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荆州部分地区合胞病毒流行导致急性下呼吸道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2006年12月~2007年3月荆州部分地区急性毛细支气管感染大流行的病原。方法收集2006年12月~2007年3月荆州部分地区急性毛细支气管感染的分泌物,应用单克隆抗体金方法进行合胞病毒抗原检测。结论此次毛细支气管感染大流行中合胞病毒为感染的主要病原。合胞病毒,感染。...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2006年12月~2007年3月荆州部分地区急性毛细支气管感染大流行的病原。方法 收集2006年12月~2007年3月荆州部分地区急性毛细支气管感染的分泌物,应用单克隆抗体金方法进行合胞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319例中送检273例,阳性率91.2%。结论 此次毛细支气管感染大流行中合胞病毒为感染的主要病原。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合胞病毒,感染;婴幼儿


    自2006年12月第1例男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入住我院儿科病房以来,湖北省监利县及相邻县市发生了319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病例。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确认为由合胞病毒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现将在我科住院的患儿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诊断标准

    (1)发病初期即出现发作性喘憋;(2)体检有双肺呼吸音减低,或有明显的喘鸣音;(3)X线检查,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部分有小片状阴影或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4)痰液黏稠;(5)合胞病毒抗原阳性。

    2 流行病学特征

    病例均发生在2006年12月~2007年3月,男213例,女106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分布以1~3个月占绝对优势的仪态分布(图1),超过1岁的病例3例。从12月上旬起有咳、喘、憋的小儿出现,1月上旬气温在3 ℃以下发病出现第一次高峰,2月中旬发病出现第二高峰。加上1周的潜伏期,气温与发病呈明显的负相关(图2)。患儿地域分布农村明显多于城镇,重症病例绝大多数来源于农村。9%的病例在发病3~7日内有与类似患儿的接触史。据临床观察,从疾病初期至整个排痰期均有传染性。根据部分有明确接触史的患儿调查,估算潜伏期为3~10天,平均6天。

    3 临床特点

    319例中全部具有咳、喘、憋症状,病情严重程度与症状呈正相关。4例30多天的小儿,在无咳憋的情况下表现严重的发绀或严重的呼吸困难。98.2%阵咳,93.4%阵发性哮喘,54.6%憋或呼吸困难,2%低热,0.5%有高热。病毒血症表现不明显。严重病例全部集中在4个月以内。8.7% WBC>10.4 g/L,87.6%的淋巴细胞百分比>4.0 g/L。9.8%心肌酶谱异常(以CK-MB异常为标准),8.7%有心功能异常,3.7%肝功能异常。1例发绀神志不清,经过治疗病情缓解后开始咳喘。2例频发呼吸暂停伴缺氧性抽搐,其中1例因合并中枢呼吸衰竭救治无效死亡,1例排痰有效救治成功。所有病例双肺纹理增粗,45.8%有斑片状阴影,39.8%合并不同程度的肺气肿,且与病情程度相平行。3例有小叶或大叶不张。病程最短5天,最长16天,平均(9±3)天。本组病例痰液黏稠,9.8%的患儿咳嗽反射被抑制。

    4 病原学检查

    收集痰液0.5 ml,在30 min内进行检测,或在2 ℃~4 ℃内冷藏,于24 h内检测。检测原理:试剂盒以胶体全免疫层析及凝集原理为基础,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的抗体致敏硝酸纤维膜(NC膜),检测的特异性通过抗RSV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金标实现的,该胶体全固定于聚酯膜上。试剂盒:(1)金标层析试条(25人份)25条;(2)抽提缓冲液15 ml。试验步骤:(1)将样本稀释在转运培养基中,加0.25 ml或8滴抽提缓冲液于各试管,加0.25 ml转运培养基溶液;(2)充分混匀试管,室温下温育10 min;(3)将试条浸没至指示线;(4)反应15~20 min;(5)结果判定以1条线为阴性,2条线为阳性,0条线试验失败。标本送取率85.0%,阳性91.2%,阴性标本中部分标本送取少于0.5 ml。

    5 讨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极广,是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1],RSV属副粘病毒科肺炎病毒属,为非节段性。国外学者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进行病毒流行病学研究,具有明显的温敏性[2]。据本组资料,1月上旬与2月上旬持续低温,造成了两个发病高峰,说明低温能刺激合胞病毒分裂繁殖。孙利炜等[3]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1992~1994年分离并鉴定96株RSV和一株标准RSV进行RAPD分析,R1型RSV可能为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本次疫情为RSV暴发流行。RSV引起毛细支气管或肺泡炎的主要病原,被感染后的主要症状为咳、喘、憋。本组资料显示1岁以内婴幼儿RSV感染明显高于1岁以上者,以8月内的婴幼儿感染率最高。这是因为婴幼儿出生后第一年是发变态反应的高峰期,RSV感染后机体所产生的免疫不能有效阻止RSV的再次感染[4]。本次RSV流行的高峰期为1~3月份,与车莉等[5]报道的基本一致。另外,统计中男性RSV感染明显多于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6],显示男性患儿呼吸道黏膜对RSV的免疫功能低于女性。

    在此次救治过程中,笔者特别应用了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因为RSV-SIG与RSV竞争细胞受体,阻止RSV与呼吸道黏膜细胞的黏附、结合与侵入,减少呼吸道炎性渗出[7]。在这次合胞病毒感染大流行的救治中,笔者的体会是无论并发症多少,病情轻重都与排痰顺畅与否密切相关。

    (本文图片见封三)

【参考文献】
  1 董继华,江汉珍.呼吸道合胞病毒G基因的扩增.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杂志,1995,15:355-357.

2 Kersulyte D,Struelens MJ,Deplano A,et al.Comparison of arbitrarily primed PCR and macrorestriction typing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s from cystic fibrosis patients.J Clin Microbiol,1995,33:2216.

3 孙利炜,焦立新.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9,13(4):186-187.

4 陈慧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防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3):176.

5 车莉,卢竟,刘成告,等.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原学及临床研究.国际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0,1:15-16.

6 Hussey GD,Apolles P,Arendes Z,et al.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fection in children hospitalized with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fr Med J,2000,90:509-512.

7 Prince GA.Mechanism of antibody mediated viral clearance in immunotherapy of repiratory syncytial viras infection of cottan rats.J Virol,1900,64(3):3091-3092.


作者单位:443002 湖北监利,监利县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陈永英,段新春,涂 玲,徐 莉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