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期

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外脏器损害84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合并肠外脏器损害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10月~2006年12月收住院并确诊为RV肠炎的13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4例患儿中84例合并肠外脏器损害,占62。3%,受累器官中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肝损害多见,分别为83。...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合并肠外脏器损害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年10月~2006年12月收住院并确诊为RV肠炎的13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4例患儿中84例合并肠外脏器损害,占62.7%,其中0~1岁婴儿54例,占64.3%,受累器官中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肝损害多见,分别为83.3%、69.0%、32.1%、17.9%、14.3%,血液系统损害少见(3.6%);(2)实验室检查中所有病例采用酶标法检测粪便中RV抗原均为阳性,血液RT-PCR检测5例(6.0%)RV阳性。除3例死亡之外,其余病例均治愈,治愈率达96.4%。结论 提示RV肠炎合并肠外脏器损害较广泛,临床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应警惕并发症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合理治疗,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发生。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肠外脏器损害

      轮状病毒(RV)感染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是秋冬季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RV感染不仅损害肠道,也可引起肠道外多个器官损害。现将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12月收住院的134例RV肠炎合并肠外脏器损害的8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0月~2006年12月收住院并确诊为RV肠炎的患儿134例,其中男71例,女63例;0~6个月27例(20.1%),6个月~1岁35例(26.1%),1~2岁56例(41.8%),2~4岁16例(11.9%);84例肠外脏器受累(62.7%)。所有病例采用酶标法,检测粪便RV抗原均为阳性,84例肠外脏器受累中,采用RT-PCR方法发现5例(6.0%)血液RV阳性。所有病例无肺、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等原发疾病。

    1.2 临床表现 84例中54例(64.3%)为0~1岁婴儿,30例(35.7%)为1~4岁的幼儿;累及1个肠外脏器者30例(35.7%),累及2个肠外脏器者48例(57.1%),累及多个脏器者6例(7.1%)。

    1.2.1 呼吸系统 共70例(83.3%),其中咳嗽70例,声嘶28例,气喘32例,气促38例,肺部闻及痰鸣音35例,闻及湿性啰音28例,闻及喘鸣音32例。肺部正位X线片示肺部间质性病变25例,少许点片状阴影13例,双肺清晰32例。所有病例除外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支原体及细菌感染。

    1.2.2 心血管系统 共58例(69.0%),其中纳差、乏力、面色不佳38例,烦躁、气促20例,心音低钝,心动过速32例,心动过缓11例,心律不齐15例,所有病例均有心肌酶谱改变,其中CK-MB改变者38例,最高达1053 u/L,心电图40例出现T波低平,32例窦性心动过速,11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窦性心律不齐,3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CK-MB改变者均有心电图异常。

    1.2.3 泌尿系统 共27例(32.1%),其中18例尿常规异常[WBC≥5/HP,RBC≥3/HP,蛋白(+~++)],5例有尿路刺激症状,12例有肾功能异常,其中1例尿素氮高达23 μmol/L,均无水肿,抗“O”、补体C3,CRP及双肾B超均正常。

    1.2.4 神经系统 共15例(17.9%),嗜睡、呕吐9例,烦躁、谵妄3例,抽搐5例;血钠改变9例,<130 mmol/L 6例,>150 mmol/L 3例,1例高达178 mmol/L,脑电图异常10例,表现为局灶性或弥漫性低慢波;脑脊液改变5例,示白细胞数、蛋白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头颅CT均无异常。

    1.2.5 肝脏损害 共12例(14.3%),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100 u/L 7例,100~200 u/L 3例,>200 u/L 2例,均无黄疸指数增高;肝脏B超示6例轻度肿大(2~3.5 cm);所有病例中甲、乙、丙肝病毒抗体均阴性,TORCH均阴性。

    1.2.6 皮肤损害 5例(6.0%),其中3例表现为皮肤粟粒样红疹,2例表现为红斑、斑丘疹,以躯干部为甚,2~3天消退,无色素沉着。

    1.2.7 血液系统 3例(3.6%),2例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分别为45×109/L,53×109/L,1例DIC形成。

