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1期

小儿急性中毒的液体疗法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急性中毒是儿科常见的急重症。由于毒物种类、中毒途径、中毒程度不同,因此病情较复杂,体液紊乱的情况也各异。严重中毒常伴有休克、脑水肿、肾衰竭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使液体疗法更加复杂。以上情况决定了液体疗法在小儿急性中毒抢救中的重要作用,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引起严重后果。...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中毒是儿科常见的急重症。由于毒物种类、中毒途径、中毒程度不同,因此病情较复杂,体液紊乱的情况也各异。轻者可无体液紊乱,也不需输液,重者常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有时可同时有多种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即使无体液紊乱,也常需输液治疗。有时因治疗失误引起医源性体液紊乱。严重中毒常伴有休克、脑水肿、肾衰竭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使液体疗法更加复杂。以上情况决定了液体疗法在小儿急性中毒抢救中的重要作用,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引起严重后果。处理时必须具体病例具体分析,以下就急性中毒可能发生的常见体液紊乱的防治问题进行讨论如下。

  1  合理使用维持液

  对无明显体液紊乱者,常用10%葡萄糖维持液静脉滴入,以促进毒物的排泄,但若输入过多,可引起低血钠或低血钾等,应予以注意。

  2  纠正脱水

  某些毒物,如毒蘑菇、砷、铜、汞、锑及某些食物中毒,可引起较重的呕吐、腹泻,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失衡。急性中毒的脱水多为水与钠同时丢失,故以等渗脱水为多,其液体疗法常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入。

  3  低血钾的防治

  急性中毒的患儿,可因呕吐、腹泻,或使用利尿药、脱水药、激素及输入大量不含钾液体,而引起低钾血症。故应监测血钾。若患儿血钾、尿量正常,并能正常进食者,可不必补钾,但需注意观察;对输液量较多者,应适当补充钾盐。已发生低钾者,应根据低钾的程度补充,一般婴幼儿可按KCl 0.2~0.4g/(kg·d),年长儿剂量偏小,可口服或静脉补充,并应按补钾的原则进行,即无尿时暂不补钾,氯化钾浓度0.15%~0.3%,速度不宜过快。

  4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患儿可因腹泻使HCO-3丢失;毒物本身是酸性物质(如水杨酸等酸性毒物);毒物代谢形成酸性产物(如甲醇可分解成甲酸或甲醛);毒物干扰代谢,使体内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合并休克、肾衰竭等,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治疗原则是尽量去除病因,可根据病情选用碳酸氢钠、乳酸钠,但在补碱时应避免用高张液体,并防止操之过急,否则可引起低钾、低钙、高钠、碱中毒等,有心功能不全者,尚有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危险。

  5  防治低钠血症

  急性中毒时因用利尿药、脱水药或腹泻等,使钠排出增多,若不补充钠盐,可发生低钠血症,故应适当补充。

  6  防治水中毒

  急性中毒时,可因用过多的清水洗胃,或输入过多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液等,而致水中毒。发生后,应限制液量摄入,可用利尿药、脱水药,重症者可用3%NaCl液6~12ml/kg,约可使血钠提高5~10mmol/L,可先补充6ml/kg,输入速度应缓慢,用1~2h输完。以后视具体病情而定。若同时有代谢性酸中毒,也可用等量的5% NaHCO3或5.6%乳酸钠。补钠时应严密观察,若出现血容量过多或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应及时调整浓度和速度,必要时停用。

  7  其他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
  
  (1)因利尿、过多输液及碱中毒等因素引起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钾等;(2)因毒物引起溶血、肾衰竭等因素,导致高血钾、高血镁等;(3)因利尿、呕吐、碱性药物使用过多等,引起代谢性碱中毒;(4)因毒物抑制呼吸中枢,或脑水肿等引起呼吸衰竭时,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或因毒物兴奋呼吸中枢,引起过度换气,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对上述情况,应注意分析病情,监测血生化、血气分析及血浆渗透压等,以便正确识别、及时处理。

  8  重症急性中毒

  可合并休克、肾衰竭、脑水肿、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应按相应的原则实施液体疗法。

  作者单位: 271500 山东东平,东平县妇幼保健院

  (编辑:李建伟)

  (收稿日期:2005-11-14) 

 

作者: 李梅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