疗效。 方法 将46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0.5~1g/(kg·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红蛋白(Hb),并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 结果  治疗组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b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 结论  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ABO溶血 新生儿
      
  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是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中最多见的一种,是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病例可以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院应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新生儿科自2002年7月~2004年7月,收治的ABO-HDN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VIG(成都蓉生药品有限公司生产)0.5~1g/(kg·d)、静滴1次/d、连用1~3天,治疗期间密切注意黄疸进展和临床症状,一旦符合换血指征立即给予换血治疗。
    
  1.3 诊断标准 [1]  (1)ABO系统母子血型不合,临床有黄疸、贫血和溶血症状;(2)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或)抗体释放试验和(或)游离抗体测定阳性者。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儿入院后即采静脉血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Hb)水平,并在治疗后24h、72h复查TBIL及Hb,用经皮测胆仪(日本产JM102型)动态监测胆红素值,统计黄疸消退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TBIL、Hb、黄疸消退时间比较见表2。治疗组有2例具有换血指征均无须换血而治愈,对照组1例有换血指征者转上级医院换血治疗。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略)
    
  表2 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略)
    
  3 讨论
    
  ABO-HDN是由血型抗原免疫后引起的同族溶血性疾病,靶细胞为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致敏的红细胞外覆盖有IgG抗体,其效应细胞为大颗粒淋巴细胞中的杀伤细胞,杀伤细胞的Fc-IgG受体与致敏红细胞IgG抗体结合可导致红细胞死亡及溶血。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功能不足,溶血后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因此,快速有效地控制溶血、降低血中胆红素的浓度是治疗ABO-HDN的关键。IVIG是一种高纯度、冻干的人血免疫球蛋白,保持了人血IgG的结构及Fab、Fc的完整片断,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双重作用。20世纪90年代Robo和Erga先后报道应用IVIG治疗ABO-HDN数例 [2,3] 。近年来,国内也有多篇相关报道 [4] 。其作用机制是外源性IgG-Fc片断与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封闭了它对致敏红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阻断了溶血途径 [5] 。
   
  本文资料显示:两组在治疗前TBIL、Hb差异无显著性的前提下,治疗后24h、72h的TBIL、Hb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b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因此证实IVIG具有阻断溶血、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病程及防止贫血的作用。但治疗时应注意,由于IVIG对已溶血破坏的红细胞无效,不能降低体内已产生的胆红素水平,因此宜早期、大剂量使用IVIG,同时结合光疗、白蛋白等综合治疗。治疗组24例中无一例需要换血,全部治愈,也未发生发热、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本文提示:大剂量静脉注射IVIG治疗ABO-HDN具有疗效显著、使用安全、避免换血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31-532.
   
  2 Sato K,Hara T,Kondo T,et al.High-dose intravenous gammaglobulin therapy for neonatal immune hemolytic jaundice due to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Acta Pediatr Scand,1991,80(2):163-166.
   
  3 Rabo J,Albrech K,Casch P,et al.High-dose 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therapy for Hyperbilirubinemid caused by RH hemolytic disease.J Pe-diatr,1992,121:93-97.
   
  4 王卫,陈晓文,陈克正.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2(4):310-311.
   
  5 吴仕孝.新生儿溶血病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72-74.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430080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儿科(原第一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医院儿科)

作者: 董质冰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