    1.3 治疗 所有病例均给予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辅用西咪替丁、思密达止泻,保护、修复肠黏膜,病毒唑抗病毒。其中持续发热、血象高者加用青霉素或头孢哌酮钠抗感染;中毒症状重伴2个以上肠外脏器受累者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400 mg/(kg·d),3~5天;大剂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肌苷以营养心肌,保肾护肝;心肌损害严重者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神经系统受累者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恢复期给予胞二磷胆碱营养脑细胞。2例血小板减少者经用静脉丙种球蛋白5天恢复正常,未用激素。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3例死亡,1例死于全身脏器功能衰竭,DIC形成,1例死于暴发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另1例死于脑水肿、脑疝。其余病例临床症状7~14天消失,心肌酶,肝、肾功能,X线胸片,心电图,脑电图均在1~3周内恢复正常,脑脊液均在7~10天恢复正常。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发生。

    3 讨论

    该组病例从发病年龄、季节、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测均符合典型RV肠炎的诊断[1],RV主要侵犯2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RV感染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还可以引起肠外多个脏器损害,且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相关资料报道RV肠炎合并呼吸系统损害达70%~80%[2],心肌损害达80%[3],泌尿系统损害达61%[4],肝脏损害达10.88%[5]。本组资料显示肠外脏器损害达62.7%,其中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肝损害多见,分别为83.3%、69.0%、32.1%、17.9%及14.3%,血液系统少见,为3.6%。肠外脏器损害以1岁以下婴儿多见,占64.4%,且严重程度高于幼儿组。3例死亡病例均为6个月内的小婴儿,可能与婴儿脏器功能不健全、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有关。RV致肠外脏器损害是较广泛的,但总的预后佳,无后遗症发生,本组治愈率为96.4%。

    RV一般认为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有报道[6]通过呼吸道传播。RV在黏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损害上皮细胞,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复制到一定程度进入血液循环造成病毒血症,从而引起全身多个器官感染。这一点姚英明等[7]在1例腹泻死亡病例的肺组织、脑脊液、腹水、粪便均检出了RV,证实了RV感染发生的病毒血症是造成肠外脏器损害的前提。本组实验检查中,在血液中找到RV者仅5例,占6.0%,与国内周最明等[8]、李宁等[9]学者报道(7%、6.67%)基本接近。许多学者报道RV不易检出,分析其原因有[10]:(1)病毒血症是一过性的,未能把握住检测的时机;(2)病毒血症与患儿腹泻出现的时间不同步;(3)检测手段的敏感性不高,病毒存在量低于最少检出量。

    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RV侵犯肠道的同时,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在疾病的早期发生病毒血症,并导致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明显低下,呈严重抑制状态[11]。故婴幼儿特别是1岁以下的婴儿感染RV可导致肠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并危及生命。我们对2个以上肠外脏器损害者均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3~5天,丙种球蛋白能中和抗体,改变病毒表型,阻止病毒对机体的侵害;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有利于巨噬细胞的吞噬,促进病毒清除,阻止病情的发展,促进疾病痊愈,从而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RV肠炎伴机体内环境紊乱,并发高钠血症也不少见,高钠血症的治疗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应根据高钠血症发生的原因、速度及有无明显循环血量不足进行补液调速,使血钠既不进一步升高,又不下降太快,血钠下降速度控制在0.5~1.0 mmol/(L·h),24 h下降10~15 mmol/L为宜[12]。1例病例血钠178 mmol/L,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抽搐、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等脑水肿、脑疝表现而死亡,其原因考虑为血钠下降过快。由于血钠迅速下降可导致脑细胞内反跳性水肿而加快患儿的死亡,因此,在治疗高钠血症时,补液张力越低,补液速度越慢,以免治疗不当导致死亡。

    RV感染致肠外脏器损害的比例较高,且临床缺乏特殊的症状、体征,作为临床医师在RV肠炎的治疗过程中,应警惕并发症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合理治疗,以免造成误诊、漏诊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4.

2 赵枫,谢孟坤.人轮状病毒肠外感染.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6-B):203.

3 孟昭清.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5(4):210.

4 董金凤.轮状病毒肠炎的肾损害.临床儿科杂志,2003,21(4):238.

5 应爱娟,包云光.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肝侵害.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5(4):223.

6 曾爱红,王清文,何政贤,等.儿童呼吸道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调查.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3):135.

7 姚英民,赵枫,吴建春,等.轮状病毒全身感染1例分析.中华儿科杂志,1997,35(7):357.

8 周最明,梁巧明,杜江,等.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病毒血症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7(1):31.

9 李宁,姚英民,温淑娟.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病毒血症的初步研究.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4):288.

10 张传仓,李宁,姚英明.轮状病毒的病毒血症及肠外损害.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2):753.

11 刘文彬,袁丽,蒋安明,等.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研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13(3):144.

12 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


作者单位:417000 湖南娄底,娄底市中心医院

作者: 肖曼和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