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1期

思密达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迟退性黄疸50例疗效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新生儿黄疸延迟消退临床上比较常见,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年来笔者选用思密达、茵栀黄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自2001年2月~200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资料比较完整的新生儿迟退性黄疸100例,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均在205。2μmol/L以上,且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进行随机分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新生儿黄疸延迟消退临床上比较常见,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年来笔者选用思密达、茵栀黄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01年2月~200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资料比较完整的新生儿迟退性黄疸100例,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均在205.2μmol/L以上,且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50 例,男28 例,女22 例;早产儿8 例,足月儿42 例;日龄15~50天,平均32 天。主要病因为母乳性黄疸9 例,感染因素20 例,围产因素9 例,血管外溶血6 例,原因不明6 例;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258.2 ±45.7)μmol/L。对照组50例,男31 例,女19 例;早产儿6 例,足月儿43 例,过期产儿1例;日龄16~53天,平均34天。主要病因为母乳性黄疸11 例,感染因素18 例,围产因素8 例,血管外溶血7 例,原因不明6 例,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242.7 ±51.6)μmol/L。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在日龄、性别、病因及黄疸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保护肝细胞,胆红素高于300μmol/L者应用光疗、静滴白蛋白。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鲁米那4~8mg/(kg·d)、可拉明100mg/(kg·d);治疗组口服思密达1.5g,tid,静滴茵栀黄5ml/d。两组疗程均7~14天。第8天取静脉血复查胆红素。

  1.3  结果 

  治疗1周后胆红素下降值对照组为(126.7±58.6)μmol/L,治疗组为(189.6±68.5)μmol/L,经统计学处理,t=4.93,P<0.01,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2  讨论

  新生儿迟退性黄疸比较常见,病因复杂,本组以感染、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及血管外溶血为主,部分患儿原因未明。感染、窒息、酸中毒可致新生儿摄入不足,肠蠕动减少,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肠道重吸收增加,造成高胆红素血症[1];而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含有较多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有关,它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链产生未结合胆红素,从小肠吸收增加肠肝循环。足月新生儿在生后3~5天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即成熟,故对于新生儿迟退性黄疸,单纯采取降低未结合胆红素方法,应用白蛋白、肝酶诱导剂,往往不能取得满意效果。茵栀黄注射液内含茵陈、山栀子、大黄、黄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芩提取物中主要含黄芩苷元、黄芩苷、汉黄素,能利尿、抗过敏及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栀子中含有栀子素、红花素、黄酮类等,能减少血胆红素,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茵陈中含有茵陈酮、叶酸、β-蒎稀等,除能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利胆外,还能拮抗溶血,改善丙氨酸转移酶及退黄等,三者协同作用,能达到明显的退黄作用[2]。思密达为胃黏膜保护剂,可吸收黏着固定和清除肠道结合胆红素,减少肠-肝循环,降低血胆红素浓度,通过与黏膜糖蛋白结合,修复、改善肠道环境,提高黏膜屏障,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而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3]。近年来在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笔者联合应用思密达、茵栀黄治疗新生儿迟退性黄疸50例,胆红素7天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两者联用可以加速胆红素的代谢,有利于缩短病程。据笔者观察,用药后除部分患儿轻度腹泻外,未见其他毒副作用,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Tan KL, Skurr BA. Yip phototherapy and the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response in neonatal hyperbili rubinemia. J Peditrics,1992,120(2 pt 1):306.

  2  傅浩中,赖利玲,黄文清,等.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小儿蚕豆病50例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12):762.

  3  王宏霞.综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9):745.

  作者单位: 1 221131 江苏徐州,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儿科

        2 221300 江苏邳州,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编辑:刘俊)

  (收稿日期:2005-10-19) 

作者: 范红建,刘兆开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