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面部毛母质瘤2例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面部毛母质瘤毛母质瘤又名钙化上皮瘤,是一种好发于头面颈部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很少见。专科检查:左耳前可见一大小约2。5cm×。0cm×。...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面部毛母质瘤

  毛母质瘤又名钙化上皮瘤,是一种好发于头面颈部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很少见。近年我科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患儿,男,4岁。左耳前肿物1年余,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症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四肢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左耳前可见一大小约2.5 cm×2.0 cm×1.2 cm的肿物,表面皮肤颜色暗红,皮温正常,肿物质地较硬,外形近似椭圆,界限清楚,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术前诊断:左耳前肿物性质待查。治疗经过:术前进行血、尿、便三大常规检查及肝功能、胸透、心电图检查,各项结果未见异常后,于全麻下行左耳前肿物切除术。术中切除与肿物粘连的皮肤,见肿物位于皮下,周围有完整的包膜,质硬。病理诊断:毛母质瘤。

    例2,患儿,女,3岁。右耳下肿物6个月余,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症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四肢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右耳下可见一大小约2.0 cm×2.0 cm×1.0 cm的肿物,表现皮肤颜色褐红,皮温正常,肿物质地较硬,外形近似椭圆,界限清楚,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术前诊断:右耳下肿物性质待查。治疗经过:术前进行血、尿、便三大常规检查及肝功能、胸透、心电图检查,各项结果未见异常后,于全麻下行右耳下肿物切除术。术中切除与肿物粘连的皮肤,见肿物位于皮下,周围有完整的包膜,质硬。病理诊断:毛母质瘤。

    2 讨论

    2.1 流行病学情况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年人多见,儿童次之。大多单发,以头颈部较为常见,其次为面部、上肢及躯干。本病为良性肿瘤,不遗传,偶有癌变。

    2.2 组织来源 普遍认为来源于原始上皮胚芽细胞,但也有学者认为其来源于毛细胞或皮脂腺上皮细胞。

    2.3 临床表现 为位于真皮或皮下的实性结节,质硬,直径在2 cm左右,生长缓慢,表面皮肤颜色正常或暗红色或褐红色。肿物可程度不等地隆出皮面,少数瘤体与表皮粘连。因为肿瘤有完整的结缔组织包膜,故周界清楚。

    2.4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表现为深在硬性皮下结节,应与表皮囊肿、皮肤纤维瘤、脂肪瘤等鉴别。确诊主要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大量的嗜碱性基底样细胞,类似毛母质细胞,以及其角化而成的“影细胞”,角化的细胞可发生钙化,甚至骨化。“影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本病偶可癌变,表现为毛母质细胞的异常增生,并可见多数丝状分裂象。

    2.5 治疗 手术切除为唯一的治疗手段,切除完整不复发。


作者单位:066000 河北秦皇岛,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口腔科

作者: 邸瑞玲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