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小儿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小儿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儿科临床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首选药物,但临床用药之前必须做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而且以后也不能再做该药试验。所以我们本着对小儿负责的态度,排除一切引起药物皮试假阳性的因素,正确判断皮试结果,使患儿安全无误的用药。本组对2......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小儿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儿科临床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首选药物,但临床用药之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各教科书规定皮试液注射20 min观察结果。阳性者禁用,而且以后也不能再做该药试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20 min观察结果,局部阳性反应率较高(其中包括许多假阳性),尤其是婴幼儿,局部阳性率可达10%~20%,如此判断有一部分患儿将终生失去该类抗生素治疗的机会。所以我们本着对小儿负责的态度,排除一切引起药物皮试假阳性的因素,正确判断皮试结果,使患儿安全无误的用药。本组对2年来308例皮试假阳性的患儿,通过延长观察时间,重复皮肤试验,合理选用消毒液或做生理盐水对照试验等措施,结果仅有1例为阳性反应,另1例为迟发反应。其余患儿用药后均无过敏反应。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0~5岁的患儿,其中新生儿119例;29天~1岁198例;1~2岁64例;3~5岁27例。皮试20 min后观察结果,皮丘未消失或增大136例,皮丘消失但局部皮肤发红,直径超过1 cm者150例,直径达1.5 cm以上者22例,308例患儿均为局部阳性反应,而无全身症状,故暂定为假阳性。然后进行严密观察,随着时间的延长,皮丘逐渐消失,红晕直径逐渐缩小,观察至40 min后,有297例转为阳性,有11例疑为消毒液影响,经更换1∶5000碘状为0.5%戊二醛消毒,并应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结果有10例转为阴性,仅有1例视为阳性。307例患儿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其中1例用药2天后全身起粟粒大小皮疹,有痒感,停药后消失。其余病例无任何不良反应

    2 原因分析

    2.1 皮试液的影响 常规配制的青霉素皮试液浓度500 u/ml,头孢菌素类皮试液浓度为300 μg/ml,皮内注射0.1 ml,20 min观察结果。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对于小儿来说,皮试液浓度过高,注入量过大或放置时间过长,都会明显增加其阳性率。因此皮试液应现配现用[1]且溶剂应为0.9%氯化钠液。

    2.2 皮肤消毒剂的影响 做皮试选用的皮肤消毒剂大多为75%酒精,或1∶5000碘伏,因其即能达到消毒要求,又便于观察结果。但酒精有扩张局部血管的作用,特别是婴幼儿,由于皮肤较薄嫩,对涂于表面的酒精,有较强的吸入和过滤功能,易导致皮肤潮红,造成假阳性。有碘过敏者也不易用碘伏消毒。

    2.3 观察时间因素 各教科书上都规定为20 min,但在小儿科,特别是婴儿组的患儿,20 min观察结果阳性率甚高,而适当延长观察时间,绝大部分可转为阴性。

    2.4 时间因素 由于人体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激素有时间性周期,夜间皮质激素水平低下,故夜间较白天反应性强,易发生过敏及假阳性[2]。

    2.5 护士心理因素及判断标准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维权意识的加强,以及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纠纷更易发生,加之青霉素可致Ⅰ型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儿生命。为此,一些儿科医护人员在判断皮试结果时,总是过于小心,在明知可能是假阳性的情况下,宁愿错判为阳性也决不判为阴性,从而影响了临床用药。再者,婴幼儿IgE水平很低,过敏试验阳性率应低于成人,但是依成人标准判断,阳性率甚高。有些儿科护士未能严格掌握婴幼儿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2.6 年龄与皮肤特点 小儿皮肤非常薄,毛细血管丰富而脆弱,结缔组织含基质多。含水量较成人高,特别是新生儿、婴儿,其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基膜发育不完善,细嫩松软,注入药物后较易扩散,但吸收慢,故1岁以内的婴儿假阳性率明显高于较大患儿。

    2.7 其他因素 注射部位不当,注射过深,注射针头过粗,以及某些疾病的影响,如猩红热、风疹、皮肤过敏症等。疾病本身可有皮肤充血及皮疹样改变,故容易错判。

    3 护理对策

    3.1 严格掌握皮试液的配制与注射方法 确保浓度和用量的精确性,避免用量过高或注入皮下。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选择上臂掌侧面下1/3处腕横纹上三横指(1岁以下婴儿二横指)正中与腕横纹皮纹平行进针,机械损伤小,注射药物顺流无阻力,可有效地防止假阳性的发生。临床上常用的青霉素皮试液浓度一般为500 u/ml,头孢菌素类300 μg/ml,注射量0.05~0.1 ml,新编临床药物手册提出:小儿青霉素皮试注入量可为0.02~0.03 ml。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年龄组小的患儿,注入量要相应减小,如为新生儿做皮试,若注入0.1 ml,皮丘直径可有0.5~0.8 cm,20 min观察结果,90%以上的患儿局部皮丘未吸收,甚至皮丘变大,而注入0.03~0.05 ml则局部反应明显减少。

    3.2 皮试液现配现用 常温下放置时间不得超过1 h。

    3.3 详细询问过敏史,严格掌握婴幼儿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若患儿在乡镇医院做过皮试且定为阳性,而患儿既往无过敏史,也无家族过敏史,可再做皮试。对于接触过抗生素,且其父母也无过敏史的新生儿,首次用药时可不做皮试。婴幼儿皮试结果判断标准为[3]:阴性:(1)皮丘无改变(或变小),周围无红肿(同习用标准);(2)注射部位发红,可达1.5 cm以上,皮丘不大;(3)皮丘变大,但触之不硬,抚摸时皮丘规则为圆形,局部无痒感。阳性:(1)红晕较大,皮丘>1 cm且发亮,如同即将形成的大泡;(2)红晕不大,皮丘在1 cm左右,色不红,但质地变硬,手指触之不规则,呈椭圆或枣状;(3)局部改变不明显,但局部或全身有痒感。

    3.4 皮肤消毒时动作要轻柔,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同时消毒液应用0.5%~1%戊工醛,因此消毒液对皮肤无刺激,局部皮肤颜色不变,可防止因消毒液刺激而引起的假阳性[4]。

    3.5 夜间尽量不做皮试,尤其是婴幼儿。如确实需做,则应严格操作规程,用新鲜配制的皮试液做皮试。判断结果时,应尽量在日光灯下,细心观察,仔细判断。如疑为假阳性,可在对侧做生理盐水对照试验,用药时应严密观察,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准确判断各类药物皮试结果,是我们护理人员的职责,如确定为阳性,则禁用该抗生素类药物。若疑为假阳性,则应本着对患儿负责的态度,适当延长观察时间,进行复重对照试验,选用无刺激作用的消毒液等措施,以便获得准确结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参考文献】
  1 王雪,李银雪,张素.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1):628.

2 龚佃明,张秀.影响青霉素过敏试验的几个问题.山西护理杂志,1994,8(34):57.

3 叶玉文.国内青霉素皮试研究近况.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1-12.

4 常虹,薜永怀,刘霞.戊工醛可替代酒精做青霉素皮试的效果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6,7:38.


作者单位:272200 山东济宁,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人民医院

作者: 王迎梅,代承香,魏凤梅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