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1期

浅谈小儿啼哭的原因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啼哭,从新生儿落地的一瞬间就成为判断新生儿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生后哭声响亮证明新生儿建立了正常的呼吸,反之哭声微弱或不哭则提示存在着窒息,需紧急处理。新生儿时期“哭”是一种本能性反应,这段时期的啼哭多属生理性的,并不表示机体有什么异常变化。“哭”是小儿表达痛苦或要求的一种方式,也成为家长求......

点击显示 收起

     啼哭,从新生儿落地的一瞬间就成为判断新生儿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生后哭声响亮证明新生儿建立了正常的呼吸,反之哭声微弱或不哭则提示存在着窒息,需紧急处理。新生儿时期“哭”是一种本能性反应,这段时期的啼哭多属生理性的,并不表示机体有什么异常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枢神经系统逐步发育完善,哭声所表达的含义也日益丰富。“哭”是小儿表达痛苦或要求的一种方式,也成为家长求医的唯一主诉。医护人员应细心观察,根据小儿哭闹的声调、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分析其苦恼的原因,及时做出判断。小儿“哭”的原因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原因。

  1  非疾病性原因

  (1)饥饿性哭闹:最为常见,此时哭声响亮,时哭时停,间歇时伴觅食动作或啃拳头,经详细检查并不能发现病理状态。(2)情绪变化,衣着过多或过少,被褥过重,室温过高或过低,尿布潮湿,蚊虫叮咬,睡眠不足等凡能引起小儿不适的原因均能引起哭闹。(3)要挟性哭闹:小儿已把哭闹作为借此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2  疾病性原因

  (1)小儿夜啼:如同时伴睡眠不安、多汗、枕后秃发,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早期表现。营养不良小儿好哭,但哭声无力。(2)上呼吸道或口腔感染时,表现为进食时哭闹,伴鼻塞、流涎、口臭等症状。(3)外耳道疖肿或中耳炎穿孔,外耳道异物,小儿常表现为抓耳,烦躁不安,牵拉耳廓时哭声更大。(4)婴儿阵发性腹痛:此时患儿大声哭闹,面色潮红。腹胀,双拳紧握,两腿屈曲,手足厥冷,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在排便或排气后缓解,哭声随之停止。多由腹泻或肠道寄生虫引起,也可因消化不良,产生肠胀气或肠蠕动亢进。(5)哭声伴发绀、喘鸣、鼻翼煽动,为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表现。如只在哭闹时才出现气急和发绀,多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6)肠套叠:患儿呈剧烈持续性哭闹不安,伴频繁呕吐,脸色苍白,出汗。6~12h后出现黏液血便,检查可见腹部腊肠样包块。(7)排便前啼哭多见于便秘、腹泻或膀胱炎、尿道口炎。排便哭闹多见于肛裂或直肠炎、乙状结肠炎引起排便时疼痛或里急后重不适感。(8)“脑性尖叫”的特点为哭声急、音调高、停止快,提示颅内压升高,见于新生儿颅内出血,脑膜炎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伴有喷射性呕吐、昏迷抽搐等症状,检查时可见前囟饱满、脑膜刺激征阳性。因婴儿时期骨缝未闭,所以颅内压增高症状往往不明显。(9)蛲虫感染也是小儿啼哭的常见原因,如仔细观察可发现小儿肛门周围有白线头样的蛲虫。

  对于小儿哭闹,护理人员应多加留意仔细观察,辨明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对于生理性哭闹也应及时去除原因。疾病性哭闹则需密切观察,结合其伴随症状能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更早为小儿解除病痛。

  作者单位: 300300 天津,天津市东丽区卫生防病站

  (编辑:商洁)

  (收稿日期:2005-09-29) 

作者: 崔秀荣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