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24例诊治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先兆期预防性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出现心力衰竭先兆时立即给予吸氧、镇静剂等处理,1h后病情不见好转者预防性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对照组心力衰竭期才给予强心治疗。结果两组心力衰竭控制时间比较差异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先兆期预防性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临床疗效。方法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出现心力衰竭先兆时立即给予吸氧、镇静剂等处理,1h后病情不见好转者预防性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对照组心力衰竭期才给予强心治疗。结果  两组心力衰竭控制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婴幼儿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先兆期立即给予吸氧、镇静剂等处理,病情不见好转者预防性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心力衰竭控制快、效果好。
   
  【关键词】  婴幼儿;重症肺炎;心力衰竭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儿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本文对此类患儿在心力衰竭先兆期即给予预防性强心治疗24例,并以同期心力衰竭期才给予强心治疗24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0~2005年收治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共48例,按年龄、体质、病情相似配对分成两组。多为冬春季发病,病程1~5天。治疗组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对照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3~6个月2组各16例,6个月~1岁2组各8例。

  1.2  诊断标准  48例均具有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表现,诊断均符合1985年全国儿科会议修订后的《关于婴幼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平喘、补液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出现心力衰竭先兆时立即给予吸氧、镇静剂等处理,1h后病情不见好转者预防性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对照组心力衰竭期才给予强心治疗。毒毛旋花苷K 0.007mg/kg静注,每6~12h 1次或西地兰,首次给洋地黄化总量(0.03~0.04mg/kg)的1/2,余量分2次,每隔4~6h 1次,洋地黄化12h开始给予维持量,维持量的疗程根据病情而定,心力衰竭缓解期停用[1]。

  2  结果

  两组心力衰竭控制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心力衰竭控制比较  (略)

  3  讨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当前小儿呼吸道疾病仍然是常见病,肺炎在儿科疾病中仍占“五个一”的位置,即在门诊就诊患儿中肺炎占第一位。住院患儿中肺炎占第一位。危重患儿中肺炎占第一位,危重患儿引起器官衰竭中肺炎是第一位,死亡患儿中肺炎占第一位。婴幼儿重症肺炎易合并心力衰竭是重症肺炎最常见的类型,是儿科危重急症,因此,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治仍不容忽视[2]。心力衰竭分3期:(1)心力衰竭先兆期:为肺动脉高压期,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急,烦躁不安,颜面发绀或苍白,心率增快(且<180次/min),呼吸增快(且<60次/min),肺部啰音增多。(2)心力衰竭期: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及发绀持续加重,心率≥180次/min,呼吸≥60次/min,肝脏迅速增大。(3)心力衰竭缓解期:上述症状逐渐缓解。本文两组疗效比较,说明在心力衰竭先兆期立即给予吸氧、镇静剂等处理,病情不见好转者预防性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心力衰竭控制快、效果好,所以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诊治的关键。对照组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力衰竭控制时间长达10天,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采用洋地黄药物外,还应用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及心肌代谢复活药物等[3],可见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特别是那些复合畸形并致多次心力衰竭发作者成为治疗中棘手的问题,临床上要尽早给予抗心力衰竭治疗,并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保护这部分患儿渡过心力衰竭关,等待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7.

  2  袁壮,薛新东.儿科急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5.

  3  王慕逖.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8.

  作者单位: 255400 山东临淄,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

  (编辑:朱兆耘)

作者: 祝润之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