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8期

不同体液状态下婴幼儿头皮静脉压的测定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不同体液状态下婴幼儿头皮静脉压(SVP)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60例正常体液、95例脱水及52例心衰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去枕平卧,用7号头皮针穿刺头皮静脉后,在安静状态下,于治疗前后用506新生儿监护仪的测压装置测量患儿头皮静脉压。结果中重度脱水患儿SVP值较正常降低,心衰患儿SVP增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体液状态下婴幼儿头皮静脉压(SVP)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正常体液、95例脱水及52例心衰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去枕平卧,用7号头皮针穿刺头皮静脉后,在安静状态下,于治疗前后用506新生儿监护仪的测压装置测量患儿头皮静脉压。结果  中重度脱水患儿SVP值较正常降低,心衰患儿SVP增高。结论  在无外周循环衰竭的情况下,头皮静脉压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在临床上可指导脱水补液及判断心衰纠正与否。

  【关键词】  婴幼儿;头皮静脉压;体液
   
    1989年滕毓增等报道了用输液管法测婴幼儿头皮静脉压[1]。为了解不同体液状态下婴幼儿头皮静脉压(scalp venous pressure,SVP)的变化,笔者分别对正常体液、体液丢失(脱水)及体液潴留(心衰)状态的婴幼儿进行了SVP测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均为≤3岁婴幼儿。

  1.1.1  正常体液组  随机选取60例上感、气管炎患儿为对象,其中~1岁27例,~2岁18例,~3岁15例。全部病例病情轻,饮食正常,心肾功能正常。

  1.1.2  体液丢失组  选取无心功能障碍的小儿肠炎合并脱水患儿95例,其中轻度脱水41例,中度29例,重度25例。

  1.1.3  体液潴留组  选取心衰患儿52例,其中肺炎合并心衰33例,先心病心衰15例,急性肾炎合并心衰 4例。

  1.2  所用仪器及测量方法  使用506新生儿监护仪的测压装置,管路用生理盐水肝素(1u/ml)充满,压力传感器尖端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测前将压力参数调至零。患儿去枕平卧,用7号头皮针穿刺头皮静脉,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在原发病治疗前后测量,连续记录10min,于即刻、5min和10min取值,并计算其平均值为SVP值。

  2  结果

  2.1  正常体液组SVP值  见表1,3个年龄段之间SVP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1  正常体液组SVP值  (略)  注:①②、②③、①③相比,t值分别为0.217、0.750、0.667,P>0.05;与④相比,①、②、③ t值分别为0.212、0.419、0.561,P>0.05

  2.2  轻、中、重度脱水SVP值  见表2。与正常体液组相比,SVP值的降低在轻度脱水组差异无显著性,而中、重度脱水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且后二者之间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

  2.3  心衰组在心衰纠正前后SVP值  见表2。与正常组相比,SVP增高在心衰纠正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心衰纠正后差异无显著性。表2  不同体液组SVP值  (略) 注:(1)重度脱水与正常体液之间经F检验P<0.05;(2)与正常体液组相比,①、⑤ t值分别为1.489、1.098,P值均>0.05;②、④ t值分别为5.36、22.18,P值均<0.01;③ t′=14.31,P<0.01

  3  讨论

  测定中心静脉压(CVP)需要放置中心静脉导管。这种操作创伤大,需要熟练的穿刺技术,并有发生大出血、血胸、气胸、感染等危险。在儿科,尤其是基层医院,不易被接受。周围静脉压不能完全代替CVP,但若无外周循环衰竭,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VP[2]。与其他周围静脉相比,头皮静脉距心脏近,因此SVP与CVP差别小;头部肌肉少,故由于肌肉收缩对静脉压造成的影响小;头皮静脉之间、头皮静脉与颅内静脉间广泛交通吻合,且颈内静脉不易塌陷[3,4],因此SVP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CVP。

  心衰时由于心脏排血功能障碍,CVP增高[2,5],SVP也增高。轻度脱水时,由于容量血管收缩、肾小管回吸收水钠等代偿,静脉压降低不明显;随着脱水加重,血容量明显减少,机体不能完全代偿,容量血管充盈不足,静脉压降低。因此,SVP可反映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变化,在心衰和脱水的诊断与治疗上有指导意义。

  周围静脉压个体差异较大,不同个体正常值有时相差很明显,但同一个体却很稳定[6]。本组资料中,正常体液组SVP最高15cmH2O,最低5cmH2O,因此临床上不能仅凭SVP值做判断,而应注意综合分析。由于病源及条件所限,本组资料未能同时测定CVP,SVP与CVP的关系待进一步研究。尽管如此,在基层医院中,SVP的监测仍有一定临床意义,使用输液管法测定SVP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滕毓增,许云珍.输液管法测婴幼儿头皮静脉压.实用儿科杂志,1989,4(1):54.

  2  冯新为.病理生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96.

  3  徐恩多.局部解剖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

  4  于频.系统解剖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17.

  5  樊寻梅.实用儿科急诊医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10.

  6  湖南医学院.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32.

  作者单位: 063001 河北唐山,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

   (编辑:刘  俊)

 

作者: 戴玉良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