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RouselUclaf公司首先合成了米非司酮。目前米非司酮已广泛用于药物流产,近年来,在治疗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及紧急避孕等方面也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笔者在2001~2005年对300余例妇女应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避孕、治疗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早期终止妊......

点击显示 收起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Rousel Uclaf公司首先合成了米非司酮。它有很强的对抗孕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目前米非司酮已广泛用于药物流产,近年来,在治疗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及紧急避孕等方面也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笔者在2001~2005年对300余例妇女应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避孕、治疗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早期终止妊娠

  应用米非司酮行药物流产,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肯定。对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无药物使用禁忌证及严重心肝肾疾病或出血性疾病,妊娠前3个月内月经正常,临床确诊为妊娠,子宫大小符合妊娠天数的健康妇女,采用米非司酮总剂量为150mg,每片25mg,首次剂量50mg,以后每12h口服25mg,共口服4次。第3天早晨一次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用米非司酮前后均禁食2h,并于首剂米非司酮口服后第8日,第15日及第45日进行定期随访。

  流产效果判断:(1)完全流产,指胚囊完全排出,服药后2周内出血停止,尿妊娠试验转阴,并经B超证实。(2)不全流产,用药后已排出部分绒毛或胎囊,在随访过程中因出血过多或出血时间过长而施行清宫术,病理诊断有残留绒毛者。(3)失败,B超检查胎囊与停经期符合者。流产效果:完全流产占90%;不全流产占8%,失败占2%。

  服药后的反应:阴道出血一般为服药后48h,阴道出血量最多达150ml,最少10ml,平均出血量为30ml,出血天数7~16天,平均10天。其他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乏力为主,一般出现在服米非司酮后24h。

  药物流产对早孕妇女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接受性较高的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与负压吸宫术相互补充,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及相应的适用对象。

  2  避孕

  将米非司酮作为避孕药,它具有很大的潜能。应用米非司酮作为紧急避孕药物,其临床效果肯定。米非司酮10mg、25mg、50mg用于无保护性生活后72~120h的紧急避孕,均能明显降低妊娠率,这可能是由于米非司酮对卵巢、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作用。

  3  治疗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笔者对确诊为异位妊娠,无内出血征象、包块直径<5cm者采用米非司酮单药口服进行治疗。采用米非司酮150mg(6片)空腹顿服,服药后2h进食,每日1次,连用3天,共450mg。给药后1周行血与尿HCG检测及B超检查,以后每周1次,查至尿妊娠试验阴性,并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盆腔包块缩小50%以上,临床症状消失,即为治愈。单药米非司酮治疗成功率约为70%。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的作用机制目前未见报道,推测可能是因米非司酮与孕激素有相似的结构,从而竞争孕激素受体(PR),使患者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异位妊娠的胚胎组织得不到孕激素有效的支持而“枯萎”。近年来国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资料很多,报道的治愈率均达90%左右。国内也出现了大剂量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报道。但是大剂量应用米非司酮必须考虑其抗糖皮质激素效应。因此,对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这一新方法应持慎重态度,最好进行严密的临床试验。

  4  治疗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为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迄今病因不明。一般认为,雌激素是刺激肌瘤发生与生长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证实,孕激素也是子宫肌瘤发生的启动因子。肌瘤缩小可能是米非司酮的直接抗孕酮作用。体外试验表明,米非司酮可直接抑制肌瘤与子宫肌层细胞。用米非司酮50mg/d共3个月,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4周时肌瘤体积缩小22%,8周缩小39%,12周缩小49%;所有患者均闭经。不良反应有轻度潮热,无因不良反应退出者。国内报道,应用米非司酮10~20mg/d治疗后,肌瘤缩小40%~50%,同时血红蛋白上升,为手术创造条件。

  国内近来有报道长期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发现有子宫内膜癌的个别病例,应引起注意。由于长期应用米非司酮,米非司酮有抗孕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长期暴露于无对抗的雌激素影响下,存在子宫内膜增生癌变的可能,必须引起警惕。

  5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育龄妇女常见病,由于需要腹腔镜确诊,故发病率常被低估,内异症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药物治疗包括抑制卵巢功能及诱导内膜萎缩。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干扰内膜的完整性及抑制排卵。应用米非司酮100mg/d共3个月治疗6例有症状患者,治疗期间全部闭经,第1个月内60%腹痛明显减轻,尿中雌、孕激素无周期变化,血中平均雌激素水平相当于排卵周期的卵泡中期水平,停止治疗后20~36天月经恢复。患者对米非司酮耐受性好,但在治疗最初2周内常有潮热,少数病例有厌食、恶心及乏力的表现。米非司酮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机制可能为综合性,包括抗孕酮作用与无排卵状态。

  6  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

  使用米非司酮的前提为B超检查和诊刮后组织送检为诊断依据,经止血治疗无效。应用米非司酮10mg/d,每个周期的总剂量是150mg,50岁以下用1个周期,多数患者月经可恢复正常。45~50岁以上要求绝经者,连用3个周期可收到效果。用药之前要排除肝肾病变,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肝肾功能。笔者对78例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临床疗效达100%。

  目前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更年期功血、脑膜瘤及库欣综合征等疾病时,治疗持续时间较长。米非司酮何种剂量、多长时间为最佳治疗方案值得深入研究,应避免在治疗中增加子宫内膜癌的易患性。

  作者单位: 443000 湖北宜昌,宜昌卫校附属医院 

  (编辑:李建伟)

作者: 王琼玉陆依